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士锡《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爱别离苦词作鉴赏

木兰花慢 董士锡
武林归舟中作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古人写离情名句,莫过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了,真是缠绵往复,哀怨无端。董士锡这首词,同样写离情,情感之缠绵差相仿佛,而情感的表现却不离题中“归舟”二字,情境自有其独胜之处。

题中之“武林”,即今杭州。“归舟”,当然是指乘船从他处返回杭州途中。与谁离别呢?对象不详,但揣摩词意,似是一位居住在杭州的女子。两人相见不久,又复分手,于是词中的离情就显得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了。

把握这首词的抒情脉络,要抓住上片的“刚”字,和下片的“又”字。先看上片开头:“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词人于日落时分,回到杭州,而且时间短暂,故着一“刚”字。首三句作一总的交代。次三句写渡口环境:“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城饰一“孤”字,渡饰一“野”字,堤饰一“闲”字,是词人着力皴染处。词人登岸在城郊外,所见是那么萧索,暗淡,苍凉,这预示着,这次相会将是短暂的,仓促的。“依稀是谁相忆”,不明写所忆之意中人,只说“但轻魂、如梦逐烟飞”,以“轻魂”一词代之,意味深长。“轻魂”者,应是梦中所思,令词人梦牵魂萦之人,但梦不能常做,梦中相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相见,故云“轻”,故云“如梦逐烟飞”。至此,词人已做足了相见前的文章,似乎预示着,这次见面不仅短暂、仓促,而且有点凄凉。词中正面写相见,只有两句:“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这是借用苏轼悼亡名作《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意境,不过一是死别,一是生离而已。“涴”,沾濡之意。相见之难,尽在不言之中。

过变“江南几日又天涯”一句,转接突兀。上片歇拍所写双双泪眼相对的情景仿佛霎时定格,但又倏尔消逝,这正是词人所要写的相别之难,真所谓会少别多,乍会又别。“又”字与上片“刚”字呼唤相应,将镜头推出,直至天涯,何其有力地表达了词人的人生飘零之感!从此一别,相思难寄,“怅夜夜”以下三句,是词人凭空设想,体恤对方(“侬”,我)夜不成寐、难捱相思的情景。霜花开遍空林为秋冬时的奇景,宋沈括《梦溪笔谈》:“天圣中,青州盛冬浓霜,瓦屋皆成百花,大者如牡丹、芍药,细者海棠、萱草,皆有枝叶,气象若生。”故下面接“安排十分秋色”云云。如此秋日芳菲,却无法双双共赏,“便芳菲、总是别离时”,其中所表达的怨怼之心,与东坡《水调歌头》中秋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差堪比肩。末结“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无非是借酒浇愁之意。“醽醁”,原指湖南酃湖水酿成的酒,《太平御览》引《湘州记》云:“衡阳县东南有酃湖,土人取此水以酿酒,其味醇美,每年尝献之。”在诗词中泛指美酒。如辛弃疾《满江红》:“休感慨,浇醽醁。人易老,欢难足。”而此愁又不离舟行的特定情境,“任他柔橹轻移”一句结得甚妙,仍缴还题面“舟中作”。其意境,颇似宋初诗人郑文宝《柳枝词》绝句:“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亦似周邦彦《尉迟杯》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得离恨归去。”情调低沉感伤相近,用语却更其骚雅委婉,全以兴象风神取胜,这或许就是近人沈曾植论董士锡词所谓“应徽按柱,敛气循声”(《海日楼札丛》)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