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登山观日出抒怀

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雲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七十二峰之最高者。韩愈有句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可见祝融峰之高峻。峰巅有上封寺,寺东有望日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光绪二十一年(1891)秋天,年仅二十六岁的谭嗣同来到这里,在晨光曦微中登上祝融峰,遂写下这首恢阔宏放的诗篇。

诗的起调就不同凡响,气势开阔,因置身于最高的祝融峰上,众山尽在脚下,故云四顾无峰,“殊不觉”三字说明自己虽身登峰巅,然如履平地,意犹未尽。“四顾”句是实写,然也不乏夸张的成份,意在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与凌霄之志,写景中已有人在。首二句扣住“晨登祝融峰”的题意,交代了诗人的行踪,然一个意气风发、凭凌山河的青年诗人形象已跃然可见。三四两句作为首二句的补充,极言祝融峰的高峻与雄伟。众峰不可见,唯有浮动的白雲时而飘过,令人胸臆顿开。“荡胸”二字袭用杜甫“荡胸生层雲,决眦入归鸟”(《望岳》)句,谓山中的雲,舒展飘拂,可涤荡人的胸襟,由此表现出青年人壮怀激烈、意气高迈的精神境界。五六两句写黑夜消逝、红日跃空的情景。描绘日出的诗自古以来何啻万千,然贵在能从大处落墨,以简练形象的笔墨写出光明降临人间的刹那壮观。谭嗣同此诗正是如此。这一联的头一句说太阳未出,大地沉沉,众星也销声匿迹,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后一句说天际出现了火红的朝霞,太阳像是刚刚冶炼过的火球,霎时光焰万丈,染红了天际。这里以天与地作对照,气象阔大,读来有震惊人心的力量。先写大地的沉寂与黑暗,再写天际的红霞与初日,在对比中令人感到光明的可爱,也体现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两句写山巅远眺洞庭,由于祝融峰高耸入雲,故下视人寰,连“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八百里洞庭湖也变得像半勺之水那么渺小。由此反衬出祝融峰的高峻与自己恍如置身天外的处境。结句由洞庭湖而想到秋寒水落,憩息于湖中的蛟龙恐也无法安身,将飞腾而起了。这两句收束得雄俊超迈,气度不凡,极为有力。

整首诗由登山而写到观日出,再由远眺而想到蛰龙欲起,舒展自如,一气直下,如行雲流水,自然成文而浑然一体。其中不仅写出河山壮丽,寓意也十分显豁。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叠起丛生的时期,民族的危难激起了进步知识分子图谋改革的决心。青年诗人看到了古老中国已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然而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因而本诗中“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二句不仅是眼前景象的记实,而且俨然是当时形势的写照。诗的末句忽从记游写景宕开,发出蛟龙欲起的浩叹,显然诗人希望有识之士能奋起变革现实,抒发了自己跃跃欲试、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豪情壮怀已预示了诗人后来积极参加变法维新,并以生命而殉其理想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