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哩婆湿》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优哩婆湿》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古代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约公元350—472年之间)的剧本。全剧分5幕,描写天宫仙女优哩婆湿与地上国王补卢罗婆娑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天女与国王一见钟情,难舍难分。他们暗中幽会、倾诉衷肠。天女因在天宫演戏把剧中人名念成了情人的名字,被逐出天界,指令她见到儿子的面容再返回。她到下界与国王同居,相亲相爱。一次出游,优哩婆湿误入无垢林(女人不能踏入的森林),变成一株藤蔓。国王四处寻找,最后得一团圆宝石,她才恢复原形。尔后见到已经长大的儿子,按天令必须返回天庭。正在忧伤离别之际,传来天帝旨意:国王曾助天神灭恶魔有功,允许优哩婆湿作为他的正式妻子,白头偕老。全剧在太子灌顶礼(正式策封太子的仪式)和举宫欢庆中结束。

剧作塑造了优哩婆湿这个勇于追求、大胆泼辣、用情专一的女性形象。她是美丽的天女,爱上人间的国王,爱得执着真诚,初次相见,是国王将她从恶魔手中救回,她从惊吓中睁开双眼,见到勇武的国王,想到的是“恶魔成全了一件好事。”她简直不愿从国王身边走开,借故项链被挂,回头暗送秋波。被驱逐天界、贬斥下凡,她径直来到王宫,和处于热恋中的国王开玩笑,从后面蒙住他的双眼,没有遭贬的愁容,没有闺秀的娇羞,只有与情人相聚的欢乐。对国王的深情,还表现在对儿子的态度上。她很爱儿子,但见到儿子必须与情人分离,她忍受了弃子的痛苦,儿子出生就偷偷交给别人抚养。作为母亲,她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剧中的国王也是作为真挚爱情的化身来刻划的。他有国王身份,但剧作里没有涉笔他的宫中事务和治国政绩,而是着力表现他对优哩婆湿的深情。与天女离别后的朝思暮想,四处寻找优哩婆湿的疯狂状态,相思之苦或离别之愁,塑造了一个在爱火中煎熬的男性形象。作品通过对理想爱情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当时人民对爱的要求和愿望,也在客观上表现出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剧作结构紧凑,矛盾迭出。由天女呼救开始,经过幽会被拆、王后生妒、天女失踪、母子相见等情节,矛盾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解决,导向剧终大团圆。幕幕有冲突,但又张弛相间。自然描绘是剧本的突出特色,或烘托气氛,或对比心境,甚至作为剧中角色参与剧情,都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第四幕国王寻找天女,询问途中的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情景交融,成为印度古典文学的名篇。剧中人物纯洁真诚的爱,富于浪漫气息的神话色彩,抒情性的戏剧基调,形成剧作明丽、平和、舒展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