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之夜 [法国]雨果》读后感

夏天,当白昼消逝,铺满鲜花的平原

当四面八方飘来阵阵醉人的芳香;

闭上眼睛,听到的嘈杂声似近又远,

似睡非睡,便进入一处透明的梦乡。

星星变得更纯洁,夜色显得更美好;

天穹幽幽,又朦朦胧胧,又若明若暗;

温柔苍白的黎明,因为时间还没到,

似乎整夜都徘徊在天边,通宵达旦。

(程曾厚译)

【赏析】

这首非常美好的写景抒情的小选自《光影集》。19世纪40年代,雨果出版了四部诗集: 《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和《光影集》,他说第四本是“前三集的继续,只是在《光影集》里,也许视野更宽阔,天空更湛蓝,安静更深沉”。在这首关于夏夜的小诗里,可以看到诗人将心灵沉融在自然之中得到的宁谧一刻。

诗歌的第一段,从视觉、嗅觉、听觉各个方面来感受夏夜的气息。诗人用一种舒缓自然的笔调,铺展出一幅画卷: 铺满鲜花的平原,四面八方而来的芳香。在让人陶醉的气氛里,他闭上了眼睛,将自己沉浸于自然美好的季候之中,于是听到“似近又远”的嘈杂声——这是什么声音呢?他没有去想和写,但是读的人却能在微混的声响中,觉察到被晒暖的土壤又变凉的声音吧,小虫子唧哝的声音吧,草茎在风中落地的声音吧……有过一点农村田野生活经验的人,我想是能特别领会雨果笔下那“四面八方”的、“似近又远”的气味声响的,大自然是混融一体的,是“天籁”,而在这样的天籁里,人会变得欢喜与卑微,想也混融到这一体里去。“似睡非睡,便进入一处透明的梦乡”,是心灵慢慢沉静下来,带着一丝儿夏天的慵懒。“透明”这个词真好——让人觉得,睡与醒之间是没有边缘的,梦与现实之间也是没有边缘的,只是自个人在夏夜里把自己放到梦里了,而这梦,又是真的啊。

于是就在这样的睡与非睡,梦与非梦里,时光慢慢地流逝了。——在这首短短的小诗里,其实是有一个暗暗的时间性的,从黄昏,到夜晚,到黎明。夏夜的星星如此明亮,而在诗人的笔下,用了一个形容人的心灵的词来形容它:“更纯洁”。当“我”沉浸到“物”中去时,“物”也带上了“我”的精神。这是中国诗学里“物我两忘”的境界,所谓“不隔”,雨果此时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诗歌的疆域里,的确是没有国别的。

他这样形容天穹: 是“幽幽”的,“朦朦胧胧”的,“若明若暗”的,都是非常写实而又洋溢着诗心的。——在描写大自然的诗歌里,常常能够看到的是,越是尽力地去写实,投入到自然中去感受,就越有盎然的诗意。这是大自然的自身的诗意在语言里的呈现。而诗歌的最后一句美好极了:“温柔苍白的黎明,因为时间还没到,/似乎整夜都徘徊在天边,通宵达旦。”这句诗,美好地几乎有了一种忧愁: 为什么忧愁呢?是因为那通宵达旦地徘徊的,似乎不仅仅是黎明,还有一个诗人,他在凝驻着的、又流逝着的夏夜里徘徊着,不愿离去?——而这个解释,依然太狭隘了,也许所有美丽的时刻,在让人欢喜与沉迷的同时,也总是带来温柔与感伤吧。只是诗人能将这样的景象、这样的情绪化为诗歌,让读诗的人,共同做一个六月之夜的,透明的梦。

(苏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