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普通之虹 [澳大利亚]马雷》读后感

消息传遍热宾斯,

传遍勒任兹尼斯,

在塔特索斯,猜数字的人们抬起头来

股市书记员忘了手中的粉笔

兜揣面包的人们离开希腊俱乐部:

马丁广场有人哭了,谁都劝不住。

乔治街堵了半里长的车辆

动弹不了。人群嘈杂,骚动,

还有人匆匆拥来。几分钟前热闹的大街

突然冷清了,人们奔跑着,指着说:

那边有人哭了,谁都劝不住。

我们围着那人,没人靠近他

他自管哭着,不加掩饰,哭得

不像小孩,也不像风,像个男子汉

不大喊大叫,不顿足捶胸,甚至不

大声啜泣——但他的哭带一种尊严

使我们不敢靠近,在正午的阳光下,

在他那魔幻般的痛苦中他周围形成一片空地,

人群后面的警察本想抓他

现在却双眼盯着他,吃惊地发觉

他们像儿童渴望彩虹那样渴望流泪。

若干年后有人会说,当时他身边

有光环或有某种力。根本没这事。

也有人会说,人们一时惊呆了不然肯定会劝住他,

但这些人准没在场。我们当中即便是

最刚烈的男子汉,最有耐力和最机智的人

都默默地颤抖,渴望突然得到

和平的公断。广场上一些原来

自以为快乐的人大声喊叫。只有最小的孩子

和纯朴天然的人们走到他身边

坐在他脚下,也有狗和带着灰尘的鸽子。

我身边一位男子说一声荒唐,又用双手

捂住嘴,好像刚刚呕吐——

我还见一位神采奕奕的妇女,伸手,

颤抖地接受哭泣的恩赐,

许多人学着她也得到恩赐。

还有许多人只为表示赞同而哭泣,更多的人

则怕赞同者不多而没有哭,

但那泣哭者,像大地一样,毫无索求,

他自管哭,不理我们,从他那扭曲的

脸上和普通的身体中哭出的

不是语言,而是悲哀,没有含意,只有痛苦,

坚硬如大地,清纯弘大如海洋——

他哭完之后,便径直从我们当中穿过

以刚刚哭过,而现在

已停止哭泣的人的尊严揩拭他的脸

他避开信仰者,沿皮特街而去。

(杨国斌 译)

注释:

热宾斯,一俱乐部名。

勒任兹尼斯,一饭馆名。

塔特索斯,一赌场名。

猜数字,赌博的一种方式。

【赏析】

作为澳大利亚年青一代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莱·马雷的诗歌确实有着很不寻常的特性和意义。

该诗首先采用了“小说写作笔法”入诗,以一个“马丁广场有人哭了,谁都劝不住”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这个事件被作者通过一系列夸张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渲染得极富悬念,为读者构筑出一个阅读期待视野。大家都对故事的主角充满了期待。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怎样的一种哭法?他为什么要哭呢?为什么又会哭得如此伤心呢?从而勾起了读者对这一“事件”的期待和想象,似乎这里有了一个谜团。第二节诗人并没有立即着手对之作解释和揭示,而是继续描写这一“事件”酿成的后果,“乔治街堵了半里长的车辆”、“人群嘈杂,骚动”、“有人匆匆拥来”……通过“事件”的影响来表现出其不寻常性和可期待性。作者切入故事的视角还是“全知全能”的,由远而近,由整体到局部,娓娓道来,逐渐将读者拉进故事中来,但同时又继续让读者保持猜想,设置了一定的审美距离。诗人在这里仿佛上帝一般,显得全知全觉,讲述故事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在第三节中,诗人试着切换视角,写到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诗人对他不惜笔墨地进行了描绘,写他的哭泣的特别之处,尤其是诗人接连运用了七次否定性判断词“不”,表现了“哭”的独特性、不平常性和不可描述性,使之与其所要表现的主题“绝对普通”相悖离,从而为这“绝对普通”实际是不普通的主旨张本。诗人在接下来的一节中,继续将此不合常理的事件扩大化,采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方式,指出了故事发生在不可思议的正午的阳光下,写了主角活动的舞台的空间环境的拥挤与嘈杂,也写了警察本想抓他的动机和没有抓的结果,特别是写出了观众的神态和视线的不寻常,目的都是将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到故事本身上来。

第五节诗人通过“时空交错”的写作方式,畅想了“事件”发生以后的反响,将时间拉开到“若干年以后”,通过缺席者对之的回忆和想象、猜测和反驳,着力在表现此一事件的不普通,并且使诗具有否定“在场”的哲理性。诗人还选用了三个极其富有感情判断色彩的“最”字,以增强他的说服力度,见出了诗人想象力的丰富,言说方式的多样化。接下来,诗人写到了自以为快乐的人、最小的孩子、纯朴天然的人们,写到了主角的脚、狗和鸽子。最小的孩子,还未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纯朴天然的人,也是没有功利心、欲望力的人;谈到狗这一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谈到灰色的鸽子,象征着和平的被糟践和遮蔽,均为凸显诗人所要表现和讲述的诗歌主题。谁能给予你和平、爱心、天然、普通、平常?是他、是传教士、是牧师、是伟大的神。让读者醒悟原来是神的“虹光”在照耀大地时产生了如此的影响,也只有神才有如此的力量。但对于神的恩赐,却会有两种不同的接受态度,乃至截然相悖的接受表现。诗人接着对批判者、赞扬者的语言、神态、动作、人数、结果进行了对比描写,展示出不同信仰的存在。他又写到了即使同是信仰者,也有着本质的和做作的等不同区别,即“还有许多人只为表示赞同而哭泣,更多的人/则怕赞同者不多而没有哭”。受众的少和虚伪,又见出宗教思想传播难,世人被遮蔽,难以点化,传播者还大有可为。终于让读者逐渐感知哭从何来,为什么又会哭得那样不同寻常。

后面的诗节主要是写“他”——诗中的主角的表现。他对自己的做法不后悔,虽然有着悲哀痛苦,但他不为自己的哭而感到可耻和羞愧,他为自己曾经努力表现过、争取过而感觉到有意义和价值,毕竟他的行动有了很大的影响,他也获得了一批信仰者。或许语言是乏力的,表现也是没有好结果的。但他决定不放弃,他有自己的尊严,他抚平自己的伤口,平静自己的心灵,继续前行。路在脚下,希望在前面,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拯救人类于苦难和麻木之中,他继续前行。在这里,我们似乎又感觉到事件的“绝对普通”,因为这样的事件还将发生,这样的虹光还将照耀。普通中显出不普通,不普通处延续着普通,这就是诗歌思想的哲理性体现。

(喻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