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Mohamed Ali,1769—1849),埃及近现代史上延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阿里王朝的奠基者。他热心改革,励精图治。在他统治的44年(1805—1849)期间,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一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①实际上赢得了独立。

埃及自十六世纪初,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日益衰微。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曼麦鲁克②的相互混战, 以及1798年的法国入侵,使一个物产丰盈、人烟阜盛的埃及雕零残破,满目凄凉。埃及自古以来以地中海的“粮仓”闻名于世,这时则农田荒芜,河渠淤塞,广袤的尼罗河三角洲平原近1/3的农田变成一片荒漠,产量不及罗马人统治时期的1/4。手工业凋敝不堪,受封建行会束缚的手工作坊仍占支配地位。人口遽速下降,由法蒂美王朝统治时期(967—1171)的600万锐减到250万。广大人民呻吟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摆脱外来统治的羁绊,结束曼麦鲁克的动乱,争取国家的统一、安宁和独立。

阿里正是在这个时候登上埃及的历史舞台。他原系阿尔巴尼亚人,生于希腊的沿海城镇卡瓦拉。其父是该城的驻军小头领。阿里自幼骠勇强悍,1801年应征入伍,编入土耳其军队,开赴埃及。由于他能征善战,计谋深远,很快由一名下级军官晋升为土耳其驻埃及省督的主力部队——阿尔巴尼亚军团的主要将领之一。他依靠这支军团,借助埃及人民的支持,于1805年削弱了土耳其省督和曼麦鲁克的势力,夺取埃及政权,登上埃及省督的宝座。

这时,埃及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英法虎视眈眈地盯着埃及。土耳其对阿里的崛起如芒刺在背。曼麦鲁克盘踞在上埃及对开罗政权构成极大威胁。1807年3月,英国勾结曼麦鲁克入侵埃及,妄图乘阿里政权立足未稳,将它颠覆。英军占领亚历山大后,立即攻打腊席德城,企图夺取这一要塞,溯尼罗河而上,长驱直入,直逼开罗。腊席德军民在各地人民的支援下,同仇敌忾,巧妙地打击敌人,击退多次进攻和包围,在埃及人民反殖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曼麦鲁克见英军首战失利,不愿离开上埃及去接应英军。 4月间,阿里挥师北上,进击英军。两军在哈马德村相遇,英军被打得溃不成军,被迫退守亚历山大城,不久从海上逃窜。英国占领埃及的企图归于失败。

英军撤离后,阿里表面上继续向土耳其苏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苏丹的统治。有一次,他接到苏丹的一份诏谕。阅后,他激动地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站稳脚跟。 不错,我已站稳脚跟”。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阿里雄心勃勃,一心向往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败的奥斯曼帝国。他深知要实现这一计划,必须富国强兵,发展工农业,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为此,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数百年来,埃及农村中盛行腐朽的包税制,大部分土地为曼麦鲁克包税人所掌握。他们是埃及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内战不休的根源,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阿里决心消灭他们。1811年,他在开罗城堡摆设“鸿门宴”,将曼麦鲁克大小头领及其侍从470人一网打尽,只有一人逃跑。旋即,四处搜捕,总共消灭1千余人,没收了他们的全部土地,废除了包税制。从此,曼麦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长期分裂的埃及社会复归统一。

被没收的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属阿里占有。他把部分土地赐给王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地方豪绅,由这些人组成新地主阶级,成为他的统治基础。他把另外的部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每户约3—5费丹(每费丹合6.3市亩)。他改革了赋税制。在包税制度下,赋税未统一规定,由包税人任意决定。阿里统一了赋税,规定只向农民征收土地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阿里积极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以换取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外汇。著名的埃及长纤维棉花就是在这时种植和发展起来的。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他非常重视兴修水利:疏通河渠,开挖20余条新渠;加固堤坝,修筑近30座水坝;推广经过改良的用畜力和风力带动的水车。这些水利设施发挥了极大效益,不仅控制了河水,扩大了耕地面积, 使农田由1821年的200万费丹增加到1840年的385.6万费丹;而且提高了水位, 增加了常年灌溉面积,使同一块土地由每年一熟变成三熟,产量随之上升。棉花、甘蔗、靛青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棉花从1821年起成为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由当年的944堪他尔(每堪他尔约等于44.928公斤)猛增到1849年的25万7千余堪他尔,扩大了270倍。稻米、玉米、蚕豆、扁豆等农作物也有一定的增长。为了增加经济作物和控制农业生产,政府规定各地的种植品种和播种面积。农民只有在完成指派的任务以后,才能在多余的土地上自由种植。政府向贫苦农民提供必要的种子、农具、牲口和贷款。农民无权处置自己的产品。政府指派的产品由政府全部收购。农民自由种植的产品,在扣除本人需要那部分以后,也由政府全部收购。

