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 1880—1964),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前盟国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

麦克阿瑟出身于几代前美国的苏格兰世家。他和富兰克林·D·罗斯福、温斯顿·S·丘吉尔是远亲。他父亲的曾外祖母萨拉·贝尔契,是他们三人的共同祖先。他的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在美国内战中建立过功勋,后来参加1898年美西战争,历任马尼拉总督、菲律宾军事总督,镇压过菲律宾的阿金纳尔多起义。母亲玛丽·平克奈·哈代,是个棉花商的女儿。道格拉斯是他们的第三子,1880年出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道奇堡军营。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自幼随父母在军中长大,1899年入西点陆军军官学校。1903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取得少尉军衔,被分配到当时升迁最快的工兵部队,并随第三工兵营开赴菲律宾。

1905年10月,麦克阿瑟曾随父周游远东,搜集美军所需要的情报。1907年秋,他被调到华盛顿高级工兵学校进修一年,同年12月,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副官。麦克阿瑟在此期间沉溺于官场社交及个人私生活,引起顶头上司不满,被贬到堪萨斯州李文沃思堡去当连长。他每天带队行军25英里,训练士兵骑马、使用炸药和架桥的本领,使他的连队在23个连中从末位跃居首席,第一次显露出指挥官的才能。1911年他升任上尉。1912年他父亲去世,父亲的同事陆军参谋长伍德少将把他调到华盛顿总参谋部任职。

1914年春,美国准备入侵墨西哥,首先用海军占领了维拉克鲁斯。麦克阿瑟受命进行侦察,了解当地交通运输情况,在返回时与墨西哥武装人员交了火。麦克阿瑟回到总参谋部后,于1915年底被擢升为少校,1916年被任命为陆军部长贝克的军事助理,负责联络报界。

美国参战后,从26个州的国民警卫队中抽调官兵组成了第四十二师。麦克阿瑟成为这个师的参谋长,升任上校。他说这个师来自全国各地,就象一条横跨长空的彩虹一样。因而第四十二师又被称为“彩虹师”。自此之后,麦克阿瑟改任步兵军官。

麦克阿瑟的政治手腕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彩虹师”于1917年10月抵达法国。上级决定让该师充当其它部队的补充队伍。麦克阿瑟致电国内,鼓动组成该师的各州国会议员起来要求保持该师的完整。他取得了成功,也从此与总司令潘兴手下的参谋人员结怨,其中就有后来的五星上将乔治·C·马歇尔。

第一次大战西线战场的主要战斗形式是堑壕战,双方各聚集百万以上重兵,在从英吉利海峡直到瑞士边境绵延750公里的战线上筑壕对峙。1918年2月,麦克阿瑟随同法军进行夜袭,俘虏大批德军官兵,为此获得了法国作战十字章和美国的银星章。同年3月,又因“沉着镇静和勇敢出众”获军功十字章。6月间,被提升为准将。7月,德军在香巴尼前线发动孤注一掷的进攻,企图一举占领巴黎。麦克阿瑟参加了这次战役,并且试用了一些新的战术。如主动撤离一道堑壕,诱敌进占,然后以重炮猛轰壕,杀伤大量敌军;或以两、三人为一组,偷偷逼近敌军的炮位,用刺刀和手榴弹进行白刃战。在此期间,麦克阿瑟接任彩虹师所属第八十四旅旅长之职,并指挥该旅在缪斯河前线攻下夏蒂朗山。

1918年10月,麦克阿瑟任彩虹师代师长,并被提名为少将。但11月交战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这样就冻结了一切提升。他以临时准将、八十四旅旅长的身份结束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于1919年4月率部回国。

年仅39岁的麦克阿瑟踌躇满志,回到了美国。“彩虹师”复员解散。当时西点军校处于混乱状态,陆军参谋长佩顿·C·马许指派麦克阿瑟去西点当校长,整顿学校。1919年6月,麦克阿瑟接任西点校长。他整顿纪律,增加学校的课程,推进现代武器和战争的学习、演练。也因此而同军界上层的保守势力发生了矛盾。西点校长每任4年。麦克阿瑟任期未满,于1922年6月被调离西点,并在同年年底就任菲律宾马尼拉军区司令,后为菲律宾侦察巡逻旅旅长。1925年1月,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少将,调回国内任第三军军长(军部设在巴尔的摩)。

1927年秋,麦克阿瑟担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队参加了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928年夏,他第四次到达菲律宾,就任驻菲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一度希望当菲律宾总督,但未如愿。1930年9月19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这是美国陆军中的最高职务,临时军阶为上将。

