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研究

略谈上古歌谣及谚语

“歌谣”是群众口头上的诗,出于民间,靠传唱和念诵来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有种种变化;经过若干时日以后被记录下来,才终于定型,而它作为歌谣的本来意义则告结束,或可称为“定本歌谣”。在儿童中间传唱和念诵的,称为“童谣”,童谣最先也许出于成年人中的好事者,甚至有政治上别有用心的人借此制造舆论(所以政治童谣往往进入史书的《五行志》)

,但总已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往往比较简明而且容易上口。歌谣一般无法知道它的最初作者。歌谣是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诗经》中的风诗,原先其实就是各地的歌谣,稍后得到记录和整理,逐步定型,经过孔子的认定以后更早早地就成了经典。其他未成经典的,则仍被称为歌谣。秦以前的上古定本歌谣传世者已不甚多。

汉代以后的歌谣被中央政府里一个称为“乐府”的机构采集而去,经过整理加工,配上音乐,成了所谓“乐府诗”,比较及时地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较早收录汉魏以来部分定本歌谣的是南朝后期著名诗人徐陵编撰的《玉台新咏》,而收集这方面作品最为齐全的《乐府诗集》则要到赵宋才迟迟问世。进一步广泛采录歌谣及谚语的著作,明清时代出现了若干。

在许多数典忘祖的文人的眼中,这些歌谣大约都是下里巴人,他们忘了伟大的十五国风原先也正是下里巴人。

眼光向下的文人有时会用歌谣的调子来写自己的新诗,这样的作品可称为歌谣体的诗,其中大量的是所谓拟乐府或新乐府——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传统源远流长,意义重大。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间口头文学进一步得到重视,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出版《歌謠周刊》,前后凡152期。二十年代末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首开歌谣方面的课程,其讲义《中国歌谣》

(今已收入《朱自清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是带有开创意义的专著,可惜未及写完

(已写六章,待写四章)

,但已经成为经典之作。

上古歌谣现在能够知道的很少。当初大约非常简单,只是一种伴随着重体力劳动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相当于后代的打号子。《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在这以前,《吕氏春秋·淫辞》已有类似的说法。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文中讲起这种初民之作,戏称之为“杭育杭育派”。

最古老的歌谣往往只有一句,例如《吕氏春秋·音初》所载涂山氏之女等候她的丈夫大禹,其时唱的歌只有“候人兮猗”这么一句,史称南音之始。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载黄帝时代对旱魃下驱逐令的诗,也只有“神北行”这么一句:

蚩尤作兵攻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魃”这位有特异功能的天女原先是黄帝请来对付蚩尤的尊神,她战胜了蚩尤方面的风伯雨师是有功劳的,但她制造了旱灾也很可怕,所以也要请她走开,总要风调雨顺才好。送神走要客气一点,所以只说“神北行”这么三个字,没有流露任何不敬。把她请走以后就会有雨了,所以下文说事先要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渎,迎接雨水的到来。“神北行”这一句诗大有咒语的意思。上古时人相信巫术,往往以为语言有神奇的力量。那时的诗人和巫师原是一身而二任的。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里说到“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八阕是“一曰载

(始)

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一组歌谣比较复杂了,而内容完全是生产劳动和原始信仰,可惜这里只记下了名目,而未录出其歌词。

现在所能看到的有较成片段之内容的上古歌谣,有《弹歌》和《蜡辞》。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弹歌》云:“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里用“肉”字指代猎物,非常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游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诗以两字为句,节奏急促有力,只用八个字就写出了制造弹弓用以打猎的全过程。

《蜡辞》见于《礼记·郊特牲》,相传是上古伊耆氏时代蜡祭时的祝词: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这应当也是由巫祝唱诵出来的咒语。《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饷之也。”蜡祭的对象有八: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蜡辞》便是这蜡祭时的祈祷词。按《礼记·月令》曾说到腊祭,与蜡祭大体是一回事,而将它放在“孟冬之月”即十月来叙述,《郊特牲》用周历,《月令》用夏历,夏历建寅,周历建子,夏历十月与周历十二月指的是同一月份即“建亥之月”,也就是现在农历的十月。蜡祭乃是这时合祭百神的祭祀大典。

《礼记·月令》关于“建亥之月”又写道:“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坯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饬丧纪,办衣裳……是日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岁劳农以休息之。”原来冬天来临之后,一切都要“闭塞”,天地既已“闭塞”,人也要照此办理并采取种种措施。《诗经·豳风·七月》讲到此时要“纳禾稼”“穹室熏鼠,塞向墐户”,这些不但是生产生活方面过冬前必做之事,在初民看来,也有与天地采取同步行动、实行“闭塞”的重大意义。

万一气候反常、天时不正,那就相当可怕,《礼记·月令》继续写道:“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气候反常不仅有它直接的明显的后果,同时还将产生一系列更复杂更深远的影响,并且总是要表现到社会人事方面来,因为天和人是互相感应的。

唱诵这样的《蜡辞》实际上是对自然下达命令,带有浓厚的咒语性质;诗中要求土、水、动物、植物等等都要与天时的发展保持同步的运行,体现了上古时代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中国人原始思维的总纲乃是自然与人的互相感应,二者在某种神秘的意义上互为因果。古人认为自然灾害如山崩地震洪水泛滥之类的原因在于人间的政事不修,而人们的疾病灾难乃是天神降下来的惩罚。为了避凶趋吉,就要争取天人合一,让天和人保持一种最恰当的和谐的关系。为了达此目的,人们必须从自己这一边作出重大的努力,其中包括以各种祭典请求自然予以有力的配合,或以某种仪式来诱使其配合。古代的许多巫术、祭祀、民俗都与此有关,其影响可以说至今尚未完全消亡。

