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人物

杜甫的童年与求学经历

第一节 孤苦童年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深受家庭影响,从小道德品质高尚,立志高远,勤奋苦读,“读书破万卷”。不但如此,在他二十岁那年,即开始了他的有计划的历时十年的漫游时期。他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并与李白、高适等交游。这些漫游经历极大地开拓了杜甫的社会视野,他读懂了社会这部无字之书。这些学习和漫游的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出具有宏大视野和历史深度的诗篇做好了准备。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的瑶家湾。这里距离东都洛阳仅140里,如果乘坐马车等交通工具,或是沿着门前的洛水乘船,到洛阳也只是一天左右的路程。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已经能感受到盛唐最大都市洛阳的巨大的经济与文化的辐射能量了。所以,杜甫的出生地虽然四周环山,但并不闭塞。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对洛阳这个繁荣富丽的大都市并不陌生,充满了由衷的向往与羡慕,巩县的商人巨贾们常搭着客船往来于洛阳与乡村之间。这样,洛阳的信息也就源源不断地带到了瑶家湾这个小山村里。

杜甫出生的地方,是很特别的。这里山虽不高,但它属于秦岭的余脉,所以山势还是很有些气魄的。这里还位于黄河的岸边,滔滔黄河水就从杜甫家乡流过。古老的黄河,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哺育了黄河两岸数千年来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与黄河,似乎都是孕育文化巨人的河流,在长江沿岸,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都是长江文明的产物,或浪漫或隐逸的。而黄河文明所孕育出的司马迁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这大约也与长江、黄河文明的不同特质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杜甫出生之地,除了名山大川之外,村子里还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村前有洛水与泗水交汇流过,村中有座笔架山,形似笔尖,山前还有一个砚池窝。这些仿佛都是上苍有意为杜甫所设置的,好让他生下来之后就舞弄这些神奇之物,用如椽巨笔来谱写人间的沧桑。民间传说杜甫是天上的文皇典吏下凡,大概就是如此得来的。

关于杜甫的身世,当地流传着种种神奇的传说,但杜甫真实的人生却并不幸运。杜甫刚刚三四岁,还正在母亲怀里享受童年欢乐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上天突然残忍地将人间最疼爱他的母亲带走了。杜甫的生活陷入了异常孤苦的境地。

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外做县令之类的小官,很少回家,小杜甫于是感到更加的孤独。杜闲倒是很疼爱杜甫,为了有人能在家照顾杜甫,于是又娶了一个妻子,但事与愿违,继母待杜甫很不好,后来她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待杜甫就更加冷漠了,连杜甫和弟弟妹妹们吃的饭食也不一样。好在杜甫对粗糙的饭食也不在意,只是继母对他的冷漠令他感到更加孤独,平时就更寡言少语了,有时一天也难得说上一两句话。由于母亲去世得早,缺少母爱,在性格上有几分孤僻是很自然的,所以也没有人去管杜甫的闲事。杜甫只是在他的二姑母回家探亲的时候,他的脸上才露出难得的灿烂笑容来。

杜甫的母亲去世之后,惟有二姑母能够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解除他幼小心灵里的孤独。

杜甫的二姑母住在洛阳建春门内仁凤里。每次二姑母从洛阳回来,总要给杜甫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还给他讲大都市里的很多新鲜事,壮观的城墙、金碧辉煌的皇宫、繁华富丽的街市、琳琅满目的吃食玩具商品、跳剑器舞的胡女、形形色色甚至不同肤色的人……生活在乡村里的杜甫,对洛阳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大都市非常向往,常缠着姑母问这问那,都是关于洛阳的情景。每次二姑母要回洛阳时,杜甫都非常舍不得她走,常跟着二姑母一直走到村子的尽头,恋恋不舍地望着二姑母所乘坐的马车走远,这才回到家中。

后来,杜甫被二姑母接到了洛阳的家里读书。二姑母非常疼爱聪明伶俐的杜甫,像杜甫亲生母亲一样担负起了养育杜甫的责任。

母亲去世、寄人篱下,这虽然是一件很沉痛和不幸的事情,但由于有身在洛阳的二姑母的悉心照顾,小杜甫尝到了人间的一些快乐与幸福。他受到创伤的心灵很快就恢复过来,变得活泼起来。特别是二姑母将他从偏僻的小山村带到了极为繁华的东都洛阳,使小小年纪的杜甫眼界大开。当时的洛阳是唐王朝的东都,是唐王朝的第二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人烟繁庶,富甲天下,远甚长安,为唐第一大都市。关中一遇灾荒,唐朝的皇帝往往就率领王臣从长安移驾洛阳,因此,洛阳城内到处都有王公大臣们的宅院。杜甫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成长,比起在狭小闭塞的小山村里,实在有天壤之别。这使杜甫从小就眼界大开,内心里对二姑母无限感激,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姑母。

二姑母事事舍己为人,心地善良无私。有一回,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染上了疫疾。二姑母四处奔波,想尽一切办法弄来药,又忙着在家煎药,伺候杜甫和她的孩子喝下。杜甫看着二姑母美丽的脸庞很快消瘦下去,心里很是难过。每次弄来的药姑母总是先让杜甫喝,剩下的才让他的儿子喝。当然,这些事情二姑母都是瞒着杜甫做的。这样,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关照,病重的杜甫反而活了下来,而姑母自己亲生儿子的病却日益沉重,最后竟死了。当时,二姑母并没有将这些隐秘的内情告诉杜甫,而是独自承受着这份剧痛。

长大后,杜甫才知道在他病重期间,姑母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的儿子的详细情形,心里非常沉重。姑母的恩德,杜甫只在史料典籍里见过,没想到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他觉得对不起姑母,姑母失去了爱子,他要像亲儿子一样地去爱她,报答她,使她虽然失去了爱子,还能享受到儿子带给她的安慰。

然而,到杜甫刚刚有能力去供养姑母的时候,姑母就去世了。姑母的去世,对于杜甫来说是个不亚于母亲去世的沉痛打击。姑母死后,杜甫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在姑母的坟上为她树碑立传,并篆刻了墓志铭以记其德。还特地为她服丧守孝,形同亲生儿子。

当时的人们对杜甫的行为都非常感动,纷纷称赞他的美德,杜甫哭着答道:“并非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报答姑母的恩德。当我年幼卧病在床时,姑母的儿子也病在床。我姑母问女巫,女巫说:‘睡在屋子的东南方向吉利’,我姑母于是将她儿子睡的地方挪出来安顿我,我活了下来,而姑母的儿子却死了。还有,当时姑母家里穷,买不起更多的药,大多数药都用来救我了,而她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因缺药得不到救治而死了。这些事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姑母对我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还好啊。”想到姑母之死,杜甫悲痛万分,情到深处无一字,竟无语凝咽,在墓志铭的最后写道:“铭而不韵,盖情至无文。其词曰:呜呼,有唐义姑,京兆杜氏之墓。”其情悲切,如丧考妣,足见杜甫对二姑母的感恩戴德之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杜甫就是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对于别人的恩惠,他总是怀着无限的感激之情,并在将来以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形式给予厚报。特别是对于亲情,更是终身念念不忘报答。这样忠厚而贤德的品质的养成,也是由于从小受到了母亲、姑母等人对他无私疼爱的影响。

第二节 祖遗秉承

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小官僚家庭里。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败,家中清贫,一家人还住在一孔旧窑洞里。他的父亲,只是在山东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事务繁杂,寂寞无名。相比之下,杜甫父亲的名声和功绩远远赶不上他的那些显赫的先祖们。

幼年的杜甫识字之后,他的父亲杜闲就将他们杜氏家族的“黄金家谱”拿给他看。杜甫看得非常仔细,一个字都不漏掉,而且看得越来越自信,族谱里记载了他家多少有名望的祖先啊!他的心豁然大了起来,透亮了起来,感觉有一线天光射进了心底。他的家族曾经是多么显赫啊,可是到了父亲这一辈,却衰败下去了。这使杜甫神色有些黯然。他想,自己一定要担当起振兴家族,重现家族辉煌的重任。

