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1934),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发现化学元素钋和镭,是放射学的奠基人,对原子核科学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个中学的数学和物理学教员,在他的影响下,小玛丽从小就对物理现象发生了兴趣。母亲当过小学校长。他们有5个子女,玛丽是最小的一个。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常常专心致志地听哥哥姐姐念书。姐姐布罗妮雅有时还用纸版剪的字母拼成字教玛丽读写,很快她就学会了看书。

玛丽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当时,波兰处于沙皇铁蹄之下,波兰人民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玛丽的父亲和千千万万波兰人一样,酷爱自己的祖国,不肯作沙皇的顺民,经常受到特务的监视。1876年,她大姐得伤寒夭折了,两年后,母亲又不幸去世。亡国的痛苦,家庭的不幸,深深地刺伤了玛丽幼小的心灵,但逆境也培养了她的坚强性格和爱国主义思想。

玛丽6岁时进了立小学。这所学校,管理严格,教课认真,有着极浓厚的民族气氛。玛丽虽然年幼,但学习特别勤奋。尽管那时候,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学校里不准用波兰语讲课,只许读俄文书籍。但是,仍有些老师用波兰语给学生讲课,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心,使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波兰。玛丽也因此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14岁时,玛丽进了华沙公立女子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爱国思想更加强烈。在华沙市沙萨克斯广场中间竖立着一块石碑,用俄文刻着“纪念忠君的波兰人”。这是沙皇的走卒们树立的。玛丽每次经过这个广场,总要狠狠地向那石碑吐一口唾沫。如果忘记了,无论走出多远,也一定要回去补作这件事。

1883年6月,玛丽以优异成绩在中学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玛丽中学毕业后,由于波兰大学不收女生,要上大学只能到国外,但父亲没有能力供她到国外上学,于是她去当家庭教师。她生活非常俭朴,把省下来的钱,寄给正在巴黎上学的姐姐布罗妮雅。

1890年,23岁的玛丽结束了5年的家庭教师生活。同年,她的姐姐在巴黎大学医科毕了业,当上了医生,来信催促玛丽去巴黎上大学。1891年,玛丽前往巴黎,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玛丽到巴黎后,在姐姐家呆了一段时间,她觉得虽然姐夫和姐姐待自己很好,但是姐夫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人,常常在家里集会,宾客众多,使她无法专心学习。从姐夫家到巴黎大学,要有一个小时的行车路程,来回还需要付一笔车费。玛丽舍不得浪费宝贵的时间,独自到离学校较近的地方租了一间异常简陋的房子住了下来。为了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她常常一连几个星期只吃干面包,连烧菜的功夫都不愿花。每天上课,她总是到得最早,坐在离讲台最近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听教授讲课。

白天,玛丽除了上课外,就在实验室工作。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她就到图书馆学习,直到图书馆关门。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后,她又继续看书到深夜。

勤奋的学习,清苦的生活,使玛丽的健康受到损害。有一次,她晕倒了,经过诊断,姐姐才知道她得了贫血病。

1893年,玛丽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物理学硕士考试,第二年,又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的委托,研究各种钢铁的磁性。在这期间,她认识了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共同理想,把他们紧密地联系起来。1895年7月,玛丽与彼埃尔结了婚。从此,玛丽每天除了在实验室工作8小时之外,还增添了家务琐事。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玛丽通过刻苦顽强的努力,于1896年以第一名的优良成绩通过了教师文凭的任职考试;1897年,完成了“各种钢铁磁性”的研究,写出了专论,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矿物能放射出一种奇妙的射线,这种射线尽管看不见,可是它能穿过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黑纸片,而使照相底片感光。虽然贝克勒尔发现了这种射线,但是为什么铀盐会放出这种射线,却还是个未解之谜。贝克勒尔的发现,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极大兴趣,她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博士论文研究题目,决定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这块极待开垦的科学园地。她在彼埃尔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个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当实验室。

经过几个星期的认真探测,居里夫人得出了初步结果,指出:铀的放射强度同所用的铀的数量成正比,不受铀与其他元素结合的影响;这种放射也不为光或温度变化所左右,与外界环境无关。居里夫人还发现,这种射线有一种尚未被人知道的性质,同任何已知的东西都不相像,也不受其它东西的影响。她经过认真研究之后发现这是原子的特性,是铀元素的一种性质。既然如此,居里夫人就联想到铀能放出这种射线,为什么别的元素就不能放出同样的射线呢?于是,她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是否都能放出射线,结果发现钍也具有这样性质。居里夫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

她除了检查单质元素和简单的化合物的放射性外,更进一步检查各种复杂的矿物。事实证明,凡是含有铀和钍的矿物,都有放射性,而其他的矿物则没有。但当她检查沥青铀矿时,发现了例外:这种矿物的放射性强度比根据其中铀或钍的含量计算出的放射性强度要大得多。经多次测试都证明无误。玛丽于是敏感地意识到沥青铀矿里可能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元素。

由于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彼埃尔不得不放下自己结晶学的研究,跟玛丽一起搜寻新的元素。居里夫妇经过反复测试验证,认真分析,于1897年7月,认定了新元素的存在。彼埃尔要玛丽给这个新元素起个名字。 玛丽经过思考后说: “我想把它命名为钋,以纪念我的祖国。”彼埃尔默默地点了点头。

同年12月,他们又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这种元素能在黑暗处自动放射出光亮。根据这种性质,居里夫人把这种新元素定名为镭,它的拉丁文原意就是放射。

