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李贺、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诗选
阅读提示
一、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诗中如何描述“春好处”的内涵,以及劝人切莫轻易放弃探赏春光之心;《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借由与张籍春游赏心悦目的兴味,引起对白居易未能同游的遗憾;《春雪》诗的拟人写作手法。
二、柳宗元《溪居》诗中描述遭贬至南夷后的自我调适情况、《零陵早春》诗中借由问春何时可到秦原,带出一己思乡的伤情;《渔翁》诗中如何表现作者内心中孤傲而与世难合的心境。
三、刘禹锡《送春词》中如何表达“万古至今同此恨”的情怀、《乌衣巷》诗中如何描述昔日繁华和今日衰落的对比,带出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感叹。
四、孟郊《烛蛾》诗中透过对烛蛾扑灯的描述,表达出不平和激愤的心思;《古怨别》诗中,经由飒飒秋风,带出离人怨别而不得不别的愁怀。
五、李贺《花游曲》诗中如何描写春日的冷艳及浓艳景象、《南园十三首》之一诗中借由南园春花飘零的景色,带出容华易老的浓郁伤情。
六、白居易《下部庄南桃花》诗中如何表现惜春和怜春之意、《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诗中所传达的暮春行乐之景。白居易《惜落花》诗中惋惜落花的情怀、《买花》诗中透过长安城的豪贵人家,竞买奢贵牡丹的情况,来反映当时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七、杜牧《登池中九峰楼寄张祜》诗中,先批评一般人舍近求远的习气,再对张祜的诗才给予甚高的评价;《汉江》诗中,经由春日洁静宁适的景象,带出年华消逝的潇洒心态;《题乌江亭》诗中,如何针对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史实,作翻案的论述;《山行》诗中,如何在清丽的景色中呈显出秋色的形象。
八、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中如何表达客愁的情怀、《天涯》诗中如何传达出漂泊天涯的孤独之情、《关门柳》诗中对人情浇薄的感慨、《落花》诗中人花双写,以落花飘飞由近而远的景象,带出作者内心中对于青春年华消失、壮心未酬的伤感;《蝉》诗中透过蝉的栖息高枝,吸风饮露,虽鸣叫亦无法饱足的现象,来比喻自己的清高。
第一节韩愈诗选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是唐朝古文运动的提倡者,曾因进谏佛骨一事,名动朝野。古文之外,韩愈的诗作也豪放奇宕,不拘粗险,自成一格。中唐著名诗人如孟郊、贾岛等都分别受到过韩愈诗歌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新唐书·韩愈本传》说:“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给予甚高的评价。
韩愈诗选
酬马侍郎寄酒
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
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
旨要
“一壶情所寄”,“一壶”者,酒也;“情所寄”,诗也;带出下两句“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之意。
赏析
韩愈除了是唐朝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以外,他的诗作也豪放奇宕,不拘粗险,自成一格。中唐著名诗人如孟郊、贾岛等都分别受到韩愈诗歌创作的启发和影响。一般来说,韩愈所作的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也就是用写文章的法则来创作诗篇,所以有时看韩愈的诗作,会觉得其中的句法和传统诗的句法不太相同。譬如五言诗的句法,多以上二下三为主,韩愈的五言诗有许多是上一下四,或上四下一,让人读来诗的味道较淡,而散文的味道较浓。由于这个特质,所以韩愈的诗作,呈现出一种刚硬豪劲的韵味。
我们来看《酬马侍郎寄酒》这首诗中的写作技巧。“一壶情所寄”,其中的“一壶”,就是指酒;“情所寄”,指的是诗。合起来看,就是说饮酒能引起诗兴和诗情,所以才有“四句意能多”的说明。这里的“四句”,泛指诗篇而言,不必定要说指全篇为四句的诗作,这样就过于拘泥。酒为诗兴和诗情的来源,诗能把人心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于是便带出下两句“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之意。也就说在面对美好月色可为作诗的题材之时,如果没有酒和诗,岂不无法尽兴呢?如此安排,刚好符合诗题“酬马侍郎寄酒”所要表达的意旨。
我们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可以发现韩愈在写作时,以一种巧妙的手法来隐藏“酬马侍郎寄酒”这个诗题的含意。马侍郎以酒送寄韩愈,韩愈以诗酬谢,“酒”和“诗”的意涵,很巧妙地被安排在字里行间。因此而言,本诗篇章虽然短小,却充分展现出韩愈过人的才力和笔力。宋朝的欧阳修曾在所著的《六一诗话》中说:“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这种论点,可以说是韩愈真正的知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二首之一
天街[2]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
【注释】
[1]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当时担任水部郎中的张籍。
[2]天街:指长安的大街,因为长安为当时的帝都,故而以“天街”称呼。
[3]皇都:也是指长安。
旨要
“小雨润如酥”和“草色近却无”,正是“春好处”的内涵,而这种“春好处”的内涵,比起“烟柳满皇都”的情景要来得动人心灵。
赏析
诗题中有“早春”二字,所以我们看第一句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内容,便写极早春春雨的细润可爱。这里的“天街”,指的是长安的街道,因为长安为天子的国都,所以便称长安的街道为“天街”。早春春雨细润可爱,如同酥油一般的滋润长安的街道,所以用“润如酥”来形容。这样一句诗的描述,让长安早春春雨润湿街道恰到好处的情景,全都展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眼前。
然后我们来看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内容。由于早春春雨的滋润,大地的绿草已开始在发芽成长,但是由于才刚开始成长,远看由于幅员大,可以看出一片微绿,近看却由于范围缩小,而看不清初长芽的绿草形象。这样的两句描述,先写雨的微细滋润街道恰到好处,再写这种恰到好处的细雨所滋润生成的绿草正在长芽,而这种草芽长得细小,必须要远观整片大地才能够看得清楚,近看反而无法看见。在这两句中,诗题中早春的形象已经很鲜明地寄寓在里头。
我们再来看第三、第四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共有三个阶段,分初春、仲春、季春,由于诗题为早春,所以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现在前两句已对长安街道早春的景色,作了很美的描述,所以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处”,便是点出韩愈认为,在长安的春天三个阶段中,便是以上两句所描述出来的早春形象,而且这还不只是三春中最好的,也是一年四季中景象最好的一面。而这个早春景象,比起接下来的仲春和季春景象,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一般都用“烟柳”来形容春天极盛的景象,所以这里的“烟柳满皇都”,就是指长安城这个地方春意极浓时的景色。换句话说,就是指除了初春以外的仲春和季春时候的长安景象。在韩愈心目中,认为初春的微雨滋润大地,草色若有若无,比起春意极浓时的景色,有韵味多了。
我们如果仔细品味,韩愈认为“小雨润如酥”和“草色近却无”,正是“春好处”的内涵。而这两种特色,也是其他春景不及之处。我们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全部都以早春的特质来加以描述:早春细雨的滋润如油、早春嫩草的若有若无,最后再以满城烟柳的晚春景色来加以映衬,可以说是非常善用比喻和映衬写作手法的作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旨要
本诗以探春、赏春为人生难得要务,劝人切莫轻易放弃探赏春光之心。
赏析
在上面第一首诗中,韩愈已经指出早春的可爱之处,因此在第二首中,便希望所寄的对象(诗题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便是张籍,因为张籍当时担任水部郎中的职务)也能够和他一样,懂得爱惜早春的时光。因此,我们看这首诗的第一句说“莫道官忙身老大”,便直接对着张籍指出,不要因为职务的关系,推说忙于公务而没有时间去游春赏春;也不要以自己年华老大,再也没有年轻的意气昂扬、身轻体壮为借口,而推说没有时间去游春赏春。所以下一句便接着说出“即无年少逐春心”的句子来。
我们看这句“即无年少逐春心”,会觉得很有趣味。因为当这个句子被写出的同时,其实创作这个句子的作者,已经在向我们招认,他已经不是少年人了。有趣的原因也在这里,一个已经不是少年的中老年人,为什么要去力劝另一位也不是少年的中老年人,一起共同忘掉自己非少年的这件事实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初春的景色实在太迷人了,所以即使作者明知他和张籍都已不是少年人,但是也非要学学少年人去玩赏初春美丽的景色,不肯落于人后。为什么韩愈要用“逐春心”三个字来形容呢?为的就是表现出心中对于早春时光的爱惜之情,好像对于早春的每一分时光都不肯轻易地放过。而这种对于早春时光的爱惜之情的表现,正是配合第一首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意而出,就是因为在长安城中,一年之中早春的景象最为可赏可乐,所以才会激起韩愈以“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来提醒张籍,顺便表达出自己的心境。
然后我们把前面的一二句合起来看,所谓的“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内涵,有亲切相知的指责,有惺惺相惜的关心,有潇洒倜傥的期许,这些内涵共同构筑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接下来我们再看“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这两句的内容。既然前两句希望与对方共同爱惜早春的时光,所以在第三句便写出希望对方如果同意我韩愈的说法,便请先到江边去探寻早春的春意。然后在第四句中,再写出请对方去看看长在江边的柳树的枝叶,到底颜色的深浅如何呢?意思就是说,张籍可以自己到江边看看柳树生长的枝叶颜色深浅,就可以判断是不是如我韩愈所说,是早春的景象呢?我们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是以探春、赏春为人生难得要务,劝人切莫轻易放弃探赏春光之心。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4]
漠漠轻阴[5]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6]不肯来。
【注释】
[4]白二十二舍人:即白居易,当时担任中书舍人的职务。
[5]汉漠轻阴:形容春天傍晚曲江边水气迷蒙的景象。
[6]有底忙时:“有底”是“有何”之意,“有底忙时”就是说有何繁忙的原因。
旨要
本诗借由与张籍春游赏心悦目的兴味,引起对白居易未能同游的遗憾。
赏析