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祖父杜审言,都是历史上或文化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人物,闻名于当时和后世。十里八乡的人只要一提到杜甫,准对人说:“这孩子就是杜审言的孙子。”或说:“这孩子的祖先中出了杜预这样的名人,了不起啦。”幼年时代的杜甫听到人们的这些议论,很是得意和骄傲。因此,杜预、杜审言也自然成了杜甫年幼时心中的精神楷模。

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的名将,也是杜甫家族史上最有名的远祖。杜预在晋初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后攻克江陵,控制长江上游,为王睿顺流而下,直指建业扫清了道路。因此,杜预为平吴立下了汗马功劳。杜预因为平吴有大功,其辉煌功绩被时人广泛称颂,当时就有歌谣赞他:“以计代战一当万。”后来杜预又对开发江汉沅湘一带的漕运作出了大贡献,南方又有歌谣赞他:“后世无叛由杜翁,熟识明智与勇功。”可见杜甫是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之后。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是了不起的诗人。杜审言,字必简,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进士,曾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同被人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自恃甚高,曾对人夸口说:“吾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可见杜审言不仅诗文写得好,而且是一个气魄极为宏大的人,一个因自信而非常狂傲的人。能这样的狂傲与自负,足见其文学天赋之高。杜甫为有这样的一位天才诗人的祖父而感骄傲,颇为自得。由于幼年受到家学的熏陶,而且生活在祖父的文学光环之下,他自然从小也非常希望在诗歌上建立像祖父一样的名声,从小也像祖父那样的自信、自负与孤傲。

在杜氏族谱上,除了杜预、杜审言两位名人之外,还有很多显赫人物。杜甫家族在南北朝做的官很大,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襄阳的望族,永嘉之乱以后,西晋王室南渡,杜预的儿子杜耽也跟着南去,并在江南的朝廷里做大官。后来杜氏家族越来越兴旺,南北朝达到鼎盛,有做左丞、侍郎的,一般也都是太守、刺史。但入隋以后,官却越来越小,多为县令、县尉、员外郎之类,杜氏家族已经由一个儒学世家慢慢转变成了一个文学世家,直至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已经纯然一介文人了。尽管如此,杜氏家族也不失为一个有着悠久做官传统的名门望族。杜甫的这些先祖们曾经历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祖先都“列之以公侯伯子兰”,这样显赫的官僚家族的祖先们,被杜甫视为楷模,使他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儒家思想,树立比常人更加高远而宏伟的目标。

由于杜甫年幼时就在精神上承接了杜预、杜审言这两位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名人的精神内核,因此他幼时就怀抱着远大的理想,一切都要朝最高水准看齐,其立足点之高,近于纯粹而完美的理想主义。在这些家族楷模人物的精神熏陶之下,杜甫五岁时开始吟诗,以凤凰等为吟咏对象,出口不凡。

杜甫的外家则是一个与皇族沾亲带故的家族。

尽管杜甫的母亲因病早逝,但杜甫年幼时,外祖母还健在,因为失去了爱女,外祖母更加疼爱杜甫。杜甫的外祖家是河东一个盛大的家族,在洛阳有着豪华高大的宅第。杜甫住在洛阳二姑母家里的时候,外婆就常把杜甫接过去住,把他当作心肝一样地疼爱。杜甫从外祖母那里感受到了亲情与温暖。杜甫的外祖母、外祖父均是皇室之后。他外祖母的父亲,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次子义阳王李琮,也就是说,杜甫的外祖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女,而杜甫的外祖父的母亲又是高祖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也即唐高祖的重外孙子。外祖家气派非凡,势力强大。杜甫也因外祖家的关系,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并不算遥远,在血统上,杜甫与皇室沾亲带故。他出身在一个“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战”的特权世家。

因为外祖母的疼爱,使杜甫从小除了受到父系祖先精神的熏陶之外,还受到了来自外祖母家的文化气息的熏陶。由于外祖母家是皇亲国戚之豪门大家,所以杜甫从外祖母家受到的精神熏陶亦不可低估。

尽管杜甫的外家是一个盛大的家族,但外祖母家所承袭下来的并不全是皇亲贵族的荣华富贵,而是一幕幕悲惨绝伦的人间惨剧。杜甫年幼时,他的外祖母还健在,常给杜甫讲武则天当政时他们皇族所受到的残酷打击。外祖母家的那段悲惨辛酸的历史,特别是这段历史中几个关于“孝”的故事,深刻地打动了杜甫。

武则天时期,为了防止李氏皇族推翻自己的统治,武则天对唐太宗的子孙大肆杀戮,唐太宗的孙子李琮被拘于河南狱,其妻关在司农寺。李琮就是杜甫外祖母的父亲。杜甫的外祖母那时每天穿着布衣草鞋,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徒步往来于两处监狱,为父母送饭。那可怜样子让大街上的人们见了很受感动,都说她是“勤孝”;杜甫的外祖母为了让她父母吃饱,自己常常是饿着肚子,尽量为父母亲送些好吃的东西,有时自己还不得不上街乞讨。

杜甫外祖母的两个兄弟行远、行芳发配在川。行远到了成年,将被杀。行芳还小,应免死,但他抱住行远啼哭不放,请求替他哥哥去死,但监斩人不听他的,他说:“哥哥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和哥哥一起走好了,为他在路上做个伴儿,他不害怕的。”当时听到的人都落下了眼泪。最后他和哥哥一起慷慨赴刑场,西南的人同情行芳,称赞他是“死悌”。

这些“孝悌”到极至的悲惨家世,使杜甫的心灵深受震撼,“孝悌”之心深入到了他的骨髓,这使他从小就极重视亲情,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姑母、先祖及亲人,这为他以后成为一个人情味极浓的人民诗人打下了基础。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漫游齐鲁之后归洛阳,特意筑陆浑庄于偃师县西25里的首阳山下,那里就有远祖杜审言和杜预的坟墓。杜甫就住在墓边,守护先祖的墓庐,缅怀他们一生的功绩。这一年的寒食日,杜甫还写祭文祭奠杜预说:“小子筑室,首阳山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这里所说的不敢忘本即是不敢忘了这个远祖,不敢违仁即不敢违背远祖的仁德。可见杜甫的孝,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祭奠先祖,而是含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即要继承祖先的优秀精神遗产。杜甫把“孝”提高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节 胸怀理想

杜甫随二姑母到洛阳生活后,大都市里新鲜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以前在山村里所不可能看到的。他看到了洛阳街市上的胡人开的酒馆,着装鲜艳美丽的胡家女儿在门口大胆地笑着招揽生意,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洛阳街市繁荣,商品琳琅满目,不可胜数,这也深深地打动了杜甫;还有洛水里多得数不清的船只,满满地装运着货物,一刻不停地穿梭着,让年幼的杜甫惊叹洛阳这个城市的活力和富裕;更有那些巨大巍峨的宫殿,把这个城市装点出一种深沉的气息,这是文化与历史的气息;还有那古刹、巨大的石雕或是寺院的钟声,更让杜甫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神奇魅力。

少年杜甫母亲早逝,家道中落,寄人篱下,身处逆境,体弱多病,生存上是处于柔弱境地的。但当时杜甫生活在洛阳这样的大都市里,他充分感受到了盛唐的气息。性格逐渐变得活泼起来,思维也变得活跃而敏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崇拜心理。因此,尽管杜甫个人的处境不好,但他还是保持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性,开始像洛阳城里高等人家的孩子那样品味与感受生活的美好。不过,幼小的杜甫对艺术似乎比洛阳人更富有激情和敏锐的感受力。

