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

乔治·巴克莱(GeorgeBeikeley, 1685—1753),英国基督教主教,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

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巩固了经济地位,与封建贵族分享了国家统治权力,逐步走向保守。这时英国资产阶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精神手段去控制人民,而一切能影响群众的精神手段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手段依然是宗教”。①因此,资产阶级开始抛弃并转而反对从培根到洛克一脉相承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热心于维护和扩大宗教的影响。适应资产阶级这种阶级意愿,巴克莱哲学便应运而生了。巴克莱为宗教信条辩护,宣扬主观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是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凶恶敌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一些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例如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论等等,正是沿着巴克莱所开辟的道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变换不同色调,宣扬与巴克莱相同的哲学原则,与唯物主义,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敌。

巴克莱1685年3月12日生于爱尔兰克奥肯尼郡代色城堡,10岁进克奥肯尼学校受初等教育,15岁入都柏林三一学院学神学。在都柏林,巴克莱起初是领奖学金的学生,后来一面当家庭教师,一面写作,一住13年。这期间他发表了《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希勒斯和斐洛斯的三篇对话》(1713)等一系列专著和短论,年纪很轻就大体上建立起他的哲学体系。

1713年,巴克莱离开爱尔兰去伦敦,随后在伦敦和法国、意大利各地周游了8年。8年之间,他没有完成什么重要著述,大部分时间是在游历和欣赏艺术中度过的。巴克莱于1720年回到英国以后,把注意力转向英国的社会问题,对贫困和人心浮动所引起的社会危机十分关切,认为公众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是造成这种社会危机的基本原因。他企图用基督教的道德说教来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于1721年匿名发表了《防止大不列颠的毁灭》一文。1724年,巴克莱担任德瑞地区的副主教。这时他想出一个计划,要到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百慕大群岛建立一所神学院,以加强对在美洲的英国移民和土著的宗教影响。为此他多方奔走和筹款,积极做准备工作。1728年9月,巴克莱带着新婚妻子动身去美洲,后因资金等问题发生困难,建立学院的计划流产,遂于1732年回到伦敦。1734年,巴克莱重返爱尔兰,直到1752年为止,一直任克罗因地区的主教。

巴克莱早年就曾发誓要“彻底揭露和根除唯物论”。然而,他虽有这样的野心,却慑于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唯物主义经验论在英国的深厚基础和广泛影响,不能再鼓吹“理念论”、“天赋观念论”等已经破产的唯心主义哲学。于是, 他也唱起“推崇经验”的赞歌,通过歪曲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否认世界的客观性,在欧洲近代哲学史上首次树起主观唯心论的旗帜,成为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创始人。巴克莱用他主观唯心论的经验论,一方面可以直接反对唯物主义哲学,从正面解救宗教在唯物论哲学和自然科学冲击下所面临的危机;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唯物主义经验论主要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形式,装进唯心主义的内容,便于鱼目混珠,欺世惑众。巴克莱变唯物主义经验论为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有一套狡猾的手法和荒谬的理论,其要点是:

巴克莱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来源,但把感觉说成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唯物主义经验论主张: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来源,感觉经验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 因此感觉(或感觉所形成的观念,以至于观念组成的整个知识体系)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其内容却是客观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以感觉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巴克莱也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来源,但他把主观感觉说成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从否认物质世界是感觉经验的源泉,进而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写道:“我们可以任意在自己心中刺激起各种观念来”,因此“观念的产生,并不必要假设外界的事物。”这就是说,巴克莱与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观点相反,他虽然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却以否认世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在他那里,感觉经验是主观自生的,并没有客观内容。他所谓认识和知识,是纯粹的主观活动。他把感觉这种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观形式和主客观之间在认识上相联系的桥梁,绝对化为唯一的存在。用他的话来说,这叫作“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

