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有这样的忠诚·冯德尔》读后感|赏析

哪儿有这样的忠诚

能比过夫妻间的真情,

世界上何处能觅?

 两颗灼热的心灵交融,

牢固无比地结合为一,

 悲欢与共。

不错,还有母爱——

母子间坚韧的纽带,

母亲慈爱地哺乳,

 还那么久地孕育腹中,

经受了多少忧虑和痛苦,

 血流相通。

但一对男女的联结

比这更强: 两手相携,

任何力量都难分开,

 过着纯洁和平的生活,

共同穿越漫长的年代,

 同心同德。

熔合了魂与魂,

联结了心和心,

才能产生这种纽带,

 爱强于死。没有其他关系

比爱情更接近于神的爱,

 光辉无比。

这种火,水浇不熄,

大自然点燃的火里

唯爱之火最高贵。

 能粘合心的是最强的胶

而一切城墙都终将平毁,

 终将坍倒。

连鸽子也懂得爱,

她也会为爱志哀,

一旦失去了爱侣,

 她就从此栖于枯树枯枝,

苦苦地悲鸣啊哀哀哭泣,

 至死方止。

阿姆斯特尔之妻

正是在这样哀戚,

悼念之雪化成泪洪:

 用胸膛捍卫了百姓与城,

海斯布雷赫特一定已经

 献出生命。

宽慰她吧,上帝,

求你赐给她福气

迎接凯旋的英雄。

 她恐惧哀叹,又热切期盼

他已在途中,只不过有事情

 耽误了时间。

(飞白译)

【赏析】

《哪儿有这样的忠诚》同样出自剧《海斯布雷赫特·凡·阿姆斯特尔》,这是第四幕中的一段合唱曲,当时,人们认为海斯布雷赫特已经战死,便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海斯布雷赫特和他的妻子之间的坚贞爱情进行了歌颂,以此来宽慰她丧夫的哀痛。

合唱曲以反诘句为题,又以反诘句起首,在没有回答的回答中首先肯定了二者感情的忠诚,然后将阿姆斯特尔夫妇之间的爱与母爱进行类比,略带夸张却不无真诚地将他们之间的爱情置于母爱之上,用这种“强于死”而“更接近神的爱”来凸现其高贵,为后面阿姆斯特尔之妻的痛彻心扉作铺垫。

全诗用纽带的意象来肯定阿姆斯特尔夫妇的紧密相连;用火的意象来表明二者之间爱情的炽烈;用鸽子的意象来类比阿姆斯特尔之妻失去爱侣的痛楚,鸽子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布谷的意象一样,为爱的悲鸣回环缭绕,至死方休;而如同《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悼念之雪的意象更好地烘托了绵延四周的悲戚的场景,是感伤之泪唤来了漫天飞雪还是悼念之雪化成了泪洪,已经无从分辨。

在诗歌的最后,抒情主人公请求上帝来宽慰这可怜的悲泣者,虽然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海斯布雷赫特已经战死沙场,但是主观上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希望奇迹能够出现,英雄可以凯旋。全诗的语气从开始的悲叹到最后的上扬,上帝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人们看待问题的态度,在此,诗人虔诚的宗教信仰可见一斑。

有“悲剧诗人”之称的冯德尔酷爱古希腊的诗剧风格,诗人崇高而又深情的诗风在这两出合唱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该合唱曲的氛围深沉悲戚,感情时而奔放,时而低沉,这种悲剧诗中对抒情的倚重也很好地体现了巴罗克的艺术特征。

当然作为合唱曲,诗歌所具有的音乐美自然不必赘述,想必听到这样一首合唱曲谁能不为之悲泣?

冯德尔的诗剧创作在荷兰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公认为荷兰最伟大的诗人——诗歌界的鲁本斯。二者都在各自的领域执著于同一个信念: 艺术家取材于生活,而对生活进行古典化的加工,使之焕发出古典的庄严气息。冯德尔成为荷兰黄金世纪的杰出代表。据传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是从他的另一部诗剧《路西弗》中获得创作灵感的。

(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