钋和镭,这两个放射性元素相继发现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科学家们议论纷纷。有人表示赞同,有人则表示怀疑。

玛丽和居里为了向科学界证实自己的新发现,决定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镭来。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沥青铀矿,这是一种极贵重的矿苗,他们是买不起的。他们请人帮忙,弄到了一些沥青铀矿渣,打算从这些残渣里分离提炼出镭来。

为了提炼镭,居里夫妇四处奔波寻找房子,可是始终没有找到,只好又回到理化学校原来曾使用过的那个破烂窝棚。他们用的工具也很简单。要把残渣弄碎加热,玛丽一次就得搅拌三、四十斤的矿渣,要连续搅拌几个小时,还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罐,把沸腾着的溶液,从一个罐倒进另一个罐子。沥青刺鼻的气味常常呛得她咳嗽,流泪。居里夫人劳累一天,到了晚上常常弄得精疲力尽。

经过45个月锲而不舍的辛勤劳动和协力奋战,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从矿渣中提炼出1/10克镭盐。镭的真面目比他们想象的样子还要美丽、可爱。它闪烁着蔚兰色的光辉,就象黑夜天空中美丽的星星一样。同年,他们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居里夫人最初研究镭,是为了撰写博士论文。哪里料到越研究越深,越深越有兴趣,她索性把做博士论文的事情丢到了一边。直到1903年才通过博士论文考试。

为了表彰他们在科学上取得的辉煌成就,1903年瑞典科学院把诺贝尔物理奖金的一半,赠给居里夫妇。1904年,巴黎大学理学院让彼埃尔担任理学院物理学讲座,并配给了实验室,居里夫人任实验室主任。

然而,正当他们精神饱满地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向新的科学高峰挺进的时候,飞来了横祸。1906年4月19日,当彼埃尔横穿马路时,被一辆载货马车轧死了。噩耗传来,居里夫人悲痛欲绝。她不仅失去了心爱的丈夫,而且失去了攀登科学高峰的亲密战友。然而,她没有因此而动摇自己为科学献身的坚强意志。

就在彼埃尔逝世的那年,经过不少科学家和友好人士的多方面努力和斗争,打破了巴黎大学从来不聘请女教授的旧传统,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彼埃尔的职位。她的课讲得非常成功,得到听众的好评。居里夫人继承了她和她丈夫生前所作的放射性研究工作。1908年,她编辑出版了丈夫的遗稿,书名为《彼埃尔·居里的著作》。1910年,她分离金属镭成功,从而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在这一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书的前面,印着彼埃尔的照片,居里夫人谦虚地说,她所做出的一些成绩,都是与她丈夫合作的结果。为了表彰居里夫人在她丈夫死后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学成就,瑞典科学院于1911年再次给她颁发了诺贝尔奖金。

不久,在征得居里夫人的同意下,巴黎大学与巴斯德研究院决定共同出资创设一个镭学研究院,该院于1914年7月建成。镭学研究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放射学的实验室,由居里夫人领导。一部分是研究生物和居里治疗法的实验室,从事癌症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这部分由著名学者兼医生瑞果教授指导。这两个机构,彼此合作,共同研究,发展镭学。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战地的需要,居里夫人把精力集中用于x射线的研究,想方设法解决X光的设备。居里夫人为了救治伤病员,自己在前线来回奔跑,她不仅做指导者,还经常亲自拍摄照片,再由外科医生根据照片指示的部位取出弹丸。整个战争期间,由居里夫人创设并指挥的X光设备而获得救治的伤病员达百万以上。

居里夫人不为名利得失所困惑的高尚品质,不但在为战地服务中表现出来,而且还表现在各个方面。镭元素发现后不久,人们逐渐了解到镭所放出的射线有惊人的生理效应:它能够透过最密的物质, 破坏有病的细胞。镭射线成了治疗癌症的有效武器。这一奇迹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工商业家们对镭的极大兴趣。美国、法国和比利时等许多国家都想提炼镭。这时有人劝居里夫妇向政府申请专利,垄断镭的制造。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他们认为科学发明不应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而应该造福于人类,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向全世界公布了提取镭的方法,而不愿意获得专利权。

1921年5月,居里夫人到纽约,接受美国总统转交给她的一克镭。在举行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仔细阅读“赠送证书”后,当场声明“这个赠送证书必须改变一下。美国赠送给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在我活着的时候,不必说,我将用它完全作科学研究。假如按照现在这种说法,那就意味着在我死后这克镭将成为私人财产,也就是我女儿们的私产,这是绝对不行的。”她要求立即更正。由于居里夫人态度坚决诚恳,美国当局只好连夜找来律师,根据居里夫人的意见对赠送证书作了修改。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居里夫人有着深厚友谊的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在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居里夫人非常关心人才的培养。她经常想到,在贫穷的社会阶层里肯定有无数人才被埋没了,因此当她在1922年5月被推荐为“国际文化协作委员会”名誉委员时,就打算为建立国际研究基金尽一份力量。她在一篇报告里说:“促进科学人才的发展,这难道不是国际联盟的一项任务吗?这种人才并不多,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一个。”居里夫人自己身体力行,亲自指导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进行研究工作。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

晚年,居里夫人患了恶性白血病,虽经治疗和到海边疗养,但终因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而没能恢复健康。1934年7月4日,这位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女科学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