巴克莱还通过歪曲洛克第二性质学说达到抹杀客观事物的目的。

巴克莱虽然把人的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存在,但他的论证是不充分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原则、科学实验的对象、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常识,都无情地要求他回答:如果只有感觉是唯一真实的东西,那末人们与之天天接触的“物”是什么呢?“存在”这个哲学概念又如何理解呢?巴克莱通过歪曲洛克第二性质学说进一步“论证”了他的主观唯心论,用唯我论的诡辩回答了上述问题。

洛克把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认为第二性质是一种存在于物体之中,能引起人产生颜色、声音、滋味等感觉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洛克所谓“第二性质”)是客观的,但人们相应的色、声、味等感觉是主观的。二者在形态上不一致,物体只有引起这些感觉的能力,并没有色、声、味的原型。洛克第二性质学说是否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至今还有待证明,但是它不符合生活常识却是显而易见的。巴克莱抓住了这一点。他不顾洛克反复说明他所说的第二性质是指一些能使人产生色、声、味等感觉的客观能力,硬把洛克所谓物体的第二性质与人的色、声、味等观念等同起来,说既然承认“第二性质”是主观的,由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和形状、体积等性质是不可分割的,也就应该承认第一性质(物体的形状、大小等)也是主观的,因而物体的任何一种性质都“只是在心中存在的,并不能在别的地方存在”。经过巴克莱这样一歪曲,洛克第二性质学说变成了主观唯心论,巴克莱则把事物的性质统统化为主观感觉,彻底否认了自然事物的客观存在。巴克莱回答“什么是物”“什么是存在”的问题时说:物是观念的集合。例如一个苹果,是由圆形、红色、甜味等观念组合而成的。我们说有一个苹果,就是因为心中有这些观念集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些观念,也就无所谓苹果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也就是被感知。质言之,没有观念就没有事物,事物不被感知就不存在,这就是巴克莱费尽心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巴克莱竭力反对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为基督教的“上帝”廓清地盘。

巴克莱泡制其主观唯心论荒诞哲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教,巩固对上帝的普遍信仰。为此目的,他猛烈攻击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巴克莱认为唯物论和无神论都是建立在“物质学说或有形实体学说的基础上”的,“物质或有形对象的绝对存在”是唯物论的“堡垒”、“营寨”和“基石”,“一旦把这块基石去掉,整个建筑物就不能不垮台。”他指责唯物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一种“空洞的”抽象,是“无”的同义语,说唯物主义把“物质”看作“绝对存在”是把世界“二重化”,从而产生了“对物神和偶象的信仰”等等。巴克莱如此仇视“物质”这个概念,是因为唯物论通过对物质及其属性的论述,坚持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和物质性,直接威胁了“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全部谎言。

作为一个狂热的宗教卫道士,巴克莱一生都在为重振宗教的权威而奔波。他把自己的哲学也归结到论证上帝存在这个问题上。在他为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荒谬公式辩护的时候说,当我说物体离开了心灵就不能存在时,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我”的知觉,我所指的是“一切心灵”,特别是“我们所依靠的那个‘大心’”的知觉。巴克莱为了摆脱唯我论,把“感知”的主体“我”变成了“一切心灵”,进而依靠“大心”即上帝,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存在就是被感知”公式的破产。因为在“我”之外还存在别的主体的说法本身就与“存在就是被感知”公式矛盾。而且,既然有“一切心灵”和“大心”来“感知”,那么这种“感知”就具有永久和连续的性质,因而“被感知”的万事万物也就具有了连续性和永恒性。这实际上是承认“我”之外确有客观世界,是从主观唯心论退到客观唯心论。但是巴克莱不顾自相矛盾和逻辑混乱,反倒把这种困境变为论证宗教信条的直接论据。当他被迫承认事物确实存在的时候,说:“它们如果是存在的,则它们必然要被一个无限的心所知觉;那么宇宙一定有一个无限的心或上帝了。”巴克莱竟然如此“简捷”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他的哲学的神学实质也就暴露无遗了。

巴克莱暮年移居牛津,1753年1月14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