1932年,美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五月间,一批复员军人及家属到华盛顿,筑棚而居,进行示威,要求发给津贴。人数越聚越多。7月28日,胡佛总统指令赶走这些人。麦克阿瑟指挥军队,用刺刀,催泪弹血腥镇压了这次示威。7岁的男孩被刺刀挑穿了大腿,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也未能幸免。就连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评论这一事件时也说:麦克阿瑟“是国内两个最危险的人之一(另一个是反动分子休伊·朗)。”他亲口对麦克阿瑟说:“道格拉斯,你是我国最优秀的将军,但却是最糟糕的政治家。”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日后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当上了他的少校助理,在他属下任职7年之久。麦克阿瑟对“新政”的一个贡献,是组织安排了275,000名青年去从事水利工作。1935年,他卸任参谋长,军阶恢复为少将,被派往马尼拉担任菲律宾自治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1936年8月,他被奎松授以菲律宾元帅衔。

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军退休,继续留在菲律宾当顾问。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疯狂侵略扩张之际,麦克阿瑟多次呼吁加强菲律宾战备。由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盛行,麦克阿瑟的呼吁没有产生多大反响。菲律宾总统奎松害怕积极备战会刺激日本,因而在很长时间里,菲律宾的防务十分空虚。美国在1922年制订了一个日美开战时防卫菲律宾的“桔色”计划,其要点是:战争爆发后,美军将撤至科里吉多要塞,坚持6个月,以待援军。这一计划以后几经修改,但并无根本性改变。

1941年6月,美国军方采纳了所谓“彩虹五号”计划,准备一旦同轴心国开战后,把重点放在欧洲,从根本上放弃了菲律宾的防卫。此后,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一些措施,征召麦克阿瑟重服现役,任美菲军队司令,军阶升为中将,旋为上将。但是菲律宾的实际军备并未得到有效的加强。美国军方的基本方针仍是在美日一旦开战后放弃菲律宾。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同一天,日空军从台湾起飞轰炸马尼拉机场。主要由于麦克阿瑟的判断错误和措施失当,美国在菲的35架B-17型重轰炸机中有一半停留在马尼拉克拉克机场,全被炸毁;同时被炸毁的还有72架P-40战斗机中的55架。麦克阿瑟的空军实力片刻间便被摧垮。日本海、陆军随即向菲律宾大举进犯。麦克阿瑟曾想依靠潜艇攻击日舰队,并由陆军在滩头顶住日军进攻,均未成功,只得恢复采用“桔色”计划,自己也在12月下旬撤抵科里吉多。

日军在菲律宾各岛长驱直入,美菲军队的败局已定。美国政府为了免遭主将落入敌手的屈辱和保存反攻力量,命令麦克阿瑟前往澳大利亚,改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于3月11日乘坐鱼雷艇经过35小时海程后,改乘飞机抵达澳洲。他抵澳后发誓说:“我一定要回去。”

1942年5月和6月,日、美海军进行了珊瑚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日军失败,元气大伤。盟军在整个太平洋的作战态势从被动转向主动。1942年的下半年,太平洋上的战事主要集中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战上。这场战斗美国方面是由尼米兹指挥的。麦克阿瑟在此期间的任务是从陆路阻止日军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以保证美、澳补给线畅通。 7月间,日军攻占通往莫尔兹比的战略据点邦那。在以后6个月中,麦克阿瑟率的美、澳盟军和日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中进行战斗。从1943年春开始,美、澳盟军一路沿所罗门群岛北上,一路从新几内亚西进,在这一地区鏖战整整1年,取得了胜利。

早在1943年春,一些共和党政客就有意让他充当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到了1944年春,麦克阿瑟的名字进入了一些州的预选,但是获票不多。麦克阿瑟故发表公开声明,表示无意参加竞选。