从诗题上看,这首诗原本是韩愈与张籍在曲江边春游,然后将春游的感受寄予未能一起同游的白居易的作品。我们先看第一句的“漠漠轻阴晚自开”,写的是曲江边原本因为下雨而显得水气迷蒙的轻阴景象,到了傍晚时候,逐渐雨停而转为晴朗开阔的样子。“晚自开”三字,将天气到了傍晚时分,自然而然地由轻阴转晴的情境,描述十分轻盈。正是因为天气由阴转晴,所以便出现第二句“青天白日映楼台”的景象来。傍晚时分,太阳虽已西斜,却尚未落下,所以仍然留有“青天白日”的景象。不过韩愈如果直接就天空中的“青天白日”景象来加以描述,就显不出笔法的玄妙。于是韩愈便突发奇想,将天空中的“青天白日”景象,整个迁移到曲江水中,而与楼台的倒影相映成趣。如此一来,不仅把雨后新晴的天空景象,很鲜活地描述出来,也顺便带出经雨新晴后的曲江水面明亮清澈的样子。于是我们便可以说,第一句“漠漠轻阴晚自开”的由轻阴转为晴朗的景象,可以说是经由天空中雨后新晴的现象所致,但是经雨新晴后的曲江水面明亮清澈之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添增效果。
接下来的第三句“曲江水满花千树”,则是更将繁花倒映在曲江中的景象描述而出,用来益添水面澄明开朗的效果。“曲江水满”正是久雨所致,“花千树”则是雨停转晴之后,水面平静下来后所添增的画面。于是在水中呈现而出的青天白日画面中,又点缀着无数万紫千红的花色,更让曲江的水景显示出一种既宁静却又充满生意的情境。这个时候,在韩愈的心灵中,倒映在曲江水面,有如一张画布,而水面上的“青天白日”倒影,就如同画布上的底色,至于“花千树”,正是画布上主要的表现素材。
全诗从第一句的“漠漠轻阴晚自开”到第三句的“曲江水满花千树”,可以说是视觉由暗阴转为明亮,由狭窄转为开阔的转换过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突然由心底深处升起一股遗憾,那就是好友白居易错过这次赏心悦目的曲江春游,原因是什么呢?于是便自然以“有底忙时不肯来”一句,作为本诗的结语。“有底忙时不肯来”,就是在询问白居易,到底何事在忙而不能一同参与这次的曲江春游呢?语气虽然委婉,却充满了可惜遗憾的心意在内。
我们从这首诗的结构来看,第一、二、三句的诗意是相互连贯的,一直到第四句才把诗意转折并且作结。这种作法和一般绝句在第三句便将诗意转折的情况不同,很值得注意玩味。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旨要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两句,写春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喜悦:“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以拟人手法将春雪写得更为生动有趣。
赏析
我们看这首诗的诗题为“春雪”,但是诗的开始“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两句,却没有针对春雪来描述,而是直写春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喜悦。诗句的“芳华”就是指春花。“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的大意,是指从正月以来,虽然年岁已换,但是冬天的余威仍在,而春天的脚步仍然迟缓未到,所以一直看不到春花和绿草的影子出现。等到正月结束,进入二月之初,春天的脚步才渐渐近了。不过由于春天的近来,是一点一点地靠近,并不是一下子整个天气都改变过来,所以就每天的感觉而言,其实并不明显。因此,当有一天,突然见到昨日还枯黄的地上,却有了新的绿芽长出,那种惊喜之情,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所以才会用“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情景来予以形容。“初”字代表着春来太晚的心理反应,用来接续“新年都未有芳华”的诗意;“惊”字则代表着看见大地草芽长出,象征冬日渐去而春日将来的喜悦。合起来看,“初惊”二字,把上句“新年都未有芳华”的遗憾之情,全都消融一空。
但是新绿虽然长成,冬天毕竟尚没有完全离开,所以偶尔还是有一些雪花在飘落着。韩愈用了“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就是以拟人手法将春雪写得更为生动有趣,顺便带出诗题《春雪》的要旨。早春的脚步虽然已到人间,但是大地除了新生的草芽以外,还不到春花开放的时候,此刻的早春大地,偶尔还有一些残冬的雪花在天空中飘舞。这种景象看在诗人的眼中,于是由心中产生一种联想,这些飘舞在空中的雪花,是不是也和人一样觉得春色迟到,使得百花不能开放,所以才故意穿庭过树,学作飞花漫天的样子。
我们从这首诗的文字修辞来看,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其中的诗意锻炼,却是煞费苦心,可以说是一首炼意而不炼字的最好诗例。
第二节柳宗元诗选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太原市)。曾因受王叔文赏识而提拔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然而也在王叔文衰败后受牵连,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文雄深雅健,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古今诗话》引苏轼评柳宗元诗云:“子厚诗在陶渊明(陶潜)下,韦苏州(韦应物)上,退之(韩愈)诗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这是对柳宗元诗很公允的评论。
柳宗元诗选
溪居
久为簪组[7]累,幸此南夷[8]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9]。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10]碧。
【注释】
[7]簪组:“簪”指帽冠之簪,“组”指帽冠之带,是官服的代称。
[8]南夷:指柳宗元被贬的永州(今湖南零陵一带)。
[9]夜榜响溪石:“榜”在这里作船桨解释,全句意指撑着船靠岸,船桨碰触溪石所发出的声音。
[10]楚天:唐朝时楚在南方,因此“楚天”泛指南方之地。
旨要
本诗将原本遭贬至南夷的不幸,描述成因祸得福,能够充分享受悠闲与恬淡的自然生活,是一首自我调适良好的诗作。
赏析
这是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后写的作品。题目为“溪居”,可见这时的柳宗元是暂住于溪流的旁边。这条溪流,大约是在湖南零陵的西南边,原来的溪流名为冉溪,后来柳宗元把名字改为愚溪。所以这首诗的内容,主要就是描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迁住在愚溪后的生活。
柳宗元为何会被贬到永州呢?根据《新唐书·刘禹锡传》(卷一百六十八)的记载:“时王叔文得幸太子(即后来的唐顺宗),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中伤士。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为‘二王(王叔文和王伾)、刘(刘禹锡)、柳(柳宗元)’。”
由此可见,柳宗元和刘禹锡当时在王叔文得势时,也是专以一己喜恶来进退人物,所谓“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的形容,可见与当时士人结怨之深。因而当唐宪宗即位后,将王叔文及有关人等贬斥,柳宗元和刘禹锡当然便身在其中了。柳宗元先是被贬为邵州刺史,还没走到半途,又追贬为永州司马,而这首《溪居》的作品,就是在永州期间所写成的。
我们来看第一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两句的内容。这里先说自己久为官职所拘束,不能有清闲和自由自在的心境。言下之意,目前的被贬到永州这个南方荒僻之地,反而是一个可以得到清闲和自由自在心境的难得机会。
这两句诗中的“簪组”,其中的簪指帽冠之簪,组指帽冠之带,用来作为官服的代称。柳宗元用在此地,就是表示久在朝廷为官之意。本来被贬到南方的永州,是一个伤心的经历,因为永州地处偏远,不仅人烟稀少,而且举目所见皆为瘴疠之地,除了生活不易以外,又容易引患疾病。另外,对遭贬的官员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知何时何日才有机会返回朝廷。但是面对这样的伤心和痛苦之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柳宗元也只好自我解嘲,把这种遭贬的事,当做得到清闲和自由自在心境的难得机会。这就是柳宗元高明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联“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这两句的内容。既然在第一联中写出,自己把这次贬到南方的永州来这件事,当做能够得到清闲和自由自在心境的难得机会,所以便在第二联中,略举让自己清闲自在的一些生活琐事。“闲依农圃邻”这一句,是说柳宗元在永州这里,因为没有重大的事务需要去处理,所以平常多有空闲的时间,去熟悉和接触隔邻农圃里的种植和工作情形。“偶似山林客”这一句,则是表示自己现在空闲的时间多,只要有兴趣,偶尔也可以扮演成久住山林之人一样的逍遥过生活。我们看这两句的内容,正是为了要呼应第一联的内容而来的。
我们再来看第三联的内容:“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两句是随着第二联的诗意而来的。既然是“闲依农圃邻”,自然就必须和这些当地的农人一起从事农耕之事,所以在拂晓太阳尚未完全出来,天气尚不太热时,就要把握时间,到田里去翻耕农地上沾有昨夜露珠的杂草,所以说“晓耕翻露草”。既然是“偶似山林客”,所以有时夜里会仍然流连在山林溪水间划船,仔细聆听撑着船要靠岸之时,船桨碰触溪石所发出的声音,所以说“夜榜响溪石”。这一联的两句,主要是在传达柳宗元如何在永州这里,寻访让自己心情得到慰藉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联的“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两句,这里的“楚天碧”,指的南方之地,因为唐朝时楚在南方,因此“楚天”泛指南方之地。柳宗元虽然在这一首诗中,极力强调虽然被贬到永州这里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为农和山林的快乐之事。最后这一联的末句也说了“长歌楚天碧”,好像在这里真的过得逍遥快乐与自在,整天在长歌,歌声都充满了南方一带的地方。但是这一联的第一句是说“来往不逢人”,可见他的心里多少仍然存有一点伤感和压抑的苦闷。不过整体而言,本诗将原本遭贬至南夷的不幸,描述成因祸得福,能够充分享受悠闲与恬淡的自然生活,是一首自我调适良好的诗作。
零陵[11]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12]。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注释】
[11]零陵:即今日的湖南零陵一带,在唐朝属永州府的治所。
[12]秦原:指唐朝的政治中心陕西长安一带。
旨要
零陵在今湖南,秦原指的是陕西长安一带,本诗借由问春何时可到秦原,带出一己思乡的伤情。
赏析
第一、第二句的“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问的伤感而无奈。湖南地属江南,春日的气息自然比陕西长安为早到,所以当柳宗元感受到湖南零陵已进入春天之时,陕西长安一带仍处于冬日之中。因而柳宗元心中才会生出春日由湖南零陵趋向陕西长安的想象。春日此去,虽然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长安,但是至少春日是有希望到达长安的。这样的写法,表面上看来好像只是单纯在想象春日何时得以到达长安,其实隐含的是人不如春日,连期待何时得以到达长安的机会也没有。所以说问的伤感而无奈。
至于第三、第四句的“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则是写的期待而无奈。因为人不如春日得以返回长安,所以只好假借春日的北返之时,托寄还乡和思乡的情怀在其内。这种写法,是希望当春日回到长安,并且把柳宗元的还乡和思乡情怀带入长安之后,可以让柳宗元有北归的希望和期待。所以说写的期待而无奈。
