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赫伯特》读后感|赏析

爱情对我表示出热忱的欢迎,

灵魂却退缩,出于微贱和悔过,

但是,眼光极为锐利的爱情

自我进门就留意到我情绪低落,

 于是走到我跟前,甜美地询问

 我是否因缺少某些东西而烦闷。

我答道:“作为客人,值得来到这里。”

爱情说:“你正是我所需的宾客。”

“我是否无情无义?哦,亲爱的,

我甚至不敢正眼对你投过一瞥。”

 爱情拉住我的手,笑眯眯地答道:

 “除了我,谁能将你的眼睛创造?”

“的确如此,可是主啊,它们已受到损毁,

让我的羞耻遭受应有的惩治。”

爱情说:“你明知错不在你。谁该遭受谴责?”

“亲爱的,那么就让我来侍奉你。”

 主说:“你得坐下,将我血肉品尝。”

 于是我坐了下来,开始进餐。

(吴笛译)

【赏析】

乔治·赫伯特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玄学派人。主要诗集《寺庙》共收诗160首,绝大多数系任牧师期间完成,因而带有浓厚宗教色彩。

这首题为《爱情》的诗篇,是赫伯特最著名的诗作之一,所涉及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主题,而是赫伯特所善于抒写的救赎主题。

在这首诗中,爱与上帝是融为一体的,所以此处的“爱情”是上帝的圣爱,表达了人类对上帝的祈求以及上帝对信奉他的人类的宽容、慷慨和仁慈。

在第一诗节中,“我”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疏远的。尽管上帝发出召唤,但“我”的灵魂却从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往后“退缩”。这一“退缩”,是为了平息内心的愧疚而作出的心灵的挣扎。这种“退缩”和内疚的原因,也被上帝锐利的目光所洞察:“我”的心中,“缺少”与上帝的沟通以及上帝之爱的滋养。

在第二诗节中,所进行的正是这种沟通,一个自知罪孽深重,不敢以“眼睛”正视“主人”的“客人”,深深地感受着“主人”的关爱,认识到即使是自己的眼睛,也是他的上帝,他的“主人”所创造,认识他的“主人”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第三诗节则是表现“过客”终于接受“主人”的邀请,既“侍奉”主人,又被“主人”的仁爱所滋养。在诗人看来,上帝像“爱人”一样,期盼我们回到家园。我们被邀请,摆脱了恐惧、阻抗、羞怯以及罪过,用“主人”的血肉净化“客人”的罪孽的身躯,遵守上帝的旨意,沐浴着上帝的宽容、仁爱和怜悯。

该诗语言简洁流畅,在“爱”与“我”之间所进行的询问性的对话,既显得清新明晓,又显得寓意深刻,并富有启迪性。诗人用通畅的语言表现神圣的主题,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历,表现对上帝之爱的非凡体验,尤其是最后一句“于是我坐了下来,开始进餐”(So I did sit and eat),用极为简洁的6个单音节词汇,传达了平凡的叙述之中所洋溢的强烈的共鸣。同时,这一结尾又与该诗的开头相呼应,不是表示终结,而是暗示新的滋养、新的开端。

(吴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