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赫那吞





埃赫那吞(Akhenaton或Ikhnat-on,约公元前1379—1362在位),古代埃及第18王朝的国王,以其宗教改革著称。

埃赫那吞原名阿蒙霍特普四世,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约公元前1417—1379在位)的幼子。他的母亲名叫提伊,虽然不是王族家庭出身,却具有一定胆识,能协助丈夫治国。

第18王朝(约公元前1570—1320)是古埃及史上的强盛时期。经过多次的侵略扩张,帝国的版图北至叙利亚的卡赫米什,南面一直伸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当时的统治集团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人属于宫廷贵族及地方贵族,其中包括势力显赫的祭司集团;另一部分人属于新兴的军事贵族。阿蒙霍特普三世当政时期,埃及国内外的矛盾已经暴露得相当明显。它已无力对外实行军事扩张,而不得不转而用金钱来笼络周围的小国。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已达到很尖锐的程度。

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之后,为了摆脱对埃及的阿蒙神的祭司的依赖,削弱和打击与王权抗衡的祭司集团及旧贵族的势力,坚决实行了宗教改革。他用新的单一的太阳神崇拜来代替传统的对阿蒙神及其他神的崇拜。

一开始,阿蒙霍特普四世打算采用比较温和的办法。他利用赫利奥波里斯的拉神(太阳神)来与底比斯的阿蒙神相对抗。他在底比斯为拉神建筑神庙,并自称是拉神的最高祭司。他的这些措施遭到了底比斯阿蒙神庙的祭司的强烈反对,因而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措施。

他宣布,只有太阳神阿吞才是全国唯一应该崇拜的神,同时,禁止对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的信仰。他的这一举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一神教,并强力推行它。阿吞神被画成光芒普照的太阳圆盘,光芒的末端是手。这些手给埃及大地和国王带来生命、健康和幸福。阿吞不仅是全埃及的神,也是当时已知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神。

阿蒙霍特普四世封闭了阿蒙神庙以及其他神庙,驱逐其祭司。同时,他在各地,包括在底比斯、叙利亚和努比亚,大建阿吞神庙,向阿吞神奉献田园、牲畜和手工作坊等。他大力推行对阿吞的崇拜,自称是阿吞的儿子,从阿吞那里得到力量。为了彻底清除人们观念中的阿蒙神,他下令把一切出现于公共场所或私人坟墓中的“阿蒙”字样统统磨掉。他把自己名字中包含的“阿蒙”一词(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满意者”)去掉,改用“阿吞”来代替。更名“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

为了更彻底地摆脱底比斯的阿蒙神的祭司对他的影响,他决定在底比斯以北300公里处的希尔摩城附近(即现在的泰尔·埃尔·阿玛尔那)另建新都。首都周围的区域被宣布为阿吞的财产。这个区域的面积大约有180平方公里。新都取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在新的首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其中包括王歌里记述了埃及这个新首都的美丽、豪华和富足。这是几十万奴隶劳动的伟大创造。

随同埃赫那吞迁往新都的有他的廷臣和阿吞神的祭司,还有一大批艺术家。可是,已经把王位让给儿子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提伊仍然留在底比斯的旧王宫里。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我们不清楚。但是可以推测,大概在这场改革中,父、母和儿子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不过,阿蒙霍特普三世已因老朽而无力阻止改革的进行了。

埃赫那吞实行改革时,曾力图依靠中等的自由民阶层。这一阶层的代表者已经在法老周围形成一个新的宫廷官吏集团。埃赫那吞从这一阶层中培植亲信,用以代替旧的出身贵族的官吏。这一新的并完全效忠法老的官吏集团是埃赫那吞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他所依靠的另一支力量是军队。阿玛尔那的一幅壁画告诉我们,法老的军队正在浩浩荡荡地开往新都。

埃赫那吞把主要精力放到宗教改革上面,对国家的其他事务就管得少了。在他热烈地崇拜阿吞神的同时,国政日益荒废,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日趋松弛。

为了颂扬阿吞神的威力和功德,在这一时期编写了许多颂歌,其中有一些就是埃赫那吞自己创作的。这些有的刻在墓里,有的刻在遗物上。阿吞被歌颂为整个世界的创造者。在这些颂歌中形象地描述着,当阿吞从西方地平线上下降的时候,万物就如同死亡一般,而当阿吞重新出来时,一切又开始复活。在颂歌中写道:“黎明时,您从天边升起,您阿吞神,在白天照耀着。您赶跑了黑暗,放出光芒,上下埃及每天都在欢乐。人们苏醒了,站起来了,这是您,使他们站起来的。他们洗了身子,穿了衣服,高举双臂欢迎您。在世界各地,人们劳动了,野兽吃饱了,树木花草盛开了,鸟从巢里飞了出来,展开了翅翼来赞仰您。”