我们看全诗的内容,虽没有和诗题的早春带上直接关系,但是经由“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的安排,我们便自然可以联想到人在异乡,才刚感觉春天来临,心中益加生起不得返回故土的深刻哀伤和感叹。柳宗元因为仕途坎坷,屡遭贬斥,所以在作品中经常隐现忧悲憔悴之情,而显得酸楚不已。明朝的陆时雍曾在《诗镜总论》中评论柳宗元说:“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柳子厚过于认真,所以多直而寡委也。”就是指出柳宗元在诗作的创作上,太过于直接表现出自己人生挫折的情怀。这种情况,自然会让人觉得柳宗元心中始终是郁闷不欢,而怡旷之气较少。宋朝的《蔡宽夫诗话》中评论柳宗元说:“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可以说是一段足以发人深省的言论。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13]。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14]。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15]。
【注释】
[13]晓汲清湘燃楚竹:“汲”是打水之意。本句大意是说,清晓到湘水边去打水和用楚地的竹子来生火。
[14]欸乃一声山水绿:“欸乃”,形容船桨摇动的声音。本句大意是说,在船桨摇动的声音中,青山绿水突然便出现在眼前。
[15]岩上无心云相逐:本句大意是说,山岩上的云自由自在地飘飞,却恰好都尾随渔舟前进的方向而来。
旨要
本诗借渔翁的摇桨声中,带出青山绿水的形象,并以白云无心却尾随渔舟前进的方向而来,象征作者内心中孤傲而与世难合的心境。
赏析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所写的作品。第一句的“渔翁夜傍西岩宿”,描述渔翁在西岩以船为家夜宿的情景,写来极为平淡。第二句的“晓汲清湘燃楚竹”,则是柳宗元在清晓时候,到湘水边打水和生火的情景描述,原本这也是一幅极为平淡的画面,但是因为柳宗元特地用了“汲清湘”和“燃楚竹”两个短语来形容,所以原本平淡的画面,便有了浪漫的联想空间。“汲清湘”一语,意味着整条湘水,仿佛都提供作者柳宗元一人取用;“燃楚竹”一语,同样意味着整个楚地的竹子,仿佛都提供作者柳宗元一人燃用。如此形容,把原来单纯的打水生火的工作,赋予广阔的浪漫想象空间,显得有趣而生动。然后我们也终于明白,柳宗元为何会知道有渔翁在西岩以船为家夜宿呢?就是因为在“汲清湘”和“燃楚竹”的过程中发现的,为了要强化这个发现,所以柳宗元以倒装的句法,把“渔翁夜傍西岩宿”一句放在首句的位置上。换言之,就柳宗元的创作心理层次而言,应该是先“晓汲清湘燃楚竹”,然后再看到“渔翁夜傍西岩宿”的画面。
接下来的“烟销日出不见人”一句,是描述这位在西岩以船为家夜宿的渔翁,在清晓日出,水上烟雾散去以后,本应出现才是,却反而不见踪影。渔翁的身影不见,只听到渔翁摇着船桨的声音;然而此时因为水上烟雾已经散去,青翠的碧绿山水顿然呈现在柳宗元的眼前,于是柳宗元写下了“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句子来。这个句子乍看之下,以“欸乃一声”来下接“山水绿”的做法,实在违反常理,但是仔细寻思,“欸乃一声”其实主要是针对上句的“烟销日出”而作的。简言之,柳宗元有意使用这种形象转换的描述来表示,水上的“烟销日出”,就是在“欸乃一声”的船桨摇动声中变化而出。当船桨摇动的声音,拨开了水上的烟雾而让阳光照射进来的同时,青翠的碧绿山水便顿然呈现在眼前,于是原本看来不合理的修辞组合,又成了极为合理,这就是一种“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
最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则是描述这位渔翁所搭乘的小舟,已经顺着湘水到了中流,当柳宗元回头仰望天际时,发现山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云,却恰好都尾随渔舟前进的方向而去。“无心”两字,道尽了柳宗元对这位渔翁处境的羡慕之情。
宋朝的苏轼很欣赏柳宗元这首作品,不过他以为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可以删去,宋僧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引苏轼的评论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末两句,虽不必可也。”这里面所提出的“奇趣”和“反常合道”,就是我们在上述中提及的“无理而妙”写作手法。至于柳宗元这首诗的末两句,是否如同苏轼所言“虽不必可也”,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第三节刘禹锡诗选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曾任监察御史之职,后因坐王叔文党而被贬为连州刺史,未至连州,于道上又被贬为朗州司马。由于这个原因,刘禹锡有许多诗作的内容都语带讽刺,刘禹锡也因而常受贬谪,在官场上几度升沉。不过刘禹锡毕竟才、运不错,得到宰相裴度的赞誉,推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后来更升至检校礼部尚书之职。在当时与白居易来往酬和之作颇多,亦颇受白居易赞扬,尝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有诗集十八卷行于世。
刘禹锡诗选
送春词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旨要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两句,写出春残景象,凄艳伤绝。“佳人对镜容颜改”,伤年华又逝也;“楚客临江心事违”,伤春去而人犹未得归也。此二者乃“万古至今同此恨”之缘由。
赏析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两句,是形容春日的来去匆匆,仿佛昨日才来楼上迎春至,今日却已登楼送春归。在这种心思之下,于是眼前所见的景色,仿如都在为春将去而含悲;譬如兰蕊因春日而盛开的样子,已逐渐萎去凋残,沾在上面的露珠,有如因伤春去而泣出的泪珠。柳条已长,不复初春柔嫩的样子,飞舞在风中,好像在难舍春日的即将归去。这两句写出春残景象,凄艳伤绝,让人深感时光的短暂无情。
“佳人对镜容颜改”是描述芳华佳人,在春日即将归去之时,对着明镜感伤自己年华又老了一岁之叹。“楚客临江心事违”一句,“楚客”是刘禹锡的自称,意在表达春已归而己身仍然滞留在他乡的感叹。“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两句,则在表达年华老大、春能归而人难归的恨事,古今皆同,唯有让自己沉浸在饮酒之醉中,把人世的一切心机俗虑全都暂时抛弃,才可能消融这种恨事。
从全诗结构来看,诗中的“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两句,写出春残景象,凄艳伤绝,让人深感时光的短暂无情。“佳人对镜容颜改”,是感伤年华又逝;“楚客临江心事违”,则是感伤春去而人犹未得归。以上这两联,就是本诗“万古至今同此恨”之缘由,所以只好靠着“无如一醉尽忘机”来消融这种恨事。
朱雀桥[16]边野草花,乌衣巷[17]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18]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6]朱雀桥:东晋时构建在秦淮河上的浮桥,是金陵城(现在的南京)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是当时极为繁华热闹的地区,故址在今南京市淮桥东。
[17]乌衣巷:东晋时的豪门贵族居住的地区,故址在今的南京市秦淮河南边。
[18]王谢:指东晋的名臣王导和谢安两人。
旨要
本诗透过昔日繁华(朱雀桥与乌衣巷)和今日衰落(野草花与夕阳斜)的强烈对比,带出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感叹。
赏析
这是很富盛名的怀古作品。第一句的“朱雀桥边野草花”,迅即将读者的视觉,由昔日繁华热闹的朱雀桥景象,带到今日野草花丛生的景象。朱雀桥在东晋时是当时帝都金陵城(现在的南京)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整天都是车水马龙极为繁华热闹的地区,这是“昔日繁华”的景象:但是如今映在作者眼中的却不只人迹稀少而已,更是遍地的野草花,这是“今日衰落”的景象。这种强烈的形象对比描述,马上让读者由心底自然涌现一股兴衰无常的感触。
接下来的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是承接第一句的兴衰无常感触,再作更深层的描述。从东晋当时的地理位置来看,朱雀桥是由金陵城中到乌衣巷必经的道路,前一句已经将朱雀桥今昔兴衰的对比描述出来,接下来当作者走过朱雀桥来到乌衣巷口时,看到的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刘禹锡高明的写作技巧便完全在这里展现,他用了“夕阳斜”三个字来诉尽如今乌衣巷口冷落情况。于是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视觉中,原本在东晋时为豪门贵族居住的地区乌衣巷,现今却如同即将西下的斜阳一般,逐渐隐没原有的光辉和色彩。
我们把前两句的内涵综合整理来看,原来热闹繁华的朱雀桥边,蔓生着野草花;原来豪门贵族居住的乌衣巷,已经没有原来的光辉色彩。在这种烘托、象征的背景中,刘禹锡如何将诗的主旨继续承接呢?第三、第四两句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度使用象征的技巧,表达出作者在现今乌衣巷中的所见所闻。“王谢”指的是东晋的名臣王导和谢安,这两人也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人物。以前栖巢在王导和谢安等权贵住宅堂前的燕子,如今栖巢的地方仍然没变,只是原来的住宅主人,已由王导和谢安等人,换成普通的百姓人家。这两句在写作上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用了“旧时燕”的形象,来把读者带入历史的想象中,而形成一种古今的对比。本来刘禹锡所看到的天上飞燕,绝不可能是当时栖巢在王导和谢安等权贵住宅堂前的燕子。但是由于这些飞燕栖巢的地方,正是当时属于王导和谢安等权贵的住宅,于是经过时空的串联,天上这些飞燕一代复一代的传承,到了现今,住宅的主人已从王导和谢安等权贵,替换成寻常的百姓人家。就飞燕的栖巢而言,住宅的主人是权贵或平民,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当这个题材被点染而出,飞燕便仿佛成了古今兴衰、人间沧桑的最好见证。这是刘禹锡创作技巧高明的地方。
我们从全诗四句的内容来看,全部都以象征技巧来烘托出古今兴衰的对比,表现得十分成功而突出。
第四节孟郊诗选
作者简介
孟郊,字东野,年轻时隐居在嵩山,个性十分耿直,很少和人来往交游,唯与韩愈为忘形之交。孟郊为诗,古朴而理致,最为韩愈所称,不过作品多以苦思锻炼而得,意境难免略嫌褊狭。
孟郊诗选
烛蛾
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旨要
本诗透过对烛蛾扑灯特性的描述,作出“恶明不恶灭”奇想,并略带不平之意。“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一句,颇有激愤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借着歌咏烛蛾,用来表示对于世间小人蒙害君子的不平之意。首先我们看“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这两句,夜间点灯在案前,突然看到有两只蛾,飞舞到灯火前,孟郊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难道这两只蛾如此的厌生而不顾危险吗?不解中带有些许的讶异之情。
接着我们看“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这两句的内容。这里的“尔”,指的是飞向灯火的两只蛾。孟郊看到两只蛾不顾危险地飞向灯火,自己寻思说:大概是这两只蛾,不喜欢明亮而喜好黑暗的情境,所以即使是扑向灯火会有生命危险,它们还是不顾一切地从远处飞向灯火来,想把明亮的灯火弄熄转成黑暗。但是这种想法刚才出现,孟郊自己又觉得好像有些不太合理,因为即使是昆虫类,好生恶死与一般动物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同才是,所以这两只蛾如此不顾生命地飞向灯火,难道只是为了“恶明不恶灭”,把明亮的灯火弄熄转成黑暗吗?如果这件事情果真如此,那么这些飞蛾为什么不去遮掩更明亮的东西呢?因此孟郊便突发奇想的说:“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天如果只有百尺高,让蛾有能力可以飞去,是不是这两只飞蛾更应去把明月遮掩住呢?
