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他写下反映边地人民痛苦的许多诗篇,抒发了报国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东征之后,陈子昂辞官回乡,后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余岁。他是唐朝诗歌革新的先驱,今存《陈伯玉集》。
题解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
句解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花和杜若生于春夏,枝叶多么茂盛。“兰若”,兰花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芊蔚”,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的样子。“蔚”通“郁”。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幽雅清秀,空绝林中群芳的秀丽色彩,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花茎。“幽独”,幽雅清秀,独具风采。“空林色”,空绝林中群芳的秀丽色彩。“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冒”,覆盖。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渐渐地白天渐短,秋风也慢慢的吹拂起来。“迟迟”,慢慢。“袅袅”,烟雾缭绕或微弱细长的样子。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时光流逝,花儿凋零,美好的心愿到底如何实现?“岁华”,一年一度草木荣枯,故曰岁华。“摇落”,动摇、脱落。
评解
这首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全篇采用比兴手法,前半部分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部分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很像五律,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