《十月》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十月》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28 黑白片(无声) 102分钟

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戈利·亚历山大洛夫 摄影:爱德华·基赛 主要演员:尼·德洛夫(饰列宁) 波波夫(饰克伦斯基) 利瓦诺夫(饰部长)




【剧情简介】

沙皇的王冠,帝王的权杖,专制的金球,金光耀眼,宝石璀璨。这光芒闪烁着,直到有一天,排着长队饥肠辘辘的妇女举起骨瘦如柴的拳头;工人那长满厚茧的大手停下飞转的机器;言词激烈的传单抛向空中;饥饿的战壕不再射出仇恨的子弹。于是王冠失去了昔日夺目的光彩,显现出沉重的专制本相。工人、农民和士兵们抗议示威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人群中托起一个年轻工人,他爬上亚历山大三世雕像那铸铁的巨大王冠,将缆索套在沙皇的脖子上。绳索拉紧了,雕像摇晃着从高高的台座上跌了下来,在地上摔得粉碎。沙皇被推翻了,临时政府上台。大辅祭声嘶力竭地狂喊:临时政府万岁!小资产阶级政党的演说者发表娓娓动听的讲话。但是他们维护的是资产者和知识分子、将军、商人和警察的利益。前线的士兵丢下武器,交战双方紧紧拥抱,亲如兄弟。临时政府向协约国表态,遵守条约,将战争继续下去。政府专员借哥萨克的暴力之手从农民手中夺回土地、牲畜和机器,将他们驱入黑暗之中。猛然,黑暗中射出探照灯光,一道,两道,三道。它们在夜幕中摇曳着,照亮了人的海洋。芬兰车站上聚集着工人和士兵。灯光照亮了彼得格勒委员会的旗帜。列宁的身影出现在装甲车上,他等待良久,欢呼的人们才平静下来。列宁号召人们不要支持临时政府。他振臂高喊:“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这口号传到了国家杜马,传到冬宫,传遍彼得格勒,传遍整个俄罗斯。

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工人、纺织女工涌上街头。歌声,鼓乐声,喊声,人群沸腾了。马赛曲,华沙工人歌,旗帜和口号: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垂死的临时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妄图挽救自己的灭亡。涅瓦大街上机枪疯狂地扫射,“反叛者”四处奔逃,柏油路上鲜血流淌,和泥土和谷壳混合在一起。6月3日到5日成了举世震惊的日子:无产阶级公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人民群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资产阶级和社会党叛徒向布尔什维克发泄他们的仇恨。无数工人群众惨遭屠杀。列宁受到通缉,躲到拉兹里夫湖畔。监狱人满为患。平步青云、得意忘形的独裁者、最高统帅克伦斯基沿着冬宫的阶梯缓缓而上,沉浸在称帝的美梦中。而狱中却关押着喀琅施塔得水兵叛逆者、工人的“叛徒”布尔什维克,还有被社会党人的部长以分土地为罪名抓来的农民。而正是这位部长把雇用马车夫都说成是为了一亿农民。

冬宫里沙皇床上零乱地丢着马鞭、帽子和手套。自诩为拿破仑的克伦斯基身穿睡衣,带着嘲讽的微笑签署了恢复死刑的命令。工厂的汽笛在不停地鸣响,一群群工人在城外奔忙,是科尔尼洛夫将军装备着英国人的坦克、法国人的飞机,乘着铁甲列车,载着疯狂的师团扑向革命的彼得格勒。他发布命令:为了上帝和祖国,要用铁和血消灭德军司令部的走狗布尔什维克。克伦斯基头垂在桌子上一筹莫展,临时政府无能为力,只有工人们奋起保卫彼得格勒。赤卫队分发武器,疾步奔向各个哨卡。他们从斯莫尔尼大学得到各种指示,监狱打开了,囚犯变成了革命战士。工人宣传队在铁甲列车的保险杠下钻来钻去,向士兵散发传单,向炮兵和龙骑兵说明谁是科尔尼洛夫的后台,科尔尼洛夫为谁而战。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成了兄弟,他们一起跳起了粗犷的舞蹈。要面包,要和平,要土地!权力归劳动者!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变成对付步兵、骑兵和炮兵的武器。这一次,钢铁和火药显得无能为力。科尔尼洛夫将军被逮捕了。