本诗透过对烛蛾扑灯特性的描述,作出“恶明不恶灭”奇想,并略带不平之意。“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一句,颇有激愤之情。我们从全诗的诗意来看,确实是经过一番精深的锻炼功夫才写作出来的。因此,喜欢孟郊诗的人会有“孟东野诗苦思深远,可爱不可学”(《彦周诗话》中语)的评语;至于不喜欢孟郊诗的人,则会有“孟郊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沧浪诗话》中语)的评语。这里面的“孟东野诗苦思深远”和“孟郊诗刻苦”,含意其实是相近似的。由此可见,前人不论喜不喜欢孟郊的诗,都同意孟郊诗的特色,就是经过苦思锻炼而成的。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19],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20]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注释】
[19]飒飒:形容风吹的声音。
[20]心曲:指心事。
旨要
本诗经由飒飒秋风的萧瑟之意,带出离人怨别而不得不别的愁怀,写来真挚而深刻。
赏析
我们看这首诗的一开始,就以“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两句,将全诗怨别而不得不别的愁怀点了出来。秋风飒飒,本来就容易添增人的心灵萧瑟之意,偏又在有情人即将离别之际吹拂,于是这种心灵中的萧瑟愁怀便更添一层。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就是因为有情人即将不得不别,所以天地仿佛也为之动容而吹起飒飒的秋风来。如此写作,仿佛从纸面上突然涌现一片舍不得离别的依依之情。
然后我们接下来看第三、四句的“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不得不别的有情人,在即将离别之际,含情无限相互对望,仿佛有不尽的情意要向对方倾诉,但是又因为离别在即,心里悲伤过度,还没开口就已含泪哽咽而无法言语。这样的描述方式,把前两句舍不得离别的依依之情,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接下来五、六句的“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就是说明为何内心中明明有着千言万语要向对方诉说,却只能含情相向而哽咽难言的原因。这里的“心曲”,就是指心事。所以“心曲千万端”一句,就是形容在面临离别之时,心事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的情况。也就因为如此,所以当离别的悲伤从心灵中涌起之时,自然就不知从何说起了。不过这种“悲来却难说”的心情,由于要离别的双方都是同样的,所以就显得无声胜有声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的心理现象是最先浮现的,然后紧接着是“欲语气先咽”的感受,最后才以“含情两相向”的形象表达出两人深挚而舍不得离别的情感。
全诗写至此,两人虽将离别,但是从“含情两相向”的景况中,彼此都感受到对方具有一颗坚贞永不动摇的心灵,所以便用“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作为安慰对方的结束语。虽然两人离别之后不得相见,但是因为彼此心灵相通,就如同明月一般,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可以同时沐浴在明亮的月光底下一样。
我们看孟郊在这首诗中的情境设想,先以飒飒秋风来带出有情人不得不离别的愁怀,再用“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两句,承上启下,描述有情人深挚而舍不得离别的情感,最后以“天涯共明月”来传达时空无法削减的真挚情感,整体而言,正是孟郊设想出奇、苦吟锻炼所展现的创作特质。
第五节李贺诗选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河南福昌人(即今河南宜阳),家居昌谷,以乐府诗著称。据李商隐所作《李长吉小传》中对李贺的描述说:“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不会为了附和诗题而作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像其他人为了应酬,针对诗题勉强凑合为诗,和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诗作为傲)。恒从小奚奴,骑距驴(大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以后也不再去省视这些诗作)。”所作诗以奇诡华丽为尚,可惜早卒,得年二十七岁。
李贺诗选
花游曲
(并序:“寒食日,诸王妓游,贺入坐,因采梁简文帝诗调,赋花游曲,与妓弹唱。”)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21]。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注释】
[21]红油覆画衣:形容覆在车子外面美丽的车罩,上面加油以防湿。
旨要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两句,将春日景象写得冷艳:“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两句,将春日景象写得浓艳。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下有一段小序文说:“寒食日,诸王妓游,贺入坐,因采梁简文帝诗调,赋花游曲,与妓弹唱。”大意是说在寒食节当天,一些王公贵族携带歌妓出游,李贺也被邀请在内。在出游过程中,李贺采取梁简文帝的诗调,写成了这篇《花游曲》,让歌妓们弹唱。所以我们看这首《花游曲》的内容,显得十分浓情艳意。我们来看第一、第二句说“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将春日的景态,写的美丽又有味。“陌”原来指田间东西向的小径,这里是说春天的柳树,在小径中长得很有美妙的姿态。“冷花寒露姿”一句,是描述虽然已是春天的季节,天气仍然带有一些寒冷的感觉,而春花开在这种略有寒意的天气中,所展现出来的姿态,更有一种冷艳的韵味。
接下来看第三、第四句“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是描写李贺与这些王公贵族以及歌妓们,在春日的季节里,于城外出游饮酒作乐,这些歌妓们对着明镜化妆画眉,情景显得令人陶醉。我们仔细看这两句的用字,前句用了“醉”字,来强调春日城外之游饮酒的深层快乐程度,后句用了“浓”字,来强调这些歌妓们化妆甚浓的真实情况。我们再把这两句合起来看,到底是因为春日饮酒快乐而醉呢?还是因为处身在浓丽妆扮的歌妓群中为艳色所迷而醉呢?便再也分不清楚了!
第五、六两句的“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描写的是在春日出游之时,春雾深浓的情景。“烟湿愁车重”是一种夸饰的形容,强调春雾深浓,仿佛会把车辆覆得更重一样。“红油覆画衣”一句,则是形容因为春雾深浓,为了不让车子太湿,所以用红色油衣覆盖在上面。这里的“画衣”,指的是车罩。
最后的第七、八两句“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前一句的“舞裙香不暖”,则是描写在出游的宴会中,歌妓们用心地跳舞,飞起的舞裙传来阵阵的香味,但是由于春天的寒气仍在,这种香味虽然令人着迷,但是仍然无法去除寒意。后一句的“酒色上来迟”,则是说明天气仍旧寒冷,所以为了暖酒,以至于让上酒的时间延迟了。
我们看这首诗中,“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两句,将春日景象写得冷艳;“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两句,将春日景象写得浓艳。全首诗呈现出一股冷艳香浓的气韵。让读者在欣赏这首作品之时,仿佛就置身在李贺当时出游的情境中。至于其中的造句和修辞,都以非常独特的手法来表现,将王公贵族带着歌妓出游的豪华、奢侈、气派,等等,全都表现在字里行间。
南园[22]十三首之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23]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24]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
[22]南园:李贺昌谷家中南边的花园,此时李贺辞官住于昌谷家中。
[23]小白长红:形容白花开得少而红花开得多的景象。
[24]嫣香:形容花色鲜艳的样子。
旨要
本诗描写借由南园春花飘零的景色,带出容华易老的浓郁伤情,“嫁与春风不用媒”一句,寄寓无限的无奈和苦辛之情于其内。
赏析
这一组《南园十三首》诗,是李贺辞官回到昌谷老家居住时所写的作品。我们看第一句的“花枝草蔓眼中开”,将南园中的花草尽开的形象,全都写入了句中。“花枝”自然指的是有根茎的众花,“草蔓”则是指延展在地上的绿草和藤蔓。春日到来,南园中无论是众花或绿草、藤蔓,都在李贺眼前呈现出一幅生气勃发的画面。这样的形容,把春到南园的景象先勾绘出来。
接下来的第二句“小白长红越女腮”,则是描写南园中白花少而红花多,使人乍看之下,整个南园中呈现出红里泛白的景象,有如越女美丽细嫩的腮颊一般。“小白长红”是整个南园的概括形容,“越女腮”则是越地美女的脸颊,如此相配,于是整个天地间的春景在李贺看来,便有如一位绝色的越地美女,而南园便是这位绝色越地美女的脸颊。这样的写作技巧,充分展现出李贺过人的想象力。
我们把前两句的内涵合起来看,写的正是春日花开的美景。从第三句开始,便把这种春日美景的形容,转向描述春花谢落的伤情。我们看第三句说“可怜日暮嫣香落”,这里的“嫣香”,是形容花色鲜艳的样子。到了黄昏日落时分,原本开得鲜艳的花色,开始凋落,让人不禁从心中升起一股惋惜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就算这些南园中的众花从清晨就开花,到了黄昏时就凋谢飘落,那也实在过于来去匆匆了,所以“可怜日暮嫣香落”一句中,虽然没有用强烈的字眼来形容李贺对这些众花开谢匆匆的感触,但是这些“感触”,其实都已寄寓在“日暮”两字之中。
于是在第四句的“嫁与春风不用媒”内涵中,便对这些众花开谢匆匆的情况,暗示出更进一步的强烈感触。“嫁与春风”,就是比喻花被春风吹起,随着春风到处飘荡,有如女子委身男子一般,便没有了自主性,天涯海角都以男子的处所为家。但是女子委身男子,至少还需有人做媒,但是花随春风起落,却连这道做媒的手续都省略了。这种形容,把过时的春花,只要春风一过便不由自主地随风凋落的无奈,表达得非常传神。我们把这种情况,和第二句的“小白长红越女腮”情景相比,更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酸苦之情。
李贺贵为唐朝宗室,又加上年轻高才,本以为可以鹏程万里,没想到却仕途遭挫,所以在作品中以花时短暂、红颜难久,来寄寓一己胸中的悲情和苦闷。从全诗的表现手法来看,善用比喻的修辞技巧,使诗中蕴含着一股温柔却绵密的情感,尤其是“嫁与春风不用媒”一句,更是凄楚而不堪多读。
第六节白居易诗选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后来先迁居到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再移居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白居易即出生于此地)。自号醉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享年七十五岁(此从李商隐所撰墓碑文)。白居易与当时的元稹唱和,并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当时称为“元和体”(元和为唐宪宗年号)。其(新乐府)序中有云:“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可见其用心之一斑。所作诗浅白通俗,号称老妪皆能成诵。
白居易诗选
下邽[25]庄南桃花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注释】
[25]下邽: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县。
旨要
“唯我多情独自来”一句,点出己身惜春、怜春之意,并且映照出白居易内心的情境世界。
赏析
这是描述春日桃花盛开的景象。第一句“村南无限桃花发”,是描写春天来时,下邽村南边的桃花盛开繁茂的情景。这里用“无限”两个字,用来形容桃花开得很多,一望无尽,好像永远也看不完似的。
第二句的“唯我多情独自来”,则是写出下邽村南边桃花虽然开得非常繁茂,可惜没有旁人来欣赏,只有白居易知道前来玩赏。言下之意,十分替这些盛开的桃花觉得惋惜。反过来说,自己则成了这些桃花的唯一知音了。这句中的“独自来”和上一句的“无限发”相互对照,将桃花开得十分繁盛,却无人懂得欣赏和珍惜的感叹,自然而深刻地寄寓在其中。于是桃花开得愈盛,被世人冷落的情况便愈加深刻!这是一种很好的反衬写作技巧。
