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北方的时期》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移居北方的时期》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苏丹当代作家塔伊布·萨利赫(1929— )的成名作。小说描写苏丹留英青年穆斯塔法的一生。穆斯塔法自幼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清贫。后来进入教会学校,成绩出众,被选送开罗、伦敦深造。24岁时任伦敦大学经济学讲师,出版了4本经济学著作,还担任解放非洲斗争委员会主席。欧洲物质文明逐渐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他开始出入高级酒店,与女人厮混。后来与一女子菁结婚,但忍受不了菁的折磨,将其杀死,因此坐牢7年。出狱后浪迹天涯,途经尼罗河,为家乡风光、民情所动,定居成家。他指导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受到人们的尊敬。但他隐瞒了自己的过去,并对过去恋恋不舍,因而陷入矛盾而不能自拔。最后他向朋友泄露了个人隐密,留下托孤于友的书信,消失在尼罗河中。

穆斯塔法是西方文明的牺牲品。他聪明、英俊,才华横溢,学生时代成绩总是名列榜首,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敬佩。但西方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诱惑了他,空虚的精神生活驱使他在肉欲世界纵横驰骋,终于沦为杀人凶手。返回故土后虽然有了安定的家庭,以他的正直、博学、能干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但实际上他过着双重生活:外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满足现实、德高望重的苏丹人;而在他的内心里,却离不开当年伦敦荣耀放纵的生活。他布置了一间房子,不许任何人入内——包括忠贞的妻子,里面全是英国式陈设,保留着丰富的西方藏书和当年的生活材料,他经常独自一人在这里冥想、追忆、写作——记录下他的内心生活。西方文明已侵入他的骨髓。小说通过对穆斯塔法一生的叙述,深刻地揭露了西方文明给非洲青年带来的灾难,暗示人们要警惕西方病菌的侵袭。小说还指出了苏丹独立后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对帝国主义的依赖、封建陋习对人们身心的残害等社会问题,体现了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叙述手段多种多样,打破时空顺序,常常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幻想和现实交织起来;插叙、倒叙灵活多变,叙述角度多层次交错更迭。一些象征性场面和具象的描绘,增加了小说的深沉意蕴。如小说中一再出现的“驼队”和“沙漠”形象,在实写的意义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象征性暗示意义,读者结合具体上下文能够接收作者传达的多义信息。整部小说风格隽永深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