杜甫六岁那年,听说西域来了一个戏班子,领队为公孙大娘。这个女子不仅年轻貌美,而且会一种从西域传来的剑器舞,杜甫听说这种舞蹈雄浑有力,气魄恢弘,又是何等的粗野、狂放,与他平素常见的汉人的舞蹈完全不一样。那是来自大漠中的狂野而神奇的歌舞,所以中原的人们内心里很是向往,只是很可惜杜甫一直没有机会亲自看一眼。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他随着家人寄居郾城,正逢公孙大娘在那里表演剑器舞。杜甫听说了这件事,急忙飞快地跑去看。只见一个大场地中央搭着高高的小舞台,四周人山人海。杜甫挤到了最前面,占了距离公孙大娘最近的一个位置,这样他对公孙大娘的表演就看得特别清楚:公孙大娘身着戎装,她的身形矫健,步伐灵活,舞步如飞,手中的剑在空中飞舞,划出一道道漂亮的银弧,奔腾的剑法把人们带到一种紧张的战斗局面当中去。杜甫的心被牵引着,随着公孙大娘的剑而跳动着,感觉到心完全被公孙大娘的剑法带入到一个激动的、战斗的、变化莫测的世界里。

晚年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有: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一个曼妙女子的舞蹈竟然创造出了如此神奇的世界,这让年幼的杜甫感到不可思议。杜甫看得眼花缭乱,有时觉得这个被包裹在银光之中的女子好像凤凰一样在舞台上飞翔。这个女子仿佛也不是来自人间,而是来自天上,这样的舞蹈哪里是人间能够拥有的啊!

一瞬间,杜甫觉得自己的心随着凤凰飞了起来,仿佛插上了翅膀,随公孙大娘一起飞到了遥远的大漠,饱览了那个神秘世界里的风情。

这样充满神奇活力的舞蹈,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启发。他儿时多病,长期卧病于床,懒于活动,只知读书。然而这一次,一个女子的身躯创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世界,这使他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了。一个人的生命原来是可以创造出如此丰满、如此多姿多彩的奇迹来的。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像公孙大娘一样使自己的生命充满激情与活力,像凤凰一样使心灵展翅飞翔,看到更加广阔而高远的蓝天。

正因为杜甫六岁那年看到公孙大娘灵动的舞蹈,想到了凤凰,这为他童年的世界增添了浪漫与幻想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杜甫的脑子里,开始由凤凰展开联想,而逐渐孕育出一个理想而完美的世界。而且,在这个幻想过程中,杜甫逐渐把凤凰当作自己的化身。凤凰是超越世俗无所不能的精灵,因此,杜甫幼小而柔弱的身体里孕育的精神愈来愈卓越而强大,最后竟演化成了一个超越世俗之上的“超人”,也使他的志向更加远大。杜甫少年时代就是怀着这样完美的“超人”理想,开始步入人生旅途。

由于年年物阜民丰,人民生活安宁,因此,各地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经常捏造一些消息,说某处有凤凰降临,并将之报告给朝廷,取得君王的欢心,杜甫也就经常听到凤凰这种神奇的鸟。由于凤凰是国家的祥瑞之兆,而杜甫又很容易就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与凤凰联系起来,所以,公孙大娘的剑器舞的形象也就成了国家的祥瑞之兆,成了一个盛唐时代艺术的代表,成了杜甫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由于凤凰是少年杜甫精神的图腾,在他的眼里,凤凰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美丽精灵。所以他在少年时代一开始做诗时就吟咏凤凰,这首诗虽然没有能够流传下来,但可以推测,他赞美凤凰、追求凤凰,在他心灵的世界里充满着纯洁而美好的浪漫与理想主义色彩,他那纯美的理想都通过凤凰这个神奇的鸟而展现出来了。凤凰成了少年杜甫宏伟志向的图腾,成了他心中的完美与理想的化身。

由于年幼时代对凤凰的特殊崇拜,使得诗人终身都对凤凰情有独钟。据统计,在杜甫的诗文里,凤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不管作为直接歌咏的对象,还是作为象征性的比喻,提到凤凰的地方不下六七十处,直到在诗人临死前的一年,他还以凤凰自比,不忘夙志。这些凤凰是杜甫一生精神的自我写照。它们在杜甫童年的脑子里就已经建立了雏形,随着阅历的深广,凤凰的精神内涵也逐渐变得丰满。

在怀抱完美主义的理想色彩上,同为唐代诗人的李白可以与杜甫相提并论。李白在少年时代即把大鹏作为自己一生精神追求的图腾。他在《赠新平少年》中写道:“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明李白少年时代即以大鹏自比,由于这种完美而崇高理想的驱动力,使他在精神上不流于俗人,在人格上卓越而完美,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成就非同凡响的文化巨人的事业。

杜甫和李白在少年时代所推崇的,以及长大后歌颂最多的,都是人间并不存在的动物,是人们完美理想的精神图腾物。这种理想主义既塑造了他们高于现实的纯美心灵,也使他们的个性时时与这个现实而庸俗的世界相冲突,从而一次次地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为他们在文化上创造出巨人的业绩做了心灵的铺垫。没有这样纯美的理想主义色彩,恐怕写不出那些锦心绣口的壮丽诗篇。

第四节 博学少年

杜甫的二姑母将他从山村带到洛阳自己家来,当作亲生儿子一样抚养。在二姑母的亲儿子病死后,二姑母更是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到杜甫身上。杜甫的二姑父长期在外做官,也是县令一类的小官,和杜甫的父亲一样,忙于公务,这样,杜甫便与二姑母相依为命。

二姑母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大义。她亲自担任着抚养与照顾杜甫的责任,不让杜甫受到任何伤害,像母凤抱雏似的呵护着杜甫的成长,而且很懂得教育的重要。

小小年纪的杜甫,对洛阳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他觉得洛阳成了他的故乡,感到很是骄傲。他与洛阳城里的一帮贵族小孩子一同玩耍,感觉很是快活。但有一天,姑母突然问杜甫:“你能给我说一说洛阳的几个名人吗?”杜甫哑然,一个也答不出来。姑母语重心长地说:“洛阳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古往今来的名人,大都到过洛阳这个地方。洛阳是他们施展才华的龙争虎斗之所。所以,生在洛阳的人,是深为自豪的。但洛阳本土的名人,最有名的要数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

杜甫好奇地问:“头悬梁锥刺股,那是为了什么?”

姑母说:“为了发奋学习。”

杜甫说:“喔,那种精神真了不起。我也要向他学习。”

姑母把杜甫搂在怀里,给他讲苏秦的故事。

苏秦小时候很穷,家里世代务农,没有钱来买书。但苏秦从小爱读书,他找父母兄嫂要钱买书,但他们都不理会,还经常挖苦苏秦,叫他老实种地。苏秦却不屈不挠,他想尽办法从读书人那里将简籍一册册借来。日夜挑灯夜读,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书中的意思,以便按期还书。他瞌睡了就用冷水浇浇头,冷水浇头不管用了,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刺得血流如注,痛得清醒了,再继续苦读。后来时间一长,光刺股也不管用了,他就用一根绳子,一头把自己的头发拴起来,一头吊在梁上,低头一打盹,梁上的绳子就猛地一拽,把他拽醒,他再继续读书。苏秦凭着这种悬梁刺股的苦学精神,一年多就把所有能找来的书都通读了一遍。后来他再去游说,经过一番奔走努力,六国都答应合纵抗秦。苏秦被推为“纵约长”,挂了六国的相印,总管六国的军民,衣锦还乡。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勤奋读书的故事深刻地印在杜甫的脑子里。

此后,杜甫开始珍惜时间,发奋读书。尽管姑母家中清贫,但这些生活方面的浓厚阴影并没有成为他勤奋苦读的障碍。杜甫从不怨天尤人,自寻悲苦,他积极努力,想方设法通过苦读来获取知识,发扬苏秦的“穷且益艰,不坠青云之志”的苦学精神。