第三句的“日暮风吹红满地”,是形容黄昏之时,由于风吹的缘故,这些原本盛开的桃花,已被春风吹得飘零满地。这句是在感叹桃花花期的短暂而无法长久。桃花盛时既然少有人来欣赏,飘落时当然也就无人前来表示惋惜了,所以第四句才会有“无人解惜为谁开”的句子出现。当然,这里的“无人”,并不包含白居易自己,于是一种比拟的联想自然就浮了上来:桃花开得如此繁盛,直至被风吹落地,却唯有白居易一个人懂得怜惜欣赏,是不是意味着白居易的心境,就如同无人欣赏的桃花一样呢?在这样的比拟情境中,惜春和怜春之情,便也成了白居易自我心境的映照了。
这首诗作中,白居易用了“唯我多情独自来”一句,点出己身惜春、怜春之意,并且映照出内心的情境世界,可以说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杏园[26]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藉时。
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注释】
[26]杏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曲江西边,是唐代进士及第者赐宴的地方,当时人称为“杏园宴”。
旨要
本诗以暮春行乐为主旨,“近西数树犹堪醉”一句,既是饮酒之醉,亦为赏景之醉。
赏析
前两句的“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藉时”,前一句是描写白居易心中自己在想:春天已经到了尾声,这时要前去花园赏花,应该有些太晚了。第二句则是第一句诗意的原因:为何这时去赏花已经太晚了呢?春天快要结束,花期将过,百花将谢,想必杏园里的杏花也无可避免,想必被风一吹,地上一定掉得满地的落花,一片狼藉的样子。这样的写作内容,是针对着诗题中的“杏园花落”而作的。
第三句的“近西数树犹堪醉”,既是描写饮酒之醉,也在传达出欣赏暮春花景之醉。至于为何特别点出“近西”二字呢?因为春天吹的是东风,所以靠近西边的杏花自然便因受风较晚而能残存。第四句的“半落春风半在枝”,则是在心旷神怡之余,还看到那些被风吹起的落花,有些被风吹起飘在空中,有些则仍然掉挂回杏枝上去,显得一片的灿烂而美丽。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暮春赏花行乐之事,写来十分流畅而美丽。
惜落花
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
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
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
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
旨要
“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二句,见出花开之盛;“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二句,点出诗题惜落花之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惋惜落花的诗作。我们先看第一、第二句的内容:“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描述的是昨夜突然来了一阵大风和急雨,把原本开得极盛的林花,吹得零落散去。如此的描写,自然就出现一股惜落花的心情。
然后我们来看第三、第四句“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透过地上落花之多,来反衬枝上花开之盛。枝上所开的花只落下三分,园中地上积累的落花已有了一寸的厚度。由此可见,尚未被风吹落时的全盛花开之时,更是壮观而美丽。这种反衬的写作方法,真是非常巧妙。
第五、第六句的“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内容,则由满地的落花引出联想,“日斜啼鸟思”一句,是在形容日落黄昏之时,太阳逐渐西斜之后,返巢的鸟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些归巢的鸟,为何会若有所思呢?原来自从昨夜来了一阵急雨和大风之后,又经过了一整天,枝上所开的花又不知飘落了多少。于是当这些鸟群在黄昏返回枝上的巢中时,先会发现筑巢的枝上形象,已和先前大不相同,想必会有一种奇怪的联想而若有所思。这是白居易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暗示落花之多,连栖息的鸟都有所感觉。“春尽老人心”一句,则是在描述满地的落花,除了表示春天已接近尾声以外,也让年老的人心中更加感叹,因为在老人的心里,每一次春天的结束,都代表着自己向衰老又踏进了一步,当然会感慨更深了。所以这两句的内容是在透过落花,表达出自己本身感叹年华消逝的伤感。
最后的“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两句,则是在看到满园落花之后,觉得时光不再,自己显得无可奈何之下的行为。“莫怪添杯饮”一句,是在自我宽解,希望旁人能够体谅白居易为何要不断添杯饮酒,不要认为他只是一意的沉溺于饮酒的行为中而已,实在是因为伤春又伤年华,让白居易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只好以饮酒来暂时消解心中的烦愁。“情多酒不禁”一句,就是指这种伤春又伤年华的情绪太浓了,所以便无法禁酒不饮。
这一首作品的主旨,经由“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这两句,来点出花开之盛;再经由“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这两句,点出诗题惜落花之感。全诗的结构紧密,安排得十分流畅自然。
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27]。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28]。
灼灼百朵红[29],戋戋五束素[30]。
上张幄幕庇[31],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32],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33]。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34]。
【注释】
[27]喧喧:形容声音嘈杂的样子。
[28]酬值看花数:“酬值”,价值多少钱的意思。“看花数”,以花的品种来论价,“数”在这里作“计算、论价”之意。
[29]灼(zhuó)灼:形容牡丹花色美好鲜艳的样子。
[30]戋(jìn)戋五束素:“戋戋”,形容帛布堆积的样子。“五束素”,一束素为五匹帛,五束素则为二十五匹帛。本句是在形容二十五匹帛布堆积起来很多的样子。
[31]幄幕:用帘布制成如同小屋舍的帐幕。
[32]田舍翁:指年纪老大的农人。
[33]谕:明白、理解。
[34]中人赋:唐代赋税制度依民众财产的多寡,分为上户、中户、下户三等来课税,“中人”就是指中户,也就是泛指一般具有中等财产的人家。所以“中人赋”就是指一般具有中等财产人家所应缴纳的赋税。
旨要
本诗是透过长安城的豪贵人家竞买奢贵牡丹的情况,来反映当时社会贫富不均的严重现象。“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两句,很深刻地表达出白居易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感叹与批判之意。
赏析
白居易这首诗是他所作的《秦中吟》的第十首。本诗的创作背景,根据李肇所著《唐国史补》卷中的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这一段文字中,描述当时长安城流行竞尚牡丹的情形,就连维护城中治安的执金吾,都把官府属地外的寺观圈围起来,种植牡丹以求利,甚至有一株牡丹价钱高达十万之多。由此可见,白居易撰写本诗,正是针对这种奢侈的情况,作出不满的评论。
我们先看前两句“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这里的“帝城”,指的就是当时唐朝的帝都长安。“春欲暮”,则是点明了暮春的时节。本来暮春时节,正是一般农事正忙之时,但是在长安城中所见的情景,却是“喧喧车马度”,也就是一片车马来往嘈杂的景象。“喧喧”本来是形容人多语杂的样子,在这里则是再加上车马来往混杂的声音。本来暮春时节,一般百姓都应忙于农事才对,但是在长安城中,却出现这种人声和车马声混杂的喧哗声,如此一来,已为下面的贵花贱民的描述内容,预下伏笔。
所以接下来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便直接写出这些造成“喧喧车马度”的有钱人家,就是为了竞买昂贵的牡丹而来的。“共道牡丹时”,就是这些有钱人家相互讨论购买牡丹的情况描述;“相随买花去”,就是这些有钱人家经过讨论后,相互追随去抢购牡丹的情况描述。究竟这些有钱人家讨论购买牡丹的内容是如何呢?接下来的“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四句就是答案,“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两句,点出了牡丹价钱的难以估算,要看花的品种好坏与购买人的喜好而定;“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两句,则是写出一棵盛开百朵的红艳牡丹,有时竟然达到二十五匹帛布的高价!
正是由于牡丹价钱如此高昂,所以种植牡丹的人,对于牡丹的呵护可说到了极点,“上张幄幕庇”,是说在牡丹的上下四周,都以帐幕来遮蔽保护,免受风霜雨雪日晒过度的侵害。“旁织笆篱护”,是形容除了以帐幕来遮蔽保护牡丹以外,还另在四周插起篱笆来避免牡丹受到践踏的伤害。“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两句,则是形容经过以上的层层养护之后,在购买牡丹要迁移之时,更以清水浇洒和用泥土封植,所以即使经过迁移,牡丹的艳丽颜色仍然没有丝毫改变。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牡丹是多么的珍视了。
但是这种视牡丹如珍宝的情况,在白居易的眼中却颇不以为然,所以白居易先以“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两句,点出心中的批判之声。这种视牡丹为珍宝的情况蔓延开来,在长安城中成了一种风俗,大多数人都沉迷其中,几乎没有人对这种情况作出反省和检讨。此时白居易借由一位年纪老大的农夫之口,带出他对于这种现象的批判:“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句中的“田舍翁”,指的就是年老的农民。“低头独长叹”一句,将老农内心的不平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表达得非常深刻。因为竞买昂贵牡丹的对象,都是长安城内的富贵权势人家,所以老农尽管内心不以为然,也只能独自低头长叹,以免自讨没趣。这位老农有没有发出真正评论的声音呢?依理判断,应该是没有才比较贴近事实,所以白居易才会接着说老农的长叹是“此叹无人谕”,也就是说老农这种独自长叹的含意是没有人能理解的,因为买花的人都是长安城内的富贵人家,哪有人会去注意一位不起眼老农的长叹声!以此来看,最后两句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应是白居易从老农的长叹表情中推测出来的。因为一丛开得美艳的牡丹,就要花费掉十户中等收入农民的赋税金!而这位在旁边观看长叹的老农,正是赋税金的负担者!这难道不是一幅非常令人不堪的画面吗?我们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正是白居易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具体实践。
第七节杜牧诗选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五十岁。杜牧为人刚直有奇节,敢直论大事,指陈当时政事之敝尤能切中利害。所为诗情致豪迈,风韵清丽,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记载杜牧的事迹说:“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后人评杜牧诗‘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谓圆快如意也。”可以说是非常贴切的形容。
杜牧诗选
登九峰楼寄张祜[35]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36],道非身外更何求[37]?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38]。
【注释】
[35]张祜:字承吉,与杜牧同时的名诗人。
[36]睫在眼前长不见:本句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记载。当时的越王想要兴兵伐齐,齐国派遣的使者对越王说:“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大意是说,越王能观察到晋国的错失,却不自觉自己的过失,这种智慧,就好像一般人的眼睛能看到细微的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眼睛上的睫毛一样。
[37]道非身外更何求:“道”指天地间自然运行的规律。本句的大意是说,道本来就在人的身心之内,又何必向外去追求呢?