反革命被击溃了,但是无产阶级并没有就此放下武器。工人近卫军在学习使用步枪、士官生和战士向工人传授军事技能。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不断发出指示:要举行起义,夺取政权。报纸上诽谤布尔什维克在搞阴谋,全国126个苏维埃致电要求移交政权,80个州已燃起起义的烈火。起义的成败系在武装的士兵身上,系在彼得格勒卫戍部队身上。于是,斯莫尔尼宫将工作重点转向那里。临时政府嗅到了气味,立即下令总参谋部将卫戍部队调往城外。工人代表苏维埃有了自己的司令部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会向总参谋部派出政治委员进行监督遭到拒绝。党中央于10月10日召开会议,列宁亲自出席。会议将武装起义列入议事日程,并决定10月25日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24日夜赤卫队开赴电话局、火车站、发电厂、自来水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抗拒临时政府调其出海的命令,驶进涅瓦河。

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社会党发生激烈争论。前者主张武装夺取政权。后者则反对起义。布尔什维克提出政权、和平和土地三个口号,赢得了工人、农民和前线士兵的拥护。装甲部队和炮兵拒绝支持临时政府,转向苏维埃一边。哥萨克骑兵表示保持中立。临时政府只能调集部分士官生死守冬宫,负隅顽抗。克伦斯基眼见大势已去,坐上外国使馆的汽车逃之夭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驶近,炮口对准冬宫。午夜12点,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赤卫队向冬宫发起进攻。潮水般的人群突破士官生不堪一击的防线,涌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资产阶级政权宣告结束。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工农革命实现了。



【鉴赏】

如果说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人公的英雄剧,那么影片《十月》则是作为革命新闻片来构思的。在这部作品中,没有我们通常所谓的那种情节。这里也没有贯穿整个作品的主人公,甚至像起义水兵那样的集体主人公也没有。这里,爱森斯坦故意不想通过人物命运来形象地体现自己的意图。他认为,电影能够以自己的特殊手段(电影隐喻、电影节奏及其他),直接表现出历史事件的意义和激情。

《十月》是一部充满各种象征的神秘的作品。它的蒙太奇更为复杂,形象刻画也更加主观。结构松散,晦涩难懂。它的历史叙述中时常插入评述性画面,这种评述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近乎苏格拉底关于事物本质的论述。因此,这部形象刻画的百科全书若没有解说性的注释,是很难让人读懂的。这里的原因在于,爱森斯坦是处于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创时期的电影导演。他的观众对于了解“电影辩证法”方面的实验毫无准备,他尝试通过形象刻画来表达思辩的内涵,而在当时,观众对于这种形象刻画的手法几乎毫无知识。即使在今天看来,他呕心沥血加以解释的一些理论也远远超出目前的电影概念。

爱森斯坦在影片《十月》中再现了1917年最主要的政治事件。影片开头广泛描述了导致二月革命的沙皇制度的危机。接着描绘了资产阶级攫取政权,暂时控制苏维埃中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叛变,他们利用苏维埃的威信,支持资产阶级。影片表现了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克伦斯基步步高升和彼得堡的7月示威日,表现了临时政府为讨好协约国而发动的进攻遭到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武装起义的准备和实现,以至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些政治事件,有些是用鲜明突出的手法表现,有些则以体现艺术意图的“理性”手段来处理的。在一部影片里概括成为现代史转折点的8个月的政治事件,从电影角度来说,《十月》是无可匹敌的。

在《战舰波将金号》里,爱森斯坦发展了他的节奏蒙太奇和音调蒙太奇的方法,著名的敖德萨阶梯和哀悼水兵起义领袖的段落的剪辑,就是运用这些手法的范例。他还采用了象征性比喻手法,让石狮子一跃而起。头二种蒙太奇手法在《十月》中继续得到合乎逻辑的发展,石狮子的象征性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作者力图用情绪的结合,不仅使情绪与可见的镜头要素相结合,而且主要是与连串的心理上的联想相结合,来加强历史的真实感。这样,他的蒙太奇变成“联想蒙太奇”。其目的是使一种情景能得到情绪上的体验。例如,孟什维克分子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主张妥协的甜言蜜语与弹竖琴的手相对应,一方面把两种形象统一起来,以产生心理上的反应,创造感情上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技巧上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无声电影中创造了一种声画效果的蒙太奇。

这种效果在《十月》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另一例子是,把抽象地旋转的车轮的镜头和新代表们进入会场的镜头交织在一起,以体现出摩托车营和苏维埃代表大会动态地相结合的戏剧性运动。这样,这一巨大规模事件的激动人心的内容变成真正的视觉上具有动力的形象了。