加上二姑父和父亲都在外做官,常将官府里大量的书籍带回来给杜甫看,杜甫因此阅读了大量的官藏书籍,更是扩充了知识面。

杜甫在《进封西岳赋表》中谈到自己少年时代时说:“少小多病,贫穷好学。”又病又穷,但在学习上却从来没有放松,有着一股执拗的意志。在《壮游》中说:“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古时儿童上学,须学习写大字,但像杜甫那样所写的字竟装了满满的一袋,这是很少见的。

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更生动地写出了杜甫少年时代苦读与学识的丰富。

杜甫就在这样勤奋苦读中不知不觉地长大,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他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他的那些昔日的同伴们,在学问上已经远远没法与杜甫相比了,所以杜甫也很少与他们来往。这样,二姑母又开始担忧了,杜甫这么大的孩子,也是需要有几个朋友的。

二姑母对杜甫说:“你整天只闷在家里看书,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人既要生活在书里,又要生活在现实世界。有空到外边去和伙伴们玩,不会耽误了学业的。”

杜甫说:“我不喜欢和那些同伴们玩,他们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整天吃喝游玩,成不了什么气候。我想和有才华又有德行的人交往,这样才可以很迅速地提高自己的学问,增强道德素养。”

二姑母赞赏地点头,说:“洛阳城里的名人很多,最有名望的是曾担任过魏州刺史的崔尚和担任过豫州刺史的魏启心。这两个人罢官后在洛阳闲居,在洛阳的影响很大。还有大名士李邕,也在洛阳闲居,你可以去拜访他们。我让你姑父替你引见吧。”

于是,在二姑父的引见下,杜甫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有机会出入洛阳文坛,结交到了当时身在洛阳的文化前辈。这些人德高望重,一开始,自然对年少的杜甫有些轻视,但是很快就因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看法。

那是在洛阳文化名人们的一次宴会上,主人牵来一匹皮毛纯白的骏马,对来宾们介绍说这是匹千里马,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宴会主人想请大家就“马”各赋一诗。大家都明白,主人炫耀马也就是炫耀主人自己的战功,都不敢马虎,于是这些文坛名人们看着马冥思苦想起来。杜甫也是善于骑马的,看着眼前这匹健壮的马,想到主人骑着它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情景,很快就吟出了一首诗: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刚一吟完,众人脸上都有些激动之色,然后交头接耳地品评这首诗,赞叹不已。大名士李邕高兴地举杯说:“这位公子年纪虽小,但气度不凡,简直就像当年的王勃咏《腾王阁赋》,一气呵成,气概非凡,其文章之雄健,又像西汉时的班固。是我们洛阳文坛的一颗新星啊!”由于李邕称赞,于是大家一齐举杯庆贺杜甫吟出了这等好诗。这次宴会上,杜甫受到了所有文坛前辈们的宠爱。杜甫以其突出的才华征服了洛阳文坛的名流,受到了这些名流的器重,他的诗文也在洛阳文坛显露头角了。

杜甫很快在洛阳文坛圈子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杜甫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谈诗论文,品评文章。这些文化前辈们深邃的见解对杜甫深有启发,使杜甫的学识进步很快。除了谈诗论文之外,杜甫还常与这些文化老前辈一起推杯把盏狂歌豪饮,在酒宴上,杜甫显得很坦然很自负,有时酒喝多了,他还敢当着这些文化名流的面说几句狂傲的话,就像他的祖父杜审言常挂在嘴边的厥辞:“吾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杜甫在醉酒之后也不免说这样的话,但那些文坛名流都不觉得他是在口出狂言,不觉得他是年少轻狂,而是以种种热烈之语激励杜甫。这样的酒宴使杜甫感到快活。

杜甫后来在诗里说:“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杜甫还曾在诗文里记叙了他与那些文化老前辈一起推杯把盏狂歌豪饮时的情景:“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可见与这些德高望重的人物的交往,使他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杜甫与洛阳文坛名流的交往,这反映了杜甫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了一种对高尚道德之人的尊敬与向往,表现了他心灵上的纯洁与对知识的渴望。

与当时的一般青年相比,杜甫显然大大超出了普通青年交往的范畴,杜甫所交往的是有知识有才华的德高望众的人物,所追求的是知识与品德。在与那些名流人物的交往中,杜甫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也在文化名人的熏陶之中,不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品质,改变了自己的胸襟与个性,使他拥有了像那些德高望重之人那样的素养,同时拥有了强烈的自信。这是他日后能够成为具有卓绝精神与高尚品质的文化巨人的重要因素。

从少年杜甫主动结交德高望重的名流人物来看,杜甫从少年时起就是积极入世的。这种交往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对道德的景仰,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青年杜甫的身心是健康的、活泼的。从杜甫少年时与洛阳名流人物交游的娴熟与快活来看,杜甫的少年时代就充满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青春的活力,这与当时唐王朝蒸蒸日上的活力相对应。

第五节 漫游万里

司马迁是杜甫青少年时代的楷模人物。杜甫了解司马迁的全部历史。司马迁二十壮游,不仅使他获得了广博的社会知识,搜求了遗文古事,而且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胸怀,增长了他的见识和才干。后来,他奉使巴蜀以南之游,足迹遍及今西南大地,历时一年又三个月。再后来扈从武帝之游,从出仕郎中到中书令,从巡武帝三十余年。这些不同性质的出游,都使得司马迁有条件对深广的社会生活作全方位的考察,为后来成功著述《史记》奠定了扎实基础。

于是,一个漫游的梦想也逐渐在长大的杜甫的大脑里孕育成熟了。很快,杜甫就长到了二十岁,他想,是该出去长长见识的时候了。

当然,要漫游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漫游中体质上的重重困难。体质虚弱的人是难以完成艰难的漫游生活的。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现在他的身体也并不是十分强壮,但这时的杜甫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自己想办到的事情,哪怕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也要办到。二十岁的杜甫,已经长成了一个有着强烈梦幻色彩的理想主义青年,他刚毅的脸上表现出一种极强烈的进取心和行动欲。

那时的漫游,有着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稳定的社会基础。首先,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安宁,野无拾遗,道无劫匪。国家富裕,经济繁荣,统治阶级生活富有,物价便宜,为漫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次,当时水陆交通发达。早在隋朝,南北运河就凿通了,洛阳成了南北运河的中心,从洛阳沿运河往北可以直达北京,往南可以直达扬州,又于镇江对岸渡江,经江南运河,到达杭州。在陆地上,长安与洛阳之间的驰道笔直广阔,两旁植青槐、果树,极为讲究。酒店更是遍布全国城乡,并有驿马供旅客使用,出行极为便利。因此,这一时期私人旅行是很方便的,为漫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杜甫后来在《乙昔》诗里对漫游时的情景写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真实地概括了当时漫游的社会环境。

开元十九年(731),杜甫二十岁,那年,辞别了洛阳的亲人,开始前往吴越游历。

这次漫游从洛阳出发,沿着大运河,杜甫首先到达江宁(今江苏南京)。

当时江南最繁华的城市是扬州。江宁既不是江南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商业的中心,但作为六朝古都,却吸引着无数骚人墨客前往观光与凭吊。杜甫有机会看到了“王谢”的风流。只可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的风流早已“雨打风吹去”,一去不复返了。杜甫只好感叹历史的脚步之匆匆,徘徊在谢安、王导等人故居的门前,想其贤德的为人,想昔日六朝时代的繁盛情景,久久不肯离去。

在江宁,杜甫结识了许八和旻上人。其中,杜甫与旻上人来往最为密切。旻上人虽是佛家出身,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善于吟诗,擅长下棋,很有生活情趣。他常披着袈裟,与杜甫相携徜徉于江宁的湖光山色之中,两人在一起划船赋诗,很有兴味。旻上人对杜甫的诗歌极为欣赏。每次杜甫作了新诗,旻上人都对之交口称赞,并拿去给在江宁的文朋诗友们看。杜甫因此在江宁的诗友们当中很有名声,他的诗歌也得以在江宁一带广为传播。