[38]万户侯:比喻权高位重的高官。
旨要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两句,写出一般人舍近求远的习气。“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两句,对张祜的诗才给予甚高的评价。
赏析
这是一首用来夸奖张祜诗才的作品。我们先看第一联的“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两句内容,所谓的“百感衷来不自由”,是在形容杜牧登上这座九峰楼之后的自我感触。“不自由”三字是用来形容心中因为有官位在身,而无法自由自在任意逍遥的意思。至于这种感触是因何而起呢?第二句的“角声孤起夕阳楼”便是答案,人登在高楼之上,面对夕阳即将西沉的景象,本来心中自然就会升起一股天地苍茫的感触。这个时候,耳中又听到画角的声响,将原本内心中那种苍茫的感觉,又添增了几分。而这种角声,偏偏又是一支独吹,形成了一种既单调又孤凄的声响。这样的情境,和独自一人登上九峰楼杜牧的心情相契合,便凝成了一股苍茫、孤独、悲清、寂肃的情绪。所以我们可以说,第一句中的“百感衷来不自由”情感来源,正是这样得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联“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内容由登高所见的碧山整天让人引起无限的思念,然后由此联想到年年所开的春日芳草,何时才能让人看了之后,不会引起天地苍茫、人身渺小的感觉呢?
这两句诗的含意,有人引了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的记载:“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乃为诗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以此来作为杜牧“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两句,是以“芳草”来暗指张祜,同情张祜的不遇之恨何时能休。这种说法,其实是有点求之过深,录在这里提供参考。
我们接下来看第三联的“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两句的内容。“睫”是睫毛,因为长在眼睛的正上方,所以人的眼睛反而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所以杜牧说“睫在眼前长不见”,便是这个原因。这个句子的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记载。当时的越王想要兴兵伐齐,齐国派遣的使者对越王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时说:“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大意是说,越王能观察到晋国的错失,却不自觉自己的过失,这种智慧,就好像一般人的眼睛能看到细微的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眼睛上的睫毛一样。杜牧为什么要说“睫在眼前长不见”呢?原来他的目的是为了比喻“道非身外更何求”这个句子的用意,因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道本来就在人的身心之内,又何必向外去追求呢?人一旦患了这种错误,岂不是就像睫毛因为长在眼睛之上,眼睛因为看不见而到处想去寻找睫毛在哪里是一样吗!最后一联“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则写出本诗的主旨,对张祜的诗才给予甚高的评价。
汉江
溶溶漾漾[39]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注释】
[39]溶溶漾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旨要
前两句写出春日洁静宁适的景象,后两句写出面对年华消逝的潇洒心态。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春日洁静宁适的景象,其中的“溶溶漾漾”,是形容汉江江水在日光下流动,波光闪烁的美丽样子。在这种水波荡漾的汉江中,有白鸥在其上飞舞翱翔,自然会给人一种洁静宁适的感觉。另外,由于《列子》书中有一段寓言故事记载,海边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由于整天在海边和鸥鸟玩耍亲近,这些鸥鸟经常飞到这个孩子的身旁来而毫不畏惧。这件事情被孩子的父亲知道后,便要孩子将鸥鸟捕捉回家。隔天当这个孩子再度来到海边时,天上的鸥鸟却飞舞在空中,没有一只肯下来。列子透过这个寓言故事,比喻人有机心时,连鸥鸟都会察觉而避开。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杜牧是运用《列子》这个寓言故事,来暗示汉江的春日水面,白鸥纷飞,呈现出一片自然天机的景象。至于“绿净春深好染衣”一句,则是使用夸饰的手法,描述出汉江的江水,在春日呈现出碧绿澄净的样子,乍看之下,仿佛可以取来作为染饰衣服之用。“绿净”是写汉江江水的碧绿澄净,“春深”则是致使汉江江水碧绿澄净的原因,这样的修辞,将春意的新、净、亮、丽的特质,全都蕴含在其中。
后两句则经由汉江春景的描述,带出春日之景虽然美好,却也无法免俗的令人联想到又是新的一年到来,象征着人的年华又老了一岁。“南去北来人自老”一句,就是写出杜牧面对年华消逝的感受。“人自老”三字,主要在表达年华老去的不自觉和无可避免。“夕阳长送钓船归”一句,则是描写每当夕阳西下时,便是钓船归返之时,如此日复一日,仿佛西沉的夕阳恒久以来,都在长送钓船回航一样。我们由此回想,当明天日出时,钓船就会再度出航,然后周而复始!人生的世代更迭,新人替换旧人,不也就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面对“南去北来人自老”的感触中,又何必自伤呢!如此接续描述,便自然在岁月消逝的无奈中,带出一些潇洒的意味来。
题乌江亭[40]
胜败兵家事不期[41],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才多俊[42],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40]乌江亭:位于现在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据传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最后兵败自刎的地方。
[41]不期:不能预料、预知。
[42]江东子弟才多俊:指项羽初起兵时所在的江东少年,都是才能卓越出众的人。
旨要
本诗针对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史实,作翻案的论述,“包羞忍耻是男儿”一句,指出项羽个性刚愎好胜,不能面对失败而反省;“卷土重来未可知”一句,则是惋惜项羽因刚愎好胜的个性而导致败亡。
赏析
楚汉相争的过程,项羽先以绝对的优势称霸天下,最后却导致于受困垓下,自刎乌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其生动的史实。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事迹,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得非常详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整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相当于现在的“你”字,在这里是指吕马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不敢正视项羽),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成全吕马童得到这个大功劳)。”乃自刎而死。
从这段文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项羽虽然兵败来到乌江,如果接受乌江亭长的建议,乘船而渡回到江东,楚汉相争的结果就可能有所改变。但是项羽却没有接受乌江亭长的建议,而选择了自刎作为楚汉相争的结束。杜牧作这首诗,就是针对这件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作出评论。
我们先看第一句“胜败兵家事不期”,直接点出作战的或胜或败,在军事上而言,本来是一件很难预期的事。正是因为作战胜败的难以预期,所以为将者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就是如何去处理军事因失败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因此杜牧在第二句中,便把为将者在面临军事失败时必须有的心态,提了出来。“包羞忍耻是男儿”一句,就是杜牧认为,为将者在遭受军事失败时,必须要能面对羞耻,不要灰心丧志,这样才算具有男儿本色。项羽在被困垓下,穷途乌江之时,只是一味地归咎于“天亡我”,并因为羞于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这在杜牧看来,就不是真正男儿的行为。
接下来的第三句“江东子弟才多俊”,是杜牧对于项羽与所带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才力的肯定语。项羽与这些江东八千子弟兵战力有多辉煌呢?我们来看《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关项羽率领以这些江东子弟兵为主的楚军,独立救赵大破秦军的巨鹿之战过程: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当时秦将章邯已先打败项梁的部队,项梁并因而战死,然后又进而大败赵国的部队,围赵王于巨鹿城中。众诸侯虽然受项梁所立楚怀王之命前往救赵,但是因为畏惧秦军之强而“莫敢纵兵”、“皆从壁上观”。只有项羽所率领的以江东子弟兵为主的楚军,以一当十,“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不仅解除赵国的巨鹿之围,还杀了秦将苏角,俘虏秦将王离,逼秦将涉间自烧杀而死。由此可见,杜牧所说的“江东子弟才多俊”一句,绝对不是虚假溢美之词。
最后一句的“卷土重来未可知”,则是替项羽最后选择在乌江自刎,而没有听从乌江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建议,感到惋惜。假如当时项羽能汲取失败的教训,乘船东渡,楚汉相争的历史或可改变也说不定。
杜牧这首诗的论点,后人虽然有不同的看法,譬如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就提出:“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但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杜牧这种替历史事实翻案的做法,正足以代表他的见识卓越,还是值得赞赏的。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43]。
停车坐[44]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43]白云生处有人家:此句亦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44]坐:此处当“基于……什么”解。
旨要
全诗在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形象,构筑成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秋日山林图,在清丽的景色中呈显出秋色的形象,跳脱出一般秋日给人萧瑟的感觉。
赏析
秋天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总是不离萧瑟、凄凉、凋零、落没,杜牧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跳脱这种对于秋天的描述,转而呈显出一幅清丽的秋日山林图。我们先看第一句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先把读者的视觉,由近而远,带入一条蜿蜒弯斜的山中石径上去。“远上寒山”,可以见出山势陡峭绵延的情状,“石径斜”,则与这个山势陡峭绵延的情状相互呼应。由于这样的描述,将读者所有的注意力,全都带到山势陡峭、石径绵延的情状中,于是所谓的秋日“寒山”萧瑟感,便自然消淡许多。换言之,读者透过杜牧笔下的文字,所看到的重点,只是一条绵延弯斜的石径,不断蜿蜒上升于陡峭的山势中去,至于属于秋日萧瑟的“寒山”之感,全都被忽略掉。
