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伟大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全书分两部。穷绅士堂吉诃德阅读骑士小说入迷,决心摹仿骑士,外出行侠。他穿上纸糊的盔甲,拿起长矛,骑着瘦马,雇了贫苦农民桑丘·潘沙作为侍从,还物色了一个养猪姑娘为意中人,给她取了个贵族名字杜尔西内娅。由于堂吉诃德对现实缺乏正确判断,一路上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闹了不少笑话。他前后经历三次冒险,弄得混身是伤,最后病死家里。
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他的性格矛盾复杂。一方面,他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固执自信,妄想用过时的中世纪骑士单枪匹马打天下的方式救民于水火,这就注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成为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另一方面,他纯真善良,热爱自由,憎恨奴役,见义勇为,无私无畏,处处闪耀出人文主义思想光辉,是个可敬可爱的悲剧人物。堂吉诃德形象的两重性,反映了作者渴望实现人文主义理想而在客观社会又无法实现的现实矛盾。小说通过堂吉诃德的行侠冒险、受害致死的情节,讽刺打击了内容荒唐、流毒深广的骑士小说,反映了16、17世纪之交西班牙广阔的社会风貌,揭露了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和腐朽专横,展现了劳动人民贫困破产的悲惨图画。
《堂吉诃德》在人物塑造上运用夸张、对比、衬托手法,将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从外形、动作、语言、处世态度和思想方法各个方面进行对照,不仅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还使作品增添了风趣幽默成分,增强了讽刺效果。小说语言丰富生动,寓庄重、绮丽、朴实、诙谐、幽默于一炉,并大量运用民间的俗语、俚语和谚语。小说吸取骑士传奇以主人公游历为线索串联情节、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方式,又借鉴了流浪汉小说真实反映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长处,既使小说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又使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