与此同时,阿里在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他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全面控制,积累资金, 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吸收少量外资。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他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术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指示阿拉伯子弟“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取代他们”。阿里生前曾允许少数外商在埃及开办工厂、航运公司和开垦土地,但他们的资金有限,并受到种种限制。因为埃及政府垄断了工农业生产,外国商人不能从生产者手中直接收购产品,只能向政府高价购买。他们出售的工业品在埃及市场上销路也不广,因为埃及政府将官办工厂的产品通过强制手段卖给广大人民。对于那些有损于埃及主权的经济渗透,阿里坚决制止。如十九世纪中法国提议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运河,英国则主张从亚历山大到苏伊士修筑一条铁路。阿里一概反对,担心这样做会有助于西方渗透,有损于埃及的独立。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不想使埃及成为第二个博斯普鲁斯海峡。

阿里创办的工业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他一再强调:“我们所干的每一件事意义重大,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增加枪支”。他建立了几家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其中以亚历山大造船厂规模最大。全厂共有5千5百人,分成15个车间,主要制造战舰,并仿制和维修机器。纺织工业是阿里关心的另一项工业,到1829年已在各地新建近30座棉纺厂,拥有纺纱机近1千5百台,织布机1千2百余台,产品大多用于制作军服。此外,还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正因如此,民族工业在阿里统治时期获得相当发展,在厂工人达3万1千人,另有4万人在建筑新的厂房。投资总额约1千2百万英镑。产品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要,有的还有多余,可供出口。

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83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800年增长8倍。在阿里统治期间,为了发展生产,尽管进口大量机器、原料和燃料,进口总额增加了6倍,但是埃及并未因此而大举外债。相反,由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出口,除个别年头外,出口一般多于进口,略有盈余,很少出现赤字。

阿里进行改革是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他懂得,军队是维护民族独立,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重要支柱。1820年,他着手创办一支新的陆军,在阿斯旺开办第一所步兵学校,从西欧聘请教官。同时,大力发展海军事业,建立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最初,埃及的舰只大多从国外订购,由于受西方列强的阻挠,后改为在国内自造。亚历山大造船厂制造的战舰吨位较重,式样新颖,炮火猛烈,可与欧洲最新式战舰媲美。随着对外战争的不断扩大,军队人数激增,到1839年已拥有陆军23万余人,海军1万5千人,战舰32艘。

为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官吏、军官和技师来领导政府、指挥军队和管理工厂,阿里花费不少金钱创办各类专科学校,包括工程学校、炮兵学校、骑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和农业学院等。他一方面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另一方面选拔有才干的人出国留学,并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员,将一批科技书籍译成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供国内学生学习。

阿里还改革了行政制度。他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会议,下设7个部,处理日常事务;简化行政区划,把16个区合并为7个省,省以下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阿里进行的各项改革并未触动旧的生产关系,它是在保留封建农奴制基础上的改革,因此是封建性的。但是,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消灭了曼麦鲁克势力,统一了全国;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了商品经济,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使长期停滞落后的工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为捍卫民族独立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然而,阿里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进行改革的目的,固然有发展生产,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面,而更主要是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新的领土,奴役其他民族,建立一个幅员辽阔、国势强盛的阿拉伯帝国。因此,他在国内进行各项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阿里从1811—1841年的30年间,穷兵黩武,参与镇压阿拉伯半岛瓦哈布教派的起义,武装入侵苏丹,卷入镇压摩里亚半岛希腊人民的起义,出兵攻占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甚至越过托罗斯山脉,占领土耳其部分本土。1833年其势力达到顶点,版图东起叙利亚沙漠,西至利比亚沙漠,北起地中海和托罗斯山脉,南至阿拉伯海和苏丹南部,一个地跨非、亚两洲的帝国勃然兴起。

这些非正义的战争耗尽了埃及的资财,把广大埃及人民推入苦难的深渊。随着对外战争的扩大,国库财源枯竭,军费开支通常占去财政收入的一半。人力奇缺,一个人口不足450万的农业国要维持25万常规军是难以承受的。政府加紧勒索,四处抓丁。广大人民被苛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强制的兵役逼得走投无路,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特别是在阿里统治后期,斗争更加频繁。这些斗争从内部动摇了阿里的统治。

与此同时,欧洲的一些列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加紧对外侵略和殖民掠夺,它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由于

阿里的改革而摆脱被侵略、被奴役的地位, 变成一个独立的强国。特别是英国,竭力反对在通往印度的道路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1840年,它拉拢俄、奥、普、土四国召开伦敦会议,以武力相挟,迫使埃及接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外部大军压境,内部起义不断的情况下,阿里陷入了绝境。过去法国一向以支持阿里的面貌出现,然而在这时却背信弃义,遗弃了他。他只好忍辱屈从,接受伦敦条约规定的条件,从国外撤回全部军队,仅保留埃及省督的世袭权和苏丹地区的终身管辖权。

伦敦条约的签订,不仅标志着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的瓦解,而且意味着阿里改革的失败。按条约规定,埃及军队在和平时期不得超过1万8千人,未经苏丹许可不得建造战舰。它要求埃及大量裁军,结果使以军工生产为主的埃及工业发展丧失了原动力。条约还规定埃及必须取消各项产品的专卖权,降低关税,准许外国商人自由经商,从而为西方商品倾销埃及市场敞开大门。许多工厂随之倒闭,工人人数大减,1847年仅剩下1万6千余人。著名的亚历山大造船厂变成维修小船的简陋小厂。进出口贸易也减少将近一半。这一切在精神上给阿里以沉重打击。他积郁成疾,精神错乱,于1849年去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