然后杜牧再把读者的视觉,继续往上带入山势更高,接近白云来往飘浮之处,却发现上有人家居住。“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在这里出现,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这个“人家”却住在有如仙境的“白云生处”,到底是普通人家呢,还是神仙呢?然后再回想到前一句的“石径斜”三字,才恍然大悟,这些居住于白云深处的人,应该是普通人家才是,因为神仙根本用不着这些石径来通行啊!全诗写到此处,原本第一句中的秋日“寒山”萧瑟感,几乎已经全都不存在了。
第三句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则是将杜牧心中最为激赏的山行秋景点了出来。当读者阅读到第二句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时,大多会以为这个景象,应是杜牧心中最为赞叹之处,没想到杜牧竟能更作转折,把山行中所见到的枫林晚景,突然标示出来,而且明白表示这个枫林晚景,才是他心目中山行中最激赏的景点处。杜牧原本乘车山行,竟然为了要好好欣赏这个枫林晚景,而把车子暂时停了下来。“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句,就是说杜牧为了好好欣赏这幅枫林晚景,突然把车子停了下来,可见杜牧当时心中的惊喜之情是如何的难以形容了。
第四句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杜牧为何会对这个枫林晚景,如此惊喜莫名的原因陈述。本来秋天给人的感觉,多以花草凋零为主,但是山行至此的杜牧,却发现这一片枫林,在夕阳的斜照之下,枫叶颜色益加红艳无比,乍看之下,竟然比二月早春的春花更加艳美。全诗写到此处,不仅第一句秋日“寒山”的萧瑟感消失无踪,代之而起的是秋日另一种感染无限的生机展现。
就全诗内容来看,虽然是秋日作为描述的主题,但是却能以清丽的修辞,传达出属于秋日特有的生命形态,由此可见杜牧是一个不会囿于俗套的诗人。
第八节李商隐诗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今河南省沁阳县)。李商隐为文瑰迈奇古,很受当时的令狐楚赏识,后来并因为令狐楚之子令狐绚的协助,得以进士及第。不过后来李商隐又娶了令狐楚的政敌王茂元之女为妻,遂被令狐绚视为变节负恩而仇视。由于令狐楚父子属牛党(以牛僧孺为主的朋党),王茂元为李党(以李德裕为主的朋党),自此以后,李商隐便陷在牛、李党争的漩涡中而仕途多艰,一直到去世为止,都郁郁不得志。不过李商隐的诗作,在晚唐中独具风貌,以温婉浓丽的风格擅长,可以说是晚唐最重要的诗人代表。
李商隐诗选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45],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46],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47],三年从事亚夫营[48]。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
[45]二月二日江上行:唐朝时民俗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一般民间士女在这天大多会到江边踏青嬉游。
[46]花须柳眼各无赖:春花新开绽的雄蕊称为“花须”,柳叶的嫩芽初开舒展的样子,长得有点像人的睡眼开张,因而被称为“柳眼”。“无赖”,在这里是形容春花和柳叶开放得十分灿烂,却没有顾虑是否会挑逗人心思的情景。
[47]元亮井:陶潜字元亮,此地借来比喻想要如同陶潜一般归返田园。
[48]亚夫营:指自身任职于柳仲郢幕中,有如在汉朝周亚夫的营中。
旨要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两句,将春景写得细致动人;“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两句,写出己身倦于戎幕之事,思欲回返田园之愿。“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两句,透过春水化成的新滩声音之密且多,来比喻自己的客愁。
赏析
诗题为《二月二日》,因为这天在唐朝时,有到郊外踏青的习俗,所以这首诗可说是李商隐到郊外踏青有感而作。
我们来看第一联“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两句,描写的是在二月二月这一天,到江边踏青,感受到东风日暖,听闻到有人吹笙作乐的声音。这两句如此描写,主要在于点出题目的主旨并且说明在二月二日这天,气候已开始回暖,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进了人间。“东风日暖”中的“日”,可以作春日解释,同时也是形容“天天逐渐变成”的意思。我们综合来看,第一联这两句中,“二月二日江上行”这一句是点明题旨:“东风日暖闻吹笙”这一句,“东风日暖”四字写的是身体对春日的感觉,“闻吹笙”三字写的是身体对春日中的听觉。我们再从画面的次序上来看,当李商隐在江边踏青时,首先是身体上先感受到东风的和暖,接下来才是听到随着东风送来的吹笙乐音。在这一幅画面的描述中,一股温暖和煦的春日情境,完全被展现出来。
接下来看第二联的内容“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这里的“花须”,原本指的是花的雄蕊,而“柳眼”,指的是春天刚刚回归大地时,柳树上初生的柳叶,因为长得有点像人的睡眼张开的样子而得名。李商隐在这里用了“花须柳眼”四字,目的就是为了要形容早春的郊外景色非常清新秀丽的样子。然后我们来看“花须柳眼各无赖”这句的主要含意,就是在形容早春郊外的景色实在太秀丽了,好像有点故意在挑逗人的心思一样,所以用了“无赖”一词来形容。因为如此,所以下一句的“紫蝶黄蜂俱有情”,便以在花上飞舞的紫蝶,以及采蜜的黄蜂因为各能满足所需,看来仿佛都可爱而善解人意的样子。这两句全都在描述春景秀丽而繁盛的样子。我们看这两句的修辞,无论是“花须”“柳眼”“紫蝶”“黄蜂”等等,其实都是无情之物,但是在李商隐的笔下,却都成了有情之物。这就是李商隐把自我的情思,转移到“花须”“柳眼”“紫蝶”“黄蜂”等物的身上去。然而我们如果再细看,李商隐所想传达的心思,好像不止于此。因为“花须柳眼各无赖”中所用的“各无赖”三字,似乎有点嗔怪“花须柳眼”各自迎春而不顾勾起李商隐心中情事的用意。“紫蝶黄蜂俱有情”中所强调的“俱有情”三字,仿佛有点自嘲天地间唯有李商隐正处在无情的苦境中。于是原本移自于李商隐心中情思的无情物,变成了有情物,而相较之下,李商隐反而成了无情之物。在这种转移式的对比中,李商隐心中的伤痛正在一点点挤发而出,因而才会有第三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两句的接续。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这两句,正是李商隐在二月二日出外踏青有感而发。这里的“元亮井”,用的是陶潜回返田园故里的典故,因为陶潜的字就是元亮,此地借来比喻想要如同陶潜一般的归返田园。至于“亚夫营”,指自身任职于柳仲郢幕中,有如在汉朝周亚夫的营中一样。因此而言,这两句的解释应把前后次序倒过来看,也就是说李商隐自觉在柳仲郢幕中任职已经三年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展,因而在春日美景的催动下,让李商隐生起了如同当年陶潜回归故乡田园的感慨。诗句中一说“万里”,是在强调离家之远;一说“三年”,是说寄人幕中之久。这两种情绪结合在一起,所以让李商隐兴起了不如归去之感。
我们接下来看第四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这两句,这里的“新滩”,是在形容春天到来,去年的冬雪融化后注入江流当中所形成的水流声。白日到江边踏青,耳闻江水加上去年冬雪融化后的新水奔流之声,等到李商隐回家到了夜晚时分,这些白日所听到的江水奔流之声,竟然一点都不能体谅客居在外游子的心意,一直留在李商隐的脑海中,仿佛变成了檐前直下的风雨声,不断地挑动着李商隐的思乡情怀。
我们从全首诗来看,“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两句,将春景写得细致动人;“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两句,写出己身倦于戎幕之事,思欲回返田园之愿;“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两句,透过春水化成的新滩声音之密且多,来比喻自己的客愁。全诗写来韵味无穷,足以令读者回味再三。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旨要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写日复一日的漂泊之感;“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设想栖息高枝之莺泪,传达出己身的孤独之情。
赏析
我们看这首诗的第一、第二句说“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先描述春天到来时,人依旧在天涯到处流浪漂泊而没有固定的栖身之所。再描述人在天涯流浪之时,偏又到了黄昏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刻。这样的写作方法,目的在于强调自己日复一日的漂泊之感。在这种重复的流浪生涯表白中,所谓的春日之景,便成了李商隐胸中的一种负担。这两句的修辞虽然简单,但是因为李商隐上句末用“天涯”二字,下句前再用“天涯”二字来顶针修辞,所以让读者觉得仿佛流浪天涯永远是李商隐去除不掉的梦魇。然后在第二句中,又用了“日又斜”三字,让读者觉得李商隐的心境又多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在李商隐的心中以为,在“天涯日又斜”之后的明日,他还是必须去面对“春日在天涯”的命运!
然后我们来看第三、第四句的内容说“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莺鸟会啼,这是自然的景象,可是哪会流泪呢?所以诗虽说“莺啼如有泪”,其实是李商隐的自喻。李商隐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自喻呢?因为自己在天涯到处漂泊,居无定所,自我悲怜的心思,让他想透过春天来时,长得最高枝的春花来传达这种悲伤的心理。可是春花长在高枝上,根本不是李商隐可以达到的。所以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已才把莺鸟拟人化,希望透过莺鸟能够高飞的特质,把李商隐心中的思乡情怀,全都传达回故乡的家园。我们看这首诗,内容虽然简要,但是其中却含情无限,可以说是佳作。
关门柳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49]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注释】
[49]依依:形容柳条长得柔顺的样子。
旨要
本诗以春柳年年重绿,感叹人情浅薄之不如。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关门柳》,从内容和李商隐创作本诗的时间来看,应该指的是长安附近华阴县的潼关,但是依潼关的地理位置来看,又没有永定河这条河流。因此,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只能说李商隐描写的某一个重要关门河边前的柳树。
第一、第二句的“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是描述河边成行的柳树,在每年春天到来之时,都会同样的长出柔长的枝条来。“依依”二字,是形容柳树长得很柔顺的样子。第三、第四句的“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则是描述这些成行的柳树,每年春天固定长出枝条,并且生成树阴,遮蔽来往行人免受阳光的照射。但是这些东来西去的来往行人,却没有因为如此而减少了东西来往行走时所扬起弥漫柳树的尘沙。换言之,柳树年年为东来西去的行人遮蔽阳光的照射,但是这些行人回报柳树的则是东来西去行走时所扬起的灰尘,“东来西去人情薄”的感叹便是由此而生。