埃赫那吞鼓励文学艺术家大力创作赞美阿吞神和歌颂他本人的作品。在他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作品,例如保存至今的《阿吞颂诗》,埃赫那吞和王后尼弗尔提提的石雕像以及一些绘画。

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埃赫那吞时期的雕刻,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埃赫那吞的妻子尼弗尔提提的彩色半身石雕像,堪称世界艺术的杰作(现存德国柏林博物馆)。在官吏的墓壁上发现了描述埃赫那吞家庭生活的绘画,有他和王后以及幼女们坐着马车去祭祀太阳神的图画,还有他和两个女儿正在嬉戏的图画。艺术家们甚至在画埃赫那吞的形象时也是无拘无束的。墓壁上画有埃赫那吞吻着坐在他膝上的女孩,逗着他的婴孩玩,或者大口地吃东西,手里拿着一大片肉。这些绘画都显得十分真实和生动。在卡尔那克发现的埃赫那吞石雕像的头部(现存于开罗博物馆),表现了这位法老的严肃和果断的神情。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埃赫那吞在位的第12年,阿蒙霍特普三世去世,提伊太后决定采取步骤来缓和国内的斗争。她到埃赫塔吞去看望埃赫那吞,并经常和他一起到庙里去祭祀阿吞神,但暗地里做了许多其他工作。她想逐步使儿子认识到,继续斗争下去不会有好结果①。

埃赫那吞在新都的生活是很不平静的。他的生命曾受到威胁,有人要谋杀他。但凶手在动手之前就被抓获了。这些情况是我们在阿玛尔那的警察长玛浒的坟墓的壁画上看到的。

埃赫那吞在位的最后三年是与斯门卡勒共同执政的。他把大女儿美利大吞嫁给了斯门卡勒,并任命他为共同摄政王。据说,斯门卡勒夫妇曾在底比斯住了三年,后来两人都死在那里。我们不能断定他们是善终的还是被害而死。他们的死可能和改革有关。

公元前1362年,埃赫那吞逝世。他的儿子图坦哈吞继位(公元前1361—1352在位)。

1922年,在底比斯附近,发掘出了图坦哈吞的墓。根据图坦哈吞的木乃伊推断,他死时还不满18岁。可见,他即位时还完全是一个小孩,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政策。在祭司集团,首先是底比斯的祭司集团的压力下,图坦哈吞逐步取消埃赫那吞的改革,恢复旧的秩序。他把首都迁出埃赫塔吞①,把自己名字中包含的“阿吞”改为“阿蒙”,更名为“图坦哈蒙”(“图坦哈吞”意为“阿吞的活生生的形象”,“图坦哈蒙”则为“阿蒙的活生生的形象”)。

在埃及第19王朝的奠基者荷列姆赫布在位期间,埃赫那吞的改革完全被废除了。埃赫那吞被称为“埃赫塔吞的罪人”。埃赫塔吞城被宣布为不洁之地,因而荒废了。一场掩盖在宗教外衣下的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以底比斯祭司集团的胜利告终。

埃赫那吞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新的统治者也不得不顾及埃赫那吞曾经依靠的自由民阶层的利益,为此而采取了一些措施。

改革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及其支持者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势力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由于改革的目的只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不可能改善广大人民的社会地位。而建筑新首都、新神庙,对新显贵和新祭司的慷慨赏赐,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埃赫那吞的改革得不到下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而只能得到暂时的成功,最终归于失败。

对埃赫那吞的评价,历史学家中意见不一。有人说,“不论我们同情埃赫那吞或者批评他,他总是一个历史上的不朽人物”。也有人把他看作是“神秘主义者”或“宗教狂”。事实上,埃赫那吞只是当时埃及统治阶级内部一定阶层的利益的代表者,他所进行的改革不限于宗教的范围。埃赫那吞剥夺旧祭司集团的领地、财富,提拔“新人”为高官,鼓励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这一系列措施已经远远超出单纯的宗教改革。在宗教方面,埃赫那吞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一神论者,他用一神教代替传统的多神教,目的是为了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力,从而削弱僧侣集团日益增长的势力。所以,埃赫那吞的改革实质上是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与以阿蒙神庙僧侣集团为代表的世袭地方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我们在评价埃赫那吞时,应当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