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颂 [波兰]密茨凯维奇》读后感

没有心,没有灵魂,只有人民的骸骨,

青春,请你赐给我一双翅膀!

我要飞翔在这死灭的世界之上,

我要飞向幻想的天堂,

在那里,热情创造了奇迹,

撒下了新奇的花朵,

以金色的画像显示着它的希望。

当一个人走向垂暮的时候,

他不得不低下他那打皱的额头,

用他的迟钝的目光,

只看见他身边的世界。

青春,飞吧!

从地平线上高高地飞起,

以太阳的光照,

穿透这密集的人群。

你往下看!那里,永不消失的云雾

遮盖了泛滥着怠惰旋涡的土地,

这就是我们的大地。

你看!在那一动也不动的死水之上,

冒出了一只负着甲壳的爬虫,

它就是一只船,既张帆,又掌舵,

在本能地追赶着一只更小的爬虫,

它跳起来了,一忽儿又深深地钻入水中。

它不去触碰水浪,水浪也不来犯它,

可这时候,它像水泡似地,在礁石上碰得粉碎。

谁都不知它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

这就是自私者的命运。

青春!生命的美酒会给你带来甜蜜,

只要你和别的人一起品尝。

每当你将全线连接着天堂,

你的心就会陶醉于天堂的欢乐。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走在一起,

大众的幸福乃是我们的目的,

团结就是力量,热情才有智慧。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走在一起,

幸福属于那些在痛苦中倒下,

奋不顾身地给别人

提供了通向光荣之城的阶梯的人们。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走在一起,

尽管道路崎岖和艰险,

暴力和软弱使我们不能前进,

要以暴力反抗暴力,

对软弱,从小就要学会去克服它。

如果摇篮里的孩子敢于斩断多头蛇的头,

他长大后就会掐死马怪,

就会从地狱里拿来牺牲,

就会去天堂里争取月桂。

去吧!去那目光莫及的远方,

摧毁理智所不能毁坏的一切,

青春!你的手臂就像雷电似的威风,

你的飞翔宛如雄鹰般的矫健。

嘿!肩并着肩,用我们共有的链带

把这个地球缠住,

把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都射在一个焦点上,

然后,在这个地球上占住一块地盘。

我们要把你推上新的道路,

一直到你脱下发霉的皮壳,

记起你的绿色的年代。

在一些黑夜和混沌的国度里,

爱争吵的分子正在大声喧闹,

上帝大叫一声:“站起来!”

物的世界就牢固地立于定位上。

大风呼啸,洪水泛滥,

天上的星星在闪灼。

在人间还是一片沉寂的黑夜,

情欲的因素还在不断地争吵,

可那里升起了爱的火焰,

混沌中出现了灵的世界,

青春将它拥抱在自己的怀中,

友谊和它永远结合在一起。

大地上无情的冰雪

和遮掩着光明的成见一齐消匿,

欢迎你,自由的晨曦,

拯救的太阳在跟着你升起。

(张振辉译)

【赏析】

《青春颂》是诗人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该诗写于1820年12月,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学生爱国民主活动高涨的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密茨凯维奇,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激情洋溢地写下了这首充满鼓舞力和感染力的诗篇。虽然“颂”是古典主义文学惯用的诗体形式,诗人却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抛弃了那种墨守成规、平稳克制的风格,以长短不齐的诗行、抑扬顿挫的音节和瑰丽热情的语词表现出异常活跃的浪漫主义情怀。除此之外,诗人还广泛运用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把昏暗的现实与可能的未来并置,让读者在感受巨大的反差的同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诗歌一开始,诗人就立场鲜明地批判了“死灭的世界”,歌颂了“幻想的天堂”。在诗人看来,“死灭的世界”里居住着“没有心,没有灵魂”,只有骸骨的人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失去了青春朝气,额头布满皱纹,目光已然迟钝,苟安于世;另一部分人即使还年轻,却在“死水”般污浊的社会里争名夺利,虽生犹死。这样一幅懒惰的、混乱的、没落的、腐朽的生活画卷,既是泛指,也是对波兰现实状况的深刻揭露。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要凭借“青春”赐予的双翼,飞出云雾弥漫的“死灭的世界”,飞向充满热情、新奇和希望的“幻想的天堂”。

进入第四诗节后,诗人直接以激昂的笔锋高歌青春的伟力。青春不但能够像太阳那样“穿透”蝇营狗苟的人群,还具有“雷电似的威风”、“雄鹰般的矫健”,帮助“年轻的朋友”团结一致,勇于拼搏,顽强奋斗,排除万难,“摧毁理智所不能毁坏的一切”,“去那目光莫及的远方”。更为可贵的是,青春的伟力堪与上帝的神力相媲美。太初之时,我们的世界只有“黑夜和混沌”,上帝让“爱争吵的分子”趋向平衡,使“物的世界”“牢固地立于定位上”。现实社会里,“情欲的因素”纷争不断,“人间还是一片沉寂的黑夜”,青春孕育出“爱”,哺养着“灵”,将“友谊”种进年轻人的心里。最后,青春使“无情的冰雪”和“遮掩着光明的成见”消散,诗人热情地伸开双臂,欢迎“自由的晨曦”和“拯救的太阳”。

我们看到,诗人一方面强烈地感受到古老的封建贵族社会行将灭亡,另一方面也坚信崭新的社会正踏着青春的步伐走来。他将自己的这种改变现状、追逐光明、呼唤自由的愿望融入诗歌的字里行间,号召广大年轻人团结在青春的旗帜下,为“大众的幸福”奋不顾身,其豪迈的气概、分明的爱憎、博大的心胸、不懈的追求,令读者振奋不已。无怪乎此诗一出,便迅速在进步青年中广泛流传,成为1830年华沙起义时鼓舞士气的战歌。而今,距离诗人写下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已经近两百年了,时代前进了很多,社会发生了变化,可是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求,同样激荡着我们年轻的心灵,带领着我们勇往直前。

(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