江宁秀美的山水陶冶了杜甫的心灵,使杜甫感觉到生活的另一面,这就是人与自然相融洽的亲密关系,人在自然中,如同在画中一样,身心都感到清爽和自由。这培育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杜甫在江宁与旻上人的交往非常快乐,直到公元758年杜甫做左拾遗,同僚许八回江宁省亲时,杜甫还托许八寄了首诗给旻上人。其诗为《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这首诗表达了三十年不见的伤情,并倾诉为官的抑郁之怀,足见当初二人交往之深。

旻上人长期居住在江宁,对江宁的人文历史都了如指掌。在旻上人的指点下,杜甫得以欣赏到江宁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壁画,那是三四百年前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创作的维摩诘的画像,在江宁瓦棺寺里。

这是一幅有着极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的神奇壁画。关于这幅壁画的由来,有一段艺坛佳话,据《京师寺记》记载,东晋兴宁(363——365)中瓦棺寺重修就绪。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钱”(捐钱为古刹重振名声),捐钱者没有超过十万的。轮到顾恺之了,他就在本子上注明捐百万。后来寺众请他兑现,他就叫他们准备一面粉壁,闭户绝往来一月余,画维摩诘一躯,画完了,将点眸子,便对寺僧说:“第一个参观的,请让他施舍十万钱,第二个观者可让他施舍五万……”等到门窗一开,光照一寺。来观看、施钱的人挤满寺院,一会儿就得到了百万钱。这则故事足见顾恺之艺术在当时的魅力。

除了壁画之外,顾恺之在壁画上书的蝇头小字也令人拍案叫绝。

公元758年,杜甫在做左拾遗,同僚许八回江宁省亲时,杜甫送诗相赠,还提到当初看顾恺之壁画时的情景。其诗中有:“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时隔三十年后,还能回忆起当初观顾恺之壁画时如饥似渴的情景,可见当初观顾恺之的壁画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何等深刻。

顾恺之的壁画,是杜甫漫游途中在艺术上的最大收获。正如童年时代观公孙大娘舞剑,青少年时代出入王府听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歌曲一样,杜甫接触到了当时一流的艺术。这对杜甫艺术品位的提高和将来的诗歌创作都有极大的益处。

观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极大地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灵感,使他一生与画结缘,与画家结缘。当世的名画家王维、曹霸、王宰、韦偃等都与杜甫常有交往,与画家郑虔的关系更是密切。由于这种接触与熏陶,使杜甫写出了不少咏画的好诗,如《画鹰》《天育骠图歌》《刘少府山水障歌》《题松树障子歌》《画鹘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等。这些诗,大多借画抒怀。后人评杜甫的这些诗说:“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见其气韵。”可见杜甫的诗法深受画法的影响。艺术的各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尤其是诗歌与绘画之间,相通处更多。人们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诗与画之间的联系。事实上,绘画与诗歌的相通在于它们都表达了“真善美”的本质,在于它们形式不同而内涵却是大体一样的。因此,观画对于诗歌创作也是大有好处的。

第六节 访历史遗迹

杜甫离开江宁后来到吴越各地,他在吴越一带的游历主要是寻访政治历史事件的遗迹。吴越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风云人物汇集之所。进入这一地域,杜甫四处打听,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不辞劳苦,走访乡野之人,采集野史文章,听到了许多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征战的故事。杜甫感觉好像进入了风起云涌的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了历史的熏陶与洗礼。

吴越姑苏历史遗迹众多,杜甫首先游览了姑苏台。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市西三十里姑苏山(今名胥台山)。相传吴王阖闾修筑此台,积材五年乃成,吴王夫差又在台上立春宵宫,作天池以泛青龙舟。每日与西施为嬉。后越伐吴,吴战败,姑苏台被焚毁。通过凭吊姑苏台,使杜甫对历史的兴衰规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国家兴亡非时运也,亦非红颜之祸,实乃人为之。只有励精图治的君主才能使国家走上强盛。

在姑苏,杜甫还参观了太伯冢。它位于姑苏城北十里的梅里聚,《吴郡志》载东汉永兴二年(154),太守糜豹建太伯庙于阊门(在城西北)外,坟与庙相隔不远。太伯是周朝祖先古公的长子,他有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昌的圣德,想破例把君位不传给长子太伯,而传给幼子季历,以便再传给昌。太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就和仲雍出走到了勾吴,成了吴国的始祖。君位终于传给了季历和昌。昌贤德勤政,天下归心,竟有了天下三分之二,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了殷商,一统天下。

太伯虽然没有成为周的君主,但他的贤德受到了人民和贤哲的称赞。《史记》记载,孔子在评价太伯时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称太伯为至德,他三让天下,虽然没有成为周的君主,但人民称赞他。

杜甫从小受儒家思想中“礼让”“孝悌”的教育与熏陶,因此对太伯非常景仰。杜甫多次前往太伯庙与太伯冢拜祭,每次想到太伯的贤德,想到太伯的“清”与“高”,想到世人为争权夺利而征战不休,总是为太伯的行为感动得泪水盈眶。

大唐的君主能有几个像太伯那样的呢?杜甫回顾了大唐开国以来的百年历史。大唐自开国以来,最高统治者内部为了争夺皇帝宝座,宫廷流血冲突此起彼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同胞兄弟李元吉、李建成而夺取皇权;武则天夺了李氏江山,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几乎杀尽了李氏皇族子孙;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妄图控制朝政,像武则天一样当女皇帝,但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剿灭之;后李隆基逼死了太平公主,逼迫自己的父亲当了太上皇,自己终于坐上了皇帝宝座。这一系列宫廷最高统治者之间的阴谋夺权,给社会政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杜甫通过寻访历史遗迹,增强了历史的忧患感,从而开始了他终身忧君忧民思想的启蒙。

杜甫对太伯庙的祭拜,使他定格了自己的仁德的政治理想,即希望天下太平,希望宫廷不再因争夺皇权发生流血冲突而导致国家动荡,人民遭殃。希望大唐的皇子皇孙们像太伯一样在皇位传承上讲究谦让,让位于贤才,使国家永享太平。

杜甫漫游吴越,前后四年,在江南住过很长一段时期,对江南一带的历史遗迹有很多的了解。在吴越的这段漫游经历,是他终身难以忘怀的。他后来在晚年所写的回忆诗歌中,也记载了漫游吴越的游踪。“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从这些诗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漫游的历程。

杜甫漫游吴越,虽然没有经历像孔子之断粮七日,司马迁之受困于薛、彭城那样巨大的困苦艰难,但其中的曲折艰辛,也是可以想象的。杜甫从社会的这座巨大书库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通过这次漫游,他已经对历史、人生、社会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探寻吴越历史遗迹,他深刻地触摸到历史的深层,极大地扩展了历史视野。他后来能写出那一系列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与厚重感的作品,与他探寻吴越历史遗迹的实践经历是紧密相连的。

此外,这一次漫游,对于杜甫诗歌风格的形成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由于周游了名山大川,故执笔有力,诗歌雄壮。又深入了历史的细枝末节的皱褶,领略了历史的沧桑,所以杜甫的诗歌深沉。两者结合,加上杜甫后来饱经世事沧桑的人生阅历,推动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的形成。对历史的内在与客观的规律所产生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促使他形成了仁德为民的进步历史观,这对他以后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沧桑感的伟大人民诗人,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七节 科考成败

时间很快就到了公元735年,这一年是科考之年。杜甫已经二十四岁了,是到了该考虑自己前程的时候了。江南一带的士子也都打点行装,准备北上洛阳进行科举考试。这一年,长安遭到水灾,谷物欠收,唐玄宗又率领文武百官移驾洛阳,所以科举考试也在洛阳举行。

当时正处于盛唐时代,朝廷非常重视科举考试,几乎把科举考试当成朝廷从民间选拔贤才的惟一途径。科举考试对古代的每个读书人来说,都是很神圣的。十年寒窗苦读,几乎都是为了科举考试做准备。科举考试对读书人命运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一朝科考中进士,“朝为贫民客,暮登天子堂”,其变化恍若天上人间,因此,科考令每个读书人万分神往。然而,能科考中第的是寥寥无几,大多数的人都将面临失败的境地。但即便如此,古代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认准了这一条道路,不撞倒南墙绝不回头。