在太平洋战场上,麦克阿瑟渴望早日打回菲律宾。但海军上将尼米兹认为,菲律宾有日本重兵防守,应该越过吕宋,在棉兰老取得空军基地之后,就进攻台湾和中国东南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这样会缩短战争进程。两将争论不休。7月26日,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召开军事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原则上同意麦克阿瑟率部先进攻菲律宾。10月20日,麦克阿瑟进攻菲律宾莱特岛成功。在随之而来的莱特湾大海战中,美国海军以1比8的舰只吨位损失,大胜日本海军。到了1945年2月,美军在菲律宾民抗军的配合下,攻进马尼拉,吕宋的日军继续在群山之中顽抗,直到1945年9月上旬才全部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盟国投降。同日,杜鲁门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驻日盟军最高统帅。9月2日,在美舰“密苏里”号举行的受降仪式上,日本代表先在降书上签字投降,接着,麦克阿瑟代表盟军签字受降。中、美、苏、英等国代表也相继签了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是:消灭军国主义。可以说,在初期,为防止日本国内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把日本稳定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内,提出了日本非军事化和西方式民主化的措施;后来,随着冷战的加剧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决定使日本走上从属于美国的轨道,扶植它,使之成为美国在远东遏制苏联、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麦克阿瑟忠实地代表了美国大垄断资产阶级在日本的利益,他在占领初期,慑于人民斗争,也宣布并进行了农地改革,修改宪法和解散财阀等工作。

1950年,麦克阿瑟70岁。这一年,爆发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最终埋葬了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和彻底断送了他的政治前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奋起反攻,直捣汉城,挥师南下。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武装干涉朝鲜的决议。麦克阿瑟先后被任命为远东美军总司令和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军队作战。结果美国第八集团军所属第二十四师全军覆没,师长迪安被俘,该集团军余部固守朝鲜半岛南端待援。

7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派遣第七舰队巡逻台湾海峡,并指示麦克阿瑟“击退任何对台、澎的进攻”,企图进一步霸占我国领土台湾。麦克阿瑟在7月31日飞抵台湾与蒋介石会晤,商谈有关美蒋“军事合作”事宜。麦克阿瑟在预定于8月28日向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发表的演说中,准备声明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补给舰”,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战略据点,批评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者根本不懂远东事务。麦克阿瑟在这一准备发表的演说和台湾之行讲话中的论调,暴露了美国企图霸占台湾的真正目的,——以台湾为据点的军事侵略政策,与美国官方从全球战略出发公开表示的态度不一致,使杜鲁门等人很不满。杜鲁门一度曾考虑解除麦克阿瑟的军事指挥职务。麦克阿瑟被迫撤消了预定发表的演说。

这时南朝鲜的战况愈来愈不利于美国。麦克阿瑟筹划在朝鲜半岛中段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以夹击南下的朝鲜人民军。9月15日,麦克阿瑟聚集7万地面部队,组成第十军,实施仁川登陆,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补给和退路,使军事形势一时发生很大变化。美国政府于10月7日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称联合国在朝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政府”,给所谓“联合国军”进攻整个朝鲜北部打开了绿灯。

此后,美国政府曾向麦克阿瑟发布一些命令,要他注意不要做出刺激中国、造成中国军队介入的事情(如进军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等)。但这些命令有时限制较严,有时较宽,甚至互相矛盾。麦克阿瑟本人认定中国不会参战,要求放手打到鸭绿江边,甚至进入中国境内“穷追”。1950年10月14日,杜鲁门总统召麦克阿瑟到太平洋上威克岛进行商谈。这次会晤谈到了朝鲜前景,对日和约,太平洋安全体系等问题。后麦克阿瑟向杜鲁门表示:中国不会参战,能过鸭绿江的中国部队不过5、6万人。威克岛会晤后,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全力北进。甚至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遭遇后,他仍不信中国会出兵参战。11月24日,麦克阿瑟大言不惭,说要让士兵们都回家去过圣诞节。次日,他才发现他的部队已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重兵从中楔入,劈成两半,即将处于包围之中。这才仓惶后撤,退到三八线、临津江一线。

这时,麦克阿瑟和华盛顿的决策者的矛盾再次爆发。杜鲁门和艾奇逊等人认为:美苏冷战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应避免在亚洲深陷泥淖,在朝鲜既然打不赢就只好妥协解决。麦克阿瑟则认为应在亚洲“跟共产党摊牌”,狂妄地主张在朝鲜使用蒋介石部队,轰炸中国,封锁中国海岸,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推回鸭绿江以北。他一再通过报界,议员对总统、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攻击,终于使杜鲁门下决心将他撤职。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麦克阿瑟“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解除了他在远东地区所任的全部职务,由李奇微继任。

1951年4月16日,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回国,他在华盛顿向国会两院发表了演说,主张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使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法利用鸭绿江北岸为基地,用空军侦察中国海岸和东北地区,放手让蒋介石反攻大陆等等。国会对他的解职进行了听证调查。两党之争介入其中,鼓噪一时,最后不了了之。1952年,麦克阿瑟曾想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未能成功。此后他退出政治生活,当了雷明顿·兰德打字机公司的董事长,郁郁终老一生,于1964年4月3日在久病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