爱森斯坦从这些比较简单的、用电影画面表现心理上联想的手法,走向更为复杂的、表达思维运动的过程。一个挤满士兵的战壕似乎要被无情地倒塌下来的大炮基座压坍。这首先从主题角度来看是一种反军国主义的象征,是把一个独立存在的战壕和一个压倒一切的大炮明显地凑在一起而取得这种效果的。

在追述克伦斯基上台和1917年7月后建立专政时,作者力求在理性上揭示克伦斯基的全部性格和整个政治意义。这里是一个用电影隐喻手法处理的著名场面。克伦斯基沿着冬宫的阶梯一级级走上来,最后站在一尊拿破仑雕像前,仿效拿破仑的姿态把手插在军服的边沿。这里,一种滑稽的效果是这样取得的:用字幕表示他飞黄腾达、步步高升:专制者——大元帅——海陆军部长等等。字幕切入克伦斯基以完全相同的步伐登上冬宫阶梯的镜头。这里,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与这个“英雄”始终一步一步登上台阶之间产生了理性的效果:卑微渺小的克伦斯基被嘲讽地表现出来。字面表达的常规概念与人物步步高升不相称的行动在银幕上映出了动作的对位法。爱森斯坦希望用这种视觉的表现和评价,使观众对克伦斯基在1917年所扮演的历史性角色得出一个完全是理性的评价。

作者甚至更进一步,企图使观众用哲学家的锐利理解力来思考。

在表现白军将领科尔尼洛夫打着“为了上帝和祖国”的旗号向彼得格勒进军的历史事件时,爱森斯坦试图用理性的手法揭示这个插曲的宗教意义。各种各样的神,从壮观的巴罗克式圣像到爱斯基摩人的偶像,彼此交切,形成上帝的概念和上帝的象征之间的矛盾。第一个圣像出现时,观念和形象似乎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接下去出现的一个个圣像中,这两种因素却相距愈来愈远 。上帝的称号保持着,而形象却变得和我们概念中的上帝越来越不相同。这样,势必使人们对所有神祗的真正性质得出结论。

尽管影片采用理性电影手法,力求以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所体现的概念代替艺术形象,但也不乏优秀的现实主义场面。例如,临时政府枪杀7月游行示威群众的场面具有巨大的情绪感染力。涅瓦大街的宽阔街道是用俯拍全景拍摄的。机枪从四方房顶扫向手无寸铁的人群。游行队伍大乱,为躲避子弹从画面中心成幅射状向四方迅速散开。在这些较长的全景中,穿插了一些军官的短特写镜头,这种场面的蒙太奇,紧张而激动人心的节奏,大大加强了镜头内容对观众的感染力。此外,还有描写彼得堡武装起义的镜头:斯莫尔尼宫附近的广场,赤卫队挺进冬宫,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战舰驶进涅瓦河等等。影片拍摄时动员了三千名列宁格勒市民参加夜间场面,攻打冬宫时被打碎的玻璃窗要比真正在那震撼世界的十日里打碎的还多。影片第一次使用了模特演员扮演列宁。列宁在芬兰车站演说的镜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爱森斯坦和摄影师基赛一起,表现夜幕笼罩下广场上挤满激动的人群,摇曳的探照灯光照射着群众,烘托着人们的情绪。列宁出现在人群汹涌的海洋上。他站在装甲车上挥舞手臂。这些镜头结构简练,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列宁演说的历史意义。

影片《十月》原计划在十月革命十周年之际上映,以示庆祝。但此时发生了托洛茨基事件。影片被迫将托洛茨基领导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内容删除,于1928年3月在国内上映。上映后,评论认为它只获得了局部的成功。一方面承认作者在探索新形式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指责这位艺术家一心要把电影变成一种表达概念的万能的新语言而对现实主义信任不够。影片中插入的“理性的”镜头损害了影片完整的艺术结构,成为一种令人费解的“字谜”,妨碍了观众理解影片的内容,暴露出导演在艺术方法上的折衷主义和思想上不够成熟。

这部影片在以《震撼世界的十日》的名字在国外上映时,反应各不相同。在德国,它被评为1928年最佳影片,而在美国,评论认为爱森斯坦进行的实验是启发性的,也许会给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给银幕艺术带来一种新的、本质上是描写性的体裁。但它从根本上是违反能动性和戏剧性的,从而越出了电影这一手段的艺术发展的主要轨道。这是采用语言学方面的符号表达思想的试验。但是远比这种试验更为重要的,是爱森斯坦的一些纯粹动力方法产生的惊人的视觉效果。例如,用急速的断音拍子表现的机枪射击,几乎像是用真的声音表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