杜甫虽然不是那种认准科举一条道的人,但是科举考试在他心里的分量,比其他士子来说并不轻多少。何况,他青年时代就怀抱凤凰之志,立志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若不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为官作宰的愿望,又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所以杜甫对这一次科举考试所抱的希望是巨大的。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杜甫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漫游,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地回到故乡巩县。在县府的保送下,杜甫获得了考试的资格,于是拿着县府的保送资格书,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洛阳,准备参加这年在洛阳举行的进士考试。

杜甫在考试前很自信,他相信自己定能够凭借才识考中进士。在科举考试前,他也像他的祖父杜审言一样,把屈原、贾谊这样的古代大文学家都不放在眼里。这虽然有点狂傲,但也可见杜甫在考试前对自己的期望之高,好像是胜券在握。这时凤凰的影像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相信他就是一只凤凰。

殿试的日子到了。这一年的进士考试在东都崇业坊福唐观举行。皇帝任命的考功员外郎才思敏捷,选拔人才亦有眼光,多得俊才,第一次为主考官时,他所选的进士杜鸿渐、颜真卿等,都成为国之栋梁。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公允而久负声望的贤者,考生们都是很放心的,就是皇帝也对自己的眼光很满意。

有这样杰出的主考官,考生们参与考试的积极性自然大为增强。杜甫带着凤凰的理想进入考场。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杜甫和别人一样,心里很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勤学,加上自己的四载漫游生活,几乎都是为了这一时刻。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然后考诗赋,再考策论。唐玄宗那时还是特别重视为国求贤才的,因此对进士考试极为关注。他在考诗赋时亲自主持,并亲自参与品评优劣。

一场考试下来,杜甫尽管有些筋疲力尽,但他自我感觉是良好的。他在耐心等待着揭榜的日子。

不幸的是,杜甫虽然才华上比他的祖父要高,却远没有他的祖父那么幸运地高中进士。揭榜的日子到了,杜甫站在金榜前,睁大了眼睛在榜上搜寻,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一次他落第了。

在杜甫参加进士考试的那一年,进士只取27名,而考生却有3000多名。能够考取的确是凤毛麟角,不但需要有才华,还要有好的机遇。从现存的杜文来看,颇嫌艰涩,造诣远不及诗,未能中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但毕竟,杜甫在考前非常自信,曾以状元自期,对这一次考试抱着很大的希望,而且曾经积极地准备。所以杜甫落第之后,心里异常的懊恼,与其他科考落第者的心态一样。

杜甫在后来的《壮游》诗里,也写到了他当时的懊恼情形。诗里写道:“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这诗里就很生动地概括了这一次考试前后的全部情形。在考试前,是如何的张狂与自信,在考试揭榜之后,又是如何的痛苦与辞家出走。

但杜甫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很快就能从科举考试的失败心态中恢复过来。他很快就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心情不久就平静下来了,心里的创伤也得以抚平。这说明,杜甫对待科举考试的失败有一种很坦然的心态。

杜甫在科举考试失败之后并不过分在意,而且还去安慰同样落第的人,他写诗劝别人说:“暂蹶霜蹄未为失。”他只是当作一次小小的马失前蹄,对人生丝毫不受影响。可见杜甫的心胸之豁达,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在科考失败之后的第二年,杜甫又兴致勃勃地去齐赵漫游。这时,他的父亲杜闲在兖州当司马,他得以有机会游历山东河北。他北上邯郸、东到青州,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苏源明,还有诗人高适、侠客张玠等。在邯郸他与苏源明一起登上战国时赵王的丛台,高歌怀古;在青州,他与苏源明、高适、张玠一起过着打猎与对酒当歌的快意生活。他们一起常在原野上游猎,生活丰富多彩,常常是一行人马出行游猎,带着弓箭旗枪,驾着雕鹰,牵着猎狗,在郊野的雪地里狂奔。杜甫与苏源明常常并辔而行。苏源明身穿铠甲,头戴银盔,英姿飒爽,杜甫装束略微平常,只是双手按着长槊,也像一位战斗勇士。

杜甫在齐赵结交的这三个同伴,都是后来成就了大事业的大名鼎鼎的人物。新旧唐书上均有他们的传。三人在年轻时均很有豪侠之气。苏源明在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托病不受伪职,表现出了一腔正气。后来他做到了郎中知制诰、秘书少监等职。但苏源明少年时生活很不幸,长期住在泰山读书,夜里点着柴火照着读书,没有衣裳换洗,衣裳上面都起了霉点,他都不在意,只是专心致志地学习。杜甫到山东时,苏源明已经做了小官,生活已经不像当初那么贫穷了。

高适是在这三人之中后来成就最大的,不但在诗歌史上享有盛名,而且官也做得很大,一直做到淮南、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等。但高适当时的情形也是非常困苦的,尽管他已经四十岁了,而且写出了《燕歌行》等著名诗歌,由于他不懂得谋生之法,家里又穷,只得长期靠干谒为生。其景况比苏源明更惨。

张玠后来的名气虽然远不及前二位,但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儿子张建封,后来做了徐州节度使等职,韩愈等人均在他手下做过事。张建封在为维护中央政权,反对藩镇叛乱的斗争中屡立功勋,为朝廷所器重。但当时张建封才六七岁,跟在父亲张玠的身边,为杜甫所喜爱。

与杜甫交往的这三个人当时都还算年轻,都有股年轻豪气。这种豪放的气质深深感染了杜甫,使杜甫忘却了科举考试的失意,与他们在一起纵情游猎,友谊也日渐深厚,于是结拜为兄弟,感情也更加地亲密。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杜甫一生都对这段岁月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他在老年时代的回忆诗歌里写到当时的情形说: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可见这一段日子对杜甫来说是非常快意的。

科考失意后,杜甫并没有像一般读书人那样,或是仍旧发奋苦读,以备再考;或是从此颓废消沉,不问时世,做起了隐士。杜甫和从前一样,考试完毕后依然去漫游,就像没有经历过考试的打击一样。漫游中依然放声高歌怀古,呼鹰猎兽,呼朋引类,意气风发。显示出一种很潇洒的生命姿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正是青年时代的杜甫科考失意后的精神写照,表现了青年杜甫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比起胸怀天下的宏伟志向来,科场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时的杜甫,只是把科考当作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条途径,但不是惟一途径。虽然科考失意,但前途对于他来说仍旧是光明的。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时机。

第八节 凸显文学造诣

在山东漫游时,杜甫开始真正沉迷于诗歌创作。这时,他们常登高台,高歌怀古,纵酒吟诗,诗歌的琼浆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心灵里酿制而成。

一天,杜甫与高适、苏源明、张玠等人结伴登上了兖州城楼。杜甫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所以这一次杜甫做东,在城楼上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招待朋友,四人边饮美酒,边欣赏着城外苍茫的美景。

秋天傍晚的兖州城外,视野非常开阔,夕阳照着城外苍茫的平野,东入青州,南入徐州之境,一片苍茫。平野上空只见浮云悠悠,一直连向远方,与渤海、泰山相连。这片平原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秦始皇的颂德刻石和鲁恭王的灵光殿等古迹。四人登高怀古,想到前程渺茫,不免惆怅万分。

酒饭毕,撤了酒桌,四人倚栏而立,由于酒的激发,四人不觉都作慷慨悲歌状。这时高适提议说:“如此胜景良辰,岂可无诗。大家就这兖州城外的秋色,各作一诗如何,看谁今日夺魁。”

于是大家欣赏着美景,饮酒赋诗,不大一会儿心中就都有了一首诗。

苏源明说:“今日杜甫做东,又是在他父亲的管辖之地。这头一个吟的,就该是杜甫了。”

