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鸟 [印度]奈都》读后感

时间的鸟呵,时间的鸟停在你结实累累的枝上你唱的都是什么歌曲呢?……

唱的是生命的光荣和喜悦,深沉的忧苦和热烈的斗争,和春天的引吭高歌的快乐;

那为未来岁月播种的希望,为梦想迟迟出现的晨光的信仰,那黄昏气息里芬芳的宁静,和人们叫做死亡的神秘的沉默。

呵,时间的鸟,告诉我你从那里学来这些变幻的调子呢?……

在呼啸的森林和冲击的波浪,在新娘的喜笑声中,在新春的鸟巢里,

在因一个母亲的祈祷而震颤的黎明,在遮蔽一颗绝望的心的黑夜,在怜悯的叹息中,憎恨的呜咽里,和一个征服了命运的灵魂的骄傲里。

(冰心 译)

【赏析】

20世纪的印度出现了两位著名的人——泰戈尔和奈都。他们的诗风格各异,但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奇丽的印度“诗锦”。不同的是,泰戈尔是以东方的“梵我一体”的哲理、柔和的诗情抚慰心灵;奈都则以西方的理性主义奔放的诗情唤醒了受英人蹂躏的同胞。奈都自幼学习英语,并且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她充分吸收了各方的营养,使她诗里既有激昂的歌声,也有浅唱低吟的徘徊,既能看到印度的奇花异草、昆虫禽鸟,闻到花的香味、草的芬芳,听到各种乐器的奏鸣和喁喁情话;也能听到西方民主、自由、追求独立和爱情的呼唤。各种声音交织在奈都的诗歌里,使得她的诗歌在印度诗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时间的鸟》这首诗里,诗人把时间幻化成能够歌唱的小鸟。她迷惑于时间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而繁杂的歌曲——有生命的光荣和喜悦,她更是在其中寻求解脱与自由,寻找一种“大我”。诗歌中有斗争,有春天的快乐,还有希望、信仰、宁静,甚至有死亡。诗人用这些意象为人们勾画出一片奇丽的风景,让人们为之迷惑:是啊,到底是什么让浩浩的时间长河能够变幻出如此众多奇景呢?而在这众多的奇景中,诗人从“时间的鸟”吟唱的歌中看到了个人的人生喜怒哀乐无常,生命之起起落落。进而,诗人又看到了广大人民“深沉的忧苦和热烈的斗争”,感叹贫穷落后祖国里的民生之艰难与困苦,看到了“未来岁月播种的希望,为梦想迟迟出现的晨光的信仰”。在第二段里,奈都在生命的激情爆发中,发现了时间的秘密——正是因为有了自然万物,正是因为有新生的希望,有爱的存在,才赋予了时间如此众多的调子。但是我们还会发现,奈都的回答是分着几个层次的。首先,时间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呼啸的森林和冲击的波浪”;接着她认为时间存在于新的生命和希望诞生的起点——“新娘的笑声、新春的鸟巢”;时间更存在于爱的祈祷里;时间并不是单独存在于美好的未来里,而是不偏不倚,同样存在于黑暗里——“绝望的心的黑夜、怜悯的叹息、憎恨的呜咽”;然而诗的最后一句话却把整个诗歌点亮:“只有征服了命运的灵魂的骄傲才是这个诗歌的最主要的强烈情感——时间虽然能衰老一个人,但是不能打败一个人。命运掌握在人的手中,征服了命运才是最高的骄傲!”

奈都是个多情善感的人,但她没有把自己囚禁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她关怀自己的同胞,关心受外国殖民者践踏的贫穷落后的祖国。她痛恨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情善良的弱小者,她视祖国为母亲,祈求她能从幽暗中再生,所以她跟随圣雄甘地,积极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她用多种语言到处发表演讲。据魏风江先生回忆,“奈都夫人上台演说时双手挥舞,慷慨激昂,有时杂以诗句,声音洪亮。如果说她是一只印度的夜莺,那她就是一只愤怒了的夜莺,要声声叫破前夜的黑暗”。正是由于奈都有着这么强烈的胸怀,才使她的诗歌充满着激情与绚烂。

(史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