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唐代诗人。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诬陷而去官,从此漫游黄河南北,历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死于任所。性格豪放,有异才,常击剑悲歌,并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其诗景象开阔,雄奇豪迈,音乐性强,每有所作,多被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歌从军,吟出塞”,以善写边疆风光而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诗作大都失传,仅存绝句六首。《凉州词》、《登鹳鹊楼》,为脍炙人口的唐代绝句珍品。《登鹳鹊楼》,描绘北国壮丽山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怀,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给人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艺术感受。属对精密,通俗自然,因而流传甚广。
【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日暮时分,远远的中条山雾绕云遮,衬得傍山的太阳也变成了白色;这时,太阳偎依在山后慢慢儿下沉,倏忽间不见了。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滚滚黄河涌着滔滔巨浪,浩浩荡荡流入大海。〕
第一层,描绘了日落时瞬间美好奇特的万千气象,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的恢宏气魄。
首句有对“日”、“山”动态静态的不同描写,“日”“依”、“日”“尽”为动,“山”静,以静衬动,动得微妙,静得深沉,落日景观,启人联想。
“白日”,是指日落前一种短暂的自然现象。这时,阳光透过地球厚厚的大气层,由于其中水蒸气的作用,使太阳光变成了白色。倘在此时登高观落日,是一种极为壮观的景象。“日”前饰以“白”字,极为形象地描绘出了“日”所处的特定时间,以及“日”所呈现出的特异景象。“依”字,写出了“日”傍“山”的瞬间,依依不舍的情状。“依”与“尽”相照应,其感情色彩既浓又美,逼真地描绘出了太阳偎靠在茫茫中条山身后,既不愿离去,又像是再也不能停留似的,猛然一抖沉了下去,这一霎那神奇美妙的景象。句中的“尽”字,颇有韵味,“日尽”而余晖尚存,这更是一幅多彩的画面,启人遐想无穷。“白日依山尽”句,可谓字字美,画面美,情味美,美得令人心醉。
第二句,写出了源远流长的黄河,奔腾入海的雄伟气势,令人激情满怀,奋发向上。
用“入海流”三字形容东去的黄河,其奔腾逐浪的气势,呼啸东去的声势,写得动人心魄,令人惊叹不已。“入海流”对首句的“依山尽”,落日的景观和东去的黄河,一西一东,一远一近,相互衬托,将“黄河”奔腾不羁的气势写得出神入化,使诗的艺术境界更深,更阔。同时,也将诗人凝神久望“白日”“黄河”的神态,写得逼真传神,极有品评咀嚼的余味。
上联对仗工整:“黄河”对“白日”,近前是楼下滚滚的“黄河”,远处是偎依在中条山身后的“白日”;“海”对“山”,向东是想象中的“海”,向西远眺是巍巍的“山”;“入”对“依”,都是动词,但各具特色,“入”写的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最终的归宿是无际的大海,“依”的参照物是山,带有悄然无声,脉脉含情的意味;“流”对“尽”,“流”强调的是气魄和声势,“尽”修饰的是“日”徐徐下落,静谧美妙的景观。“黄河入海流”句与首句相映衬,描绘出了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象,令人心旷神驰,激发着人们登高望远的雄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领略千里之外的无限风光,只有不怕劳苦,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再登上一层楼。〕
第二层,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勇于登攀的进取精神,揭示了只有居高才能目极天下,胸括乾坤的深刻道理。
“欲穷千里目”句,表现了诗人伟大的抱负与宽广的胸怀。句中的“穷”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探究,对未知领域的求索精神。
“目”前饰以“千里”,更见极目之远。“欲穷”,足见诗人登高之急切,探究千里之外的志向之坚定,雄心之宏大,同时也表明了诗人思想境界之高。“欲穷千里目”,是诗人对新天地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下句,一呼即出了。
第四句,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表现了诗人胸怀豁达,目光远大,勇于攀登,求索无穷的情怀。
“更上一层楼”紧承“欲穷千里目”,属对精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一”对“千”,“层”对“里”。诗人将这些普通的词儿组进诗句,却有了特殊的意义,揭示了“一”与“千”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形象地表明了无“一”则无“千”,这一极为深刻而又极其普通的道理;“层”与“里”,也是同样的关系。这样,“一层楼”与“千里目”紧紧地扣合在一起,通俗浅显的文字,表达了明晰深刻的哲理。“更上”紧扣“欲穷”,“欲穷”的是千里之外,“更上”的是“一层”,“一层”之上还有“一层”,“千里”之外还有“千里”,表现了诗人豪放豁达和容天括地的胸怀。诗人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也融进了字里行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美,哲理深:在人生的征途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一哲理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因而这首诗千百年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赞美。
【综述】
这首诗写作者登临鹳鹊楼所见宏阔的万千景象,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刻地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诗的前两句写景,写诗人远眺落日,近察黄河,目送巨流奔腾入海。“白日”、高山、“黄河”、大海组成了宏伟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激情。诗的后两句即景生情,以情写感,启人目极千里,激人奋发向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有生活的哲理,含有人生的真谛,对人启迪深,教益大,成为千古传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