杜甫说:“好吧,大家不要见笑才是。”说完就口吟一诗,《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三人听了杜甫的诗歌,都不觉兴奋地喊:“杜子美这首诗了不起啊!有乃祖之诗风,将来你一定有你祖父的名声。”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咸亨进士,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他的作品俱在,以五律著称,格律严谨,技巧纯熟,对律诗的成熟有很大的贡献。杜甫一直深为有这样著名的诗人祖父而感到自豪,他在步入社会初作诗时,很大程度上是模仿祖父,继承祖父的诗歌创作传统。

例如杜甫的《登兖州城楼》就与其祖父杜审言的《登襄阳城》很相似。《登襄阳城》一诗云: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这是杜审言流放峰州途径襄阳时写的。这首诗虽作于逆境之中,但毫无凄楚悲怆之情。诗人笔下,襄阳山水雄浑壮丽,气势磅礴,令人神往。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接天,虽然看不见章华台和冠盖里,但诗人却能想象得出。最后感叹时光易逝,富贵荣华岂能长久。

拿杜氏祖孙两首诗相比较不难看出,杜甫的五言律诗深受其祖父的影响。五律的一般写法是前起后结,中四句二写景二言情。但杜甫较之传统写法有所创新,和其祖父杜审言一样,他在中间四句皆写景。只不过前景寓目,后景感怀。比传统有所突破。但与其祖父的写法相比,则继承了其祖父“闲逸雄浑”的诗风。杜审言有:“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甫有:“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在雄浑开阔的磅礴气势上不相上下。

杜甫在做诗上与其祖父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如杜甫的“林花著雨胭脂湿”,“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等语,与杜审言的“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之句,在语句体格脉络上,都十分相似。这些都很清楚地表明了杜甫的诗歌创作师承其祖父。

杜审言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是善于把握变幻莫测的风物和微妙的情绪,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红”,“春情著杏花”等,这种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对杜甫是很有影响的。杜甫的“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等句,既是描写风物,也是表现情绪,与其祖父是一脉相传的。但写景的精微,表现力的强烈,艺术效果的鲜明,造诣的高超,都远远超过其祖父杜审言,在语境的纤细、气势的恢弘上,比其祖父走得更远。

在游历了兖州城楼之后,他们一行人又登上了泰山。泰山在山东省中部,绵延于济南、长清、历城、泰安之间。主峰海拔1500余米,周围160余里。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均到泰山上封禅,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都曾经封禅泰山,杜甫也亲眼看见唐玄宗率领浩荡的车队从洛阳城出发向泰山而去的场景。因此,泰山在杜甫的心里就有了极其崇高、伟大的地位。这次亲自登上泰山,对泰山的神奇更是充满了礼赞。在泰山顶上,杜甫面对着日出时的壮丽景色,诗兴大发,豪迈顿生胸中。这时,杜甫禁不住脱口而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就是杜甫的第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在游历时期的不朽之作,其语言的精炼及概括力,描写景物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弘,对心理感受描摹的真实又精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人的宏伟志向,在古今所有咏泰山的诗作中,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杜甫在登上泰山写下这首不朽名作以后,的确整个天下都囊括在他的胸怀中了。

当下众人都拍手叫了起来,高适说:“在兖州时,你的诗歌还只能算是和你祖父平起平坐。现在你这首诗,就远远盖过你祖父啦!真是浩荡云霄的作品。”

杜甫这次胸中好像吐了口闷气出来似的,也不谦让,自命不凡地说:“登上这泰山,真的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天下第一的人物啦。”

高适说:“弟此话虽然有点狂傲,若是别人说出此等狂傲之言,老夫自然不服。但杜子美今日吟出如此豪气冲天之作,我是心服口服!”

《望岳》一诗,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远不是其祖父杜审言能相比的了。杜审言还只是某一个时段的名诗人,但杜甫已经超越了时代,走进了历史的视野。

这一年,杜甫二十五岁。以这首《望岳》为起点,标志着杜甫正式走进了中国文学史。《望岳》一诗,是杜甫人生的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预示着将来的伟大发展也是其继承祖父文学成果之后的伟大发展。

第九节 真诚待友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已经三十岁了,从齐鲁归洛阳。他在洛阳附近的首阳山下开辟了几间窑洞,作为定居之所。这个地方也是他先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墓葬之所。他在这个祖先的墓地结庐而居,砥砺情志,使自己的志向更加纯洁和远大。

这时三十岁的杜甫已经是大龄男人了。唐代的青年男女,一般在十七八岁就已经结婚,像他那样直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是很少见的。由于在吴越的漫游和在齐赵的漫游耗费了十年的时间,而且在这十年的漫游里,他过得很快乐与兴奋,生活轻狂,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束缚。而现在,已经到了三十岁的年纪,热爱自由的杜甫,也热爱女人,他也不得不像常人一样来考虑婚姻了。

杜甫回归洛阳之后,常出入司农少卿杨怡的家。司农少卿杨怡对杜甫的才能是非常赞赏的,认为杜甫虽然贫穷了些,但凭借他的才学,将来一定会贵不可言。他有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儿,美丽娴静,于是很快杜甫和杨怡的女儿结了婚。

杜甫的夫人杨氏善良美丽,由于出身在富贵之家,因而读了些书,知书懂礼。他们夫妻之间感情很是深厚。妻子终生跟随着杜甫一同辗转各地,同甘共苦,无怨无悔,琴瑟相谐,白头偕老;偶有分离,杜甫多赋诗以叙缱绻之情。

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母死了。这使杜甫感到分外的痛苦,觉得自己此生欠姑母的太多,再也无法弥补了。于是他以孝子的身份殡葬了姑母,为姑母写了墓志铭,盛赞姑母为“义姑”,并为姑母守孝。经历了失去姑母的打击,杜甫情绪低沉,他时而住在洛阳姑母的家里,为姑母守孝,时而又住在离杜预、杜审言墓不远的窑洞里。就这样心灰意冷地过了两年寂寞的时光。在他失意时,惟有妻子的相伴给他带来了一些慰藉。

杜甫的这种低落情绪一直延续到遇到大诗人李白为止。

杜甫与李白的相遇,后世比喻为两颗巨星的刹那交错,在历史上留下了永恒。而实际上,这时的李白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巨星,而杜甫还是一个潦倒而普通的文人。或许正是这一次与李白的相遇,撞击了杜甫心灵中的诗歌之魂,使杜甫从此在诗歌上如火山一样喷薄而出,光芒四射。

天宝三年(743年),杜甫在洛阳和李白相遇。这一年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已经四十四岁了。

这时杜甫的诗歌刚刚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而李白已经写出了不少名篇,声名远播,名满天下。杜甫带着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与李白开始了真挚的交往。

天宝三年三月,李白带着对宫廷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失望而离开长安。这年初夏,他在东都洛阳初次遇见了杜甫。两人虽是初次见面,但彼此都心生敬意。当然,由于生活阅历有深有浅,这时多是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在对时政、对社会的认识上,杜甫当时是远远赶不上李白的。但是这对于他们的友谊却无关紧要。杜甫初一见到李白,就被李白的风采吸引住了。李白的游侠与求仙访道的豪放气息,真挚而毫不矫饰的言谈,待朋友的真诚,斗酒诗百篇的文学天才,都深深地打动着杜甫。李白的这种风采,杜甫曾经在高适、李邕的身上发现一二,但高适、李邕的风采却远远比不上李白。

杜甫与李白二人携手饱览了洛阳的山水,当地的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二人的足迹,白马寺、龙门石窟、关羽庙等,还有洛水两岸的秀丽风景,都一一看过了。这还不满足,二人又一起约定到梁州(开封)、宋州一带寻仙访道。他们一起携手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但此君已经死去,他们只好失望而返。