我们从内容来看,本诗主要是以春柳年年重绿成荫为由,引申出感叹人情浅薄之不如。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50]。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51]。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50]迢递送斜晖:“迢递”,形容高远的样子。“斜晖”,就是夕阳。
[51]眼穿仍欲稀:表示留恋春光,希望春花暂留,而春光仍将离去,因而即使望眼欲穿而春花仍然日渐落去而稀少。
旨要
本诗人花双写,以落花飘飞由近而远的景象,带出作者内心中对于青春年华消失、壮心未酬的伤感,充满了含蓄未吐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诗题名为《落花》,顾名思义,是李商隐有感于春日将逝、春花飘零而作。从诗的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一般而言,咏物诗的创作,必须要具有两项要件,一是描述时要切合主题,这样才不至于天马行空而离题太远;二是要有诗人情感的寄托,这样才不会只有物态的描述而不具生命力。我们现在就依照这两项要件,来探析这首《落花》诗。
李商隐这首诗作于娶王茂元女为妻之时。因为王茂元在当时的政局中属于以李德裕为主的李党,于是便得罪了属于牛党(以牛僧孺为主)原来对李商隐有提拔之恩的令狐楚和令狐绚父子。所以这时的李商隐,仕途上很不得意,于是便透过咏落花来表达内心的情思和愁怀。首先第一联的“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两句,先把“花乱飞”的原因,归诸于“客竟去”,于是原本季节性的循环落花景象,便成了李商隐情感的投射。这种表现手法,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原来小园中的花开,是为了客在而存,一旦客去,园中的花也就随而凋落。“客竟去”中的“竟”字,传达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惊讶之情;“花乱飞”中的“乱”字,呈现出一股不知如何的失措之意。客在不可置信的惊讶中骤然离去,心便如同“花乱飞”一般的失措无助。于是我们可以想见,当李商隐在创作这两句诗时,心思已随同园中的花一般的漫天乱飞而去。
李商隐的心思要随着落花飘向何处去呢?第二联说“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这些落花,先是参差不齐的先后飘到弯曲的田间小径上,然后再高远的飞入被夕阳映照的天空中去。“参差连曲陌”一句,是描写落花飘飞的由近而远;“迢递送斜晖”一句,是描写落花飘飞的由低而高。落花的“参差连曲陌”,虽然是由近而远的形象描述,但是终究会越来越远而超出人的视线而无法看见;“迢递送斜晖”虽然是由低而高的形象描述,但是终究也会越来越高远而超出人的视线而无法看见。于是我们可以说,李商隐的心思也如同这些落花一般,不知将飘向何处才能寻着归宿。
在这样的心思情境中,小园中尚未随风飘去的落花,以及枝上尚未被风吹落的残花,便让李商隐有一种弥足珍贵的感觉,所以第三联便以“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两句来予以描述。既然落花已如同李商隐心中的情思,所以在面对小园地面上尚未随风飘去的落花,虽然愁肠已断,却仍不忍心扫除抛弃,因而有“肠断未忍扫”的感触。当然,枝上尚未被风吹落的残花,最好是能够一直留在枝头上而不要被风吹落,免得更加触动李商隐原已肠断的愁怀。但是这个愿望却永远也无法达成,因为随着春天脚步的逝去,枝上的残花也变得愈加稀疏,即使李商隐望眼欲穿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所以说“眼穿仍欲稀”在这两句诗中,将李商隐热切想要留春,却事与愿违的伤情,表达得十分生动。
残花既然无法留住,春日也势必离去,于是李商隐心中的苦情仍然无法得到舒解。“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两句,就是描述小园中春花生命,随着春来而始,也将随着春日去而尽,所遗留下来的,只是李商隐触景伤怀流泪,并因而沾湿衣裳的形象而已。
我们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落花在诗中所呈现随风乱飞、不由自主的无可奈何形象,就有如李商隐在感慨自身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空自辜负少壮年华的遭遇一般。全诗既切合落花的主题来加以描述,也含有李商隐个人情感的寄托在内,所以说是一首上乘的咏物诗作。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52],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53],故园芜已平[54]。
烦君最相警[55],我亦举家清[56]。
【注释】
[52]五更疏欲断:比喻蝉终夜鸣叫,到了天将亮时声音已渐渐断续衰疏。
[53]薄宦梗犹泛:“梗”是树枝,“泛”作漂流之意。本句是李商隐在感伤,自身为了小小的官职,到处就任,如同在水上漂流的树枝一般,过着漂泊天涯的生活。
[54]故园芜已平:“芜”指杂草。本句是形容李商隐太久没有回乡整理,想象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长成一大片的情景。
[55]烦君最相警:“君”指蝉。本句是说烦劳蝉的鸣叫声,提醒了李商隐境遇与蝉相类似。
[56]举家清:就是说全家皆属于清贫。
旨要
本诗透过蝉的栖息高枝,吸风饮露,虽鸣叫亦无法饱足的现象,来比喻自己的清高,完全达到了人、蝉双写的咏物诗妙境。
赏析
这也是一首借蝉起兴的咏物诗作。我们看第一联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两句,就透过蝉的栖息高枝,吸风饮露,虽鸣叫亦无法饱足的现象,来比喻自己的清高。“本以高难饱”一句,指的是栖息于高枝,吸风饮露,本为蝉的特性,但是作者运用想象来加以诠释,认为只是吸风饮露,根本无法饱足。如此一来,就不只是写蝉,而是带有李商隐个人的寄托在内。“徒劳恨费声”一句,则是接续这个含义,表达出栖息于高枝,只是吸风饮露,本来就不可能饱足,即使蝉的鸣叫再如何大声,也无济于事。综合这两句的内涵来看,表面描写的是蝉的习性,却在暗指李商隐本身处于困顿的境遇,再怎么声嘶力竭的吶喊,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助力。其实就蝉本身而言,既无“高难饱”的感觉,也无“恨费声”的哀怨,这些完全是李商隐把自我的情感,投射到蝉的身上去。因此,这就是咏物诗作最常使用的写作手法:移情入物。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两句。第一联既然已将李商隐自我的感情投射到蝉的身上去,因此第二联便进一步想象,蝉无法饱足的事实,除非彻底改变栖息于高枝、吸风饮露的本性,否则即使终夜鸣叫直至天亮,并且声音因衰竭而逐渐稀疏,也无补于事。“一树碧无情”是针对蝉的栖息环境而描述,用来表示蝉所处的环境,不会因蝉的终夜鸣叫、声音衰竭稀疏而有所感动改变。然后我们综合这两句的内涵来看,似乎也在暗指李商隐本身自知,除非改变自己清高的个性,否则外在的环境也不会因为李商隐声嘶力竭的吶喊而有所感动改变。
第三联的“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两句,则是将诗意作一转折,由借蝉抒怀的表现手法,转成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感慨。“薄宦梗犹泛”一句,是说自身为了小小的官职,到处就任,如同在水上漂流的树枝一般,过着漂泊天涯的生活。“故园芜已平”一句,则是形容李商隐太久没有回乡整理,想象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长成一大片的情景。这两句出现在这个地方,让全诗不仅只是咏蝉而已,还带出了自我生涯选择的回顾和反省。同时,我们也终于理解,为什么在第一联中会出现“高难饱”和“恨费声”的感叹,就是因为“薄宦梗犹泛”所造成的结果。
第四联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两句,再透过蝉的描述,带出本身因清高而导致清贫的家世,并与第一联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相互呼应而作为本诗的结束。这里的“君”是指蝉,“我”则是李商隐的代称,大意是说烦劳蝉的鸣叫声,提醒了李商隐全家清贫的境遇,实在与蝉“高难饱”、“恨费声”相类似,如今故乡田园杂草丛生,是否也该返乡去整理了。
这首诗句句咏蝉,却也句句咏己,真是物我双写的绝佳诗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57]
竹坞无尘水槛清[58],相思迢递隔重城[59]。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57]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gǔn):崔雍,字顺中,崔衮为其弟,字柄章,二人为崔戎的儿子,李商隐因为曾经被崔戎照顾过,所以和崔氏兄弟相熟。
[58]竹坞无尘水槛清:“竹坞”,指生长竹林的水边高地。“水槛”,指靠水的栏杆。
[59]相思迢递隔重城:“迢递”,本来是形容路途遥远之意,本句是借来形容相思之情的绵远。“隔重城”,形容被重叠迭的城池所分隔。
旨要
本诗透过旅寓所见晚秋之景的描述,带出对崔氏兄弟二人的思念之情,寂寥中蕴有深幽的美感在内。
赏析
诗题中的“骆氏亭”位于何处,并没有固定的讲法。根据朱鹤龄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认为,长安城的春明门外有骆骏所构筑的池馆,“骆氏亭”可能指的就是这里。至于崔雍、崔衮兄弟二人,则是曾经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的崔戎的儿子,这首诗可能就是李商隐在和崔氏兄弟离别之后的述怀之作。
我们先看第一句的“竹坞无尘水槛清”内容。“竹坞”,是指生长竹林的水边高地;“水槛”,则是指近水的栏杆。“竹坞无尘”,可见十分清雅洁净;“水槛清”,可见水面澄清透澈。生长竹林的水边高地清雅洁净,水面又显得澄清透澈,于是便把“骆氏亭”的特色“清雅洁净、澄清透澈”映现出来。当然,处在这种“清雅洁净、澄清透澈”环境中的李商隐,自然也感染到这股气氛而显得心灵幽静澄澈。
在这种心灵幽静澄澈的情境中,突如其来地思念起离别的友人,因为思念的情感在此刻没有遭受任何外事外物的干扰,于是便显得愈加明晰而深刻。所以第二句的“相思迢递隔重城”,便把李商隐心中对崔氏兄弟别后的相思情感,透过重叠分隔的城池来放送出去。原本李商隐和崔氏兄弟双方由于重叠城池的分隔,显得遥远而不可即,但是正因为这种遥远而不可即的分隔,更显示出李商隐对崔氏兄弟相思之情的绵密深刻。换言之,李商隐和崔氏兄弟双方的距离愈遥远,这种相思的情感就益深长。我们看这一句的修辞方式,原本“迢递隔重城”五字,是在形容分隔距离的遥远,但是因为前面加上“相思”两字,于是所有分隔距离的遥远,都无法阻挡相思之情的联系,反而成了加深相思之情的催化剂。可见李商隐写情技巧十分高明。
然后我们把第一句和第二句合起来看,在旅途中寄宿于一片“清雅洁净、澄清透澈”环境中的李商隐,在身心全都呈现出幽静澄澈的境界时,因为没有外事外物的干扰,心灵深处对于崔氏兄弟的相思情怀,先由点而线而面并进而扩大占住了心灵的全部,外在环境愈是“清雅洁净、澄清透澈”,李商隐心灵中这种相思之情便愈加深刻而剧烈,最后便由幽静澄澈的心境转而孤寂凄清。因为这种心灵触感的转变,不知要如何去形容,所以李商隐便借由景物的描述来象征自己此刻的心灵触感。所以才会出现第三句的“秋阴不散霜飞晚”形容。
“秋阴不散霜飞晚”这个句子,先把时令为秋作个补述,再对气候作出形容。“秋阴不散”是描述秋日阴云密布的情景,为下句的“听雨声”预作伏笔。“霜飞晚”是李商隐从气候中的直接感受,为下句的“留得枯荷”预作伏笔。如以画为喻,“秋阴不散霜飞晚”这个句子便是用来映衬烘托主题的底色,而第四句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是画上的主题。因为“秋阴不散”,所以李商隐推测不久后会下雨。因为“霜飞晚”,所以荷叶虽枯却不至于全部萎落,所以推测可以“留得枯荷听雨声”。
然后我们再回顾前两句的内容,原本是在形容对崔氏兄弟的相思之情,到了后两句,却成了晚秋枯荷听雨情趣的描绘。于是我们可以说,这种晚秋枯荷听雨的情趣,既是李商隐用来排遣对崔氏兄弟的相思之情,也是用来寄给崔氏兄弟分享,诗题中的“寄怀”,就表现在这两种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