原始思维是依据人来推测天的,然后又反过来以天要求人,借以规范人的行为,而一旦以天的名义提出什么要求来,它便有了神秘的力量。以初民的这一套思维方式垫底来看《蜡辞》,便不难明白它的宗旨是祈求冬行冬令,要求各方面都按章办事,稳住局面,不得乱套。

“土,反其宅”是祈求土气不要上泄,这里的“土”指土神

(以下“水”“昆虫”“草木”均指有关之神)

,请它回到自己的府宅里去“闭塞”起来,这样土气自然就不会流失了。

“水,归其壑”是请水神回到自己的河道沟壑里去“闭塞”起来,这样水位自然下降,与万物实行同步的运动。

“昆虫,毋作”是要求动物也“闭塞”起来。这里的“昆”是众多的意思

(《大戴礼记·夏小正》:“昆者众也。”)

,“虫”则泛指各种动物,“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甚至人也可以叫作“虫”:“倮虫之精者曰圣人。”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不计在内,专指动物,蛇叫“长虫”,虎叫“大虫”,古义之遗,流传甚远。后代只有在某些贬义词中把人说成“虫”,如“贱虫”

(“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可憐虫”“糊涂虫”“瞌睡虫”等等,尚存古义。现在流行的“网虫”一词则有点调侃之意。总之“昆虫,毋作”是请主管各种动物的神也“闭塞”起来,这样便不至于有“蛰虫复出”一类反常的情形了。至今中医说到冬天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也还强调“闭塞”,严防外感风寒。

“草木,归其泽”是请主管植物之神也实行“闭塞”,《风俗通义·山泽》云“水草交厝,名之为泽”,现在称为湿地——草木归于泽就算是“闭塞”了。此句别本作“草木归其宅”

(详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其义尤为分明。

总而言之,《蜡辞》要求土、水、动物、植物都“闭塞”起来,与天时人事相一致,如此便大吉大利。

“闭塞”起来是为了养精蓄锐,准备明年再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

(正月)

云“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仲春之月

(二月)

“始雨水”,“蛰虫咸动”;到季春之月

(三月)

,“下水上腾”。经过长短不等的休整,土、水、虫、草木等都从“闭塞”状态中恢复过来,人也相应地从屋子里走出来闹春耕,“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止”

(《诗经·豳风·七月》)

——正月

(周历的“三之日”)

里修农具,二月

(周历的“四之日”)

里挥锄头了。“止”通行本作“趾”,此依于省吾先生说,据《汉书·食货志》引文校改

(详见《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指一种类乎锄头的农具。

人与自然同步,和谐地运动,初民的理想境界如此。《蜡辞》便是他们为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在蜡祭时提出的四点祈祷。

在原始思维中,“一切奇异的现象都被看成是稍后必将发生的灾难的朕兆,同时也就是它的原因”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防止这朕兆和原因的出现,也就不再会有那些灾难了。

《蜡辞》虽极古老,其生命力十分顽强。汉代祭天地时用的祭歌,四季不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颢》,冬歌《玄冥》。《玄冥》云:“玄冥陵阴,蛰虫盖藏。草木零落,抵冬降霜。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条理信义,望礼五岳。籍敛之时,掩收嘉谷。”命意与《蜡辞》一脉相承。至今过年前夕贴春联,仍然喜欢大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命意与《蜡辞》亦复相通。

《弹歌》《蜡辞》涉及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晚一点的上古歌谣也有涉及社会政治的,例如夏朝末年有一首表现民间激愤情绪的歌谣云:“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不惜与暴君同归于尽。《孟子·梁惠王》引用过这两句,说它是诅咒夏桀的歌谣,应当是可信的。

另外还有一些歌谣大约时代更晚,例如《论语·微子》所载之《楚狂接舆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孟子·离娄上》所载之《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如此等等。这些歌谣句式自由活泼,透露出向楚辞体过渡的信息。

有些歌谣时代可能更晚,但文献中指明的时代甚早,这些作品很可能出于后人伪托,或者原作虽然较早,但经后人作过较大的改动和润饰,如《击壤歌》《卿云歌》《夏人歌》《麦秀歌》等等都是如此。例如《卿云歌》:“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尚书大传》卷一)

此诗虽被指为虞舜时代的作品,但这样娴熟的诗句恐怕不可能出现得太早,而其中歌颂日月,崇拜自然,还是保存了上古的思想和习俗。

与歌谣类似的是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语句表达某种道理,《易经》《论语》《孟子》《荀子》《左传》《国语》《战国策》《礼记》等古书中皆有之,如《左传》中引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僖公五年)

,“非卜是宅,唯邻是卜”

(昭公三年)

;《国语》中引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周语》)

;《战国策》中引有“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韩策》)

等等。谚语是古人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不少至今还有它的生命力。

搜集古代歌谣谚语的专书,有明朝人杨慎编的《古今风谣》二卷,清人史梦兰有拾遗四卷;杨慎又编有《古今谚》一卷,其中录入古谚语二百六十余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选择的谚语多富于形象性。清人史梦兰有《拾遗》二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古今风谣及其他二种》,这其他二种,一为《古今谚》,一为清人李调元编辑的《粤风》

(收广东歌谣)

现在读上古歌谣,下列两本书最容易找到,也最为可靠:

其一,《古谣谚》一百卷,清人杜文澜编,有今人周绍良点校本,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其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近人逯钦立编,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其中的《先秦诗》部分,收录上古歌谣相当完备。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