在秋季,他们和高适相遇了。三个朋友一起在山东单县一片大泽里呼鹰逐鹿,过着游猎的快乐生活。有时也在城市的酒楼里畅谈痛饮,在黄昏时走上单父的琴台。深秋的原野一派肃杀,景象凄清。他们北望没有边际的寒荒,一起谈论时政,这时就免不了对唐玄宗好大喜功发动边疆侵略战争感到无限担忧。这几年来,唐玄宗凭借强大的国力,在西方和北方的边疆上不断发动战争,攻吐蕃、破突厥、败契丹,人民的赋役日渐繁重,虽然眼前的社会极度繁荣,但战争的频繁严重影响了商耕,社会生产力迅速下降,使李白、杜甫这些有识之士都为国家深感忧虑。其中,李白的忧心更是交迫。

关于这段生活,杜甫在后来的《昔游》一诗中曾经提到过:“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徘徊。清霜大泽东,禽兽有馀哀。”

随后,杜甫和李白一起入东蒙山访问道士元逸人。他们白天携手同行,醉时共被酣睡,友谊已经非常深厚了。他们纵情地谈笑,常常端着酒杯讨论文学上的问题。酒后也开些小的玩笑,比如有一天中午的时候,阳光很足。午饭后李白照例是找个凉快有风的地方敞开肚皮睡大觉,而杜甫呢,却到一处有山水的地方,找个干净的石头坐下,然后是看书吟诗。杜甫虽然是漫游,可一刻也没有忘记学习。李白一觉醒来,不见杜甫,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到杜甫,却见他在那里认认真真地读书吟诗呢!李白觉得杜甫的样子很憨厚有趣,于是很想取笑他,当即随口吟了首诗。

诗曰:“饭后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因何太瘦生,从来只为作诗苦。”

虽然有点嘲讽的味道,但杜甫是不介意的,只是报之以一笑。可见他们的亲密关系,若是一般的友谊是不会如此放纵地开玩笑的。这种友谊久而弥坚,至死不渝。

他们还一同兴致勃勃地去访问了范十的隐居之所。他们都骑着马,但刚一出城就在荒坡上迷了路。李白不小心滚下马来,摔落在苍耳丛中,给扎得够呛,华贵的翠云裘上都沾满了苍耳,浑身就像一个刺猬似的。苍耳无论怎么拍打都弄不掉,李白也不在意,哈哈大笑着继续往前赶路。到了范家后,范十见李白这副狼狈相,大笑说都认不出李白是谁了。李白却不以为意,还脱下裘衣,将苍耳摘了下来,让范十当作食物煮了吃。范十以乡野里的粗茶淡饭招待李杜二人,李白吃喝得很痛快,说他吃腻了山珍海味,这一席很对他的胃口。可见李白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宁愿过乡野粗茶淡饭的自由生活,像他所推崇并赞赏的屈原那样。

关于这段寻访隐士的求仙访道生活,杜甫在诗歌里有记载。其《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很快在一起就漫游了三个多月,快意的日子真是短暂啊!由于李白要重游江东,杜甫也要西去长安求取功名,两个人最终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手了,他们离别之情依依。在山东曲阜县东北的石门山,李白等人设宴为杜甫饯行。分离之时,都不知何时能重聚首,彼此都难舍难分,心里惆怅万分。望着秋波渺渺的泗水,海天辉映的徂莱山,想到各奔东西,良辰美景转眼随车远去,不觉都痛饮了最后一杯酒,道声珍重。李白一时因惆怅而诗兴大发,拿起笔来,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送别杜甫的诗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是与杜甫分别时的赠诗,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厚,可见这时他们间的友谊之深。

杜甫骑着马,一路吟着这首诗,渐渐消失在远方,消失在李白的视线里。二人从此永远没有再见面。

但在分别很久之后,李白还想念着杜甫,不久又有《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其诗云:“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可见李白确实很是思念杜甫。从李白对杜甫的友谊,可以看出他对于杜甫这个淳朴的天才诗人是寄予了很多感情与期望的。

杜甫与李白在一起相聚的时间约三月之久,虽然很短暂,但友谊却是恒久的。他们二人的相遇相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从他们的交往可以看出,杜甫是真心爱戴李白的。杜甫本身对于求仙访道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兴趣。但为了李白,他屈从了自己的意愿,跟随并陪伴李白千里迢迢地求仙访道,甚至最后自己也喜欢上了李白那种游侠生活。这是爱屋及乌的原因,由此可见杜甫对李白的真诚之心。

杜甫对李白的真情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其才华的赞赏与人格的称颂之上。他此后虽然没有再见到李白,但终身都不忘李白,无论是困居长安,或是在秦州的客舍,或是在成都或夔州,都有怀念李白的诗文,称颂李白的人格与诗文的魅力。而且这种思念随着时间的久远愈来愈浓烈,如千年美酒般放射出亘古而悠远的芳香。

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如江河日月一般恒久流长,他赞赏李白的诗文,赞赏李白的人格,赞赏他的气魄。他把李白推崇到了极致,对他的思念也到了极致。在《春日忆李白》中赞赏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既赞赏李白的才华,又深情地怀念他们共同走过的日子。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让朋友代问李白时写道:“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这是让人代他向李白问好!在安史之乱后流寓秦州时写《梦李白二首》,写道:“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这时李白由于支持永王李璘的军事行动,被流放夜郎,杜甫怀着对李白的生死不渝的兄弟般友谊和他们共同的不幸遭遇,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其沉痛的心情和为李白鸣不平的忧愤之情溢于诗中。在回忆的第二首诗中,杜甫饱含深情地写道:“冠盖满京华,诗人独憔悴。”这为李白抱不平的诗句,成为千古文豪遭遇不平待遇共同发出的悲歌。在秦州时还写诗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对李白诗歌的神力的最高赞誉,说李白的诗歌感天动地。也就是在李白遭遇永王连坐之罪后,面对世人对李白的责难,惟有杜甫以诗来为他辩解。“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在《天末怀李白》中,杜甫写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不但是李白的遭遇,而且是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文豪的普遍遭遇,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曹植等都是明证。

古人云:“规我过者为益友,偏私我者为小人。”作为李白的好友,杜甫对李白并不只是一味地推崇,对于李白的错误之处,杜甫也能写诗直言相劝。例如李白与杜甫一同在兖州时,杜甫曾经写诗赠李白,其中就有:“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对李白豪放而目中无人的好言规劝。希望他不要太任性,应该收敛些。这说明杜甫作为李白的挚友,对李白的人生是负责任的,不是那种吹嘘拍马以求利益的朋友,是那种真正为对方前途命运而忧郁的挚友。

杜甫对李白是真心推崇并维护的。李白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在于他卓尔不群,怀天才而不遇。在他同时代的人中,这个悲剧或许只有杜甫看得最清楚,也最能理解,最同情李白。当然,杜甫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悲剧的,至少在他们交游的时候还没有认识到。但在李白活着的时候,杜甫是真正最关心他也是最理解他的人,是为了挽救和维护李白的天才名誉而奋起抗争、不顾世人的冷眼的人。这一切,李白或许意识不到。但杜甫以他所留下的许多怀念李白的千古不朽的诗歌,向世人展示了李白的遭遇、天才、伟大人格之间的强烈悲剧,引起了后世的深思。能够对李白理解与推崇达到这样的高度,除了表明杜甫对待友谊的真诚态度之外,也表明杜甫自己本身是与李白一样卓越的伟大人物。杜甫后来也经历了像李白那样的放逐的命运,这使杜甫在精神上更加理解李白,接近李白的内心世界。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即只有同样卓越的人物才能以同样的深度去理解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作所为等。因为这些英雄人物都有着类似的遭遇和经历,所以英雄之间才能惺惺相惜。杜甫就是在李白所处的时代中,与李白惺惺相惜的人。

以一颗真心对待朋友,既推崇他的人格与才华,又能一针见血地规劝朋友,这是一种难得的贤德。在对待朋友上,杜甫就是这样一个贤德之人,不但对待天才诗人李白如此,就是对待其他的朋友,如高适、严武、郑虔等人,也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