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题解】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词中描写了江西农村一个普通人家的生活情态。
句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词的开头,词人还未走近村舍,只是从远处望见低小的茅屋,还有溪畔绿油油的青草。
杜甫《绝句漫兴》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的句子。和杜诗中的情形一样,辛弃疾所见到的茅屋也在水边。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绿绿的春草蔓延不绝,再配上溪旁的茅屋人家,一片生意盎然。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微微带着醉意的词人沿着溪水,来到这村舍茅檐旁,还在屋外,就听到有人正说着绵软的吴音,相互打趣取悦。什么人有这么动听的声音?难道是年轻的情侣在诉说衷肠?好奇的词人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在家中娓娓地叙着家常。“吴音”,江西上饶一带古属吴国,故称“吴音”。“媪”,古时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词人设置了一个悬念,不仅制造出出人意外的效果,也更能体现老人晚年生活的悠闲安宁。
另有一种解释认为,词中的“醉里”并非用于形容词人,而是形容这对白发老人。老公公老婆婆一边喝着酒,一边带着醉意闲谈取乐。但如此一来,这两句便都成了词人对进入茅屋后所见情形的描写,失去了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效果,同时也无从表现词人乡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老人在照看房屋,家里其他人到哪儿去了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正在编织鸡笼;最可爱的是小儿,年纪尚小,做不了什么农活儿,正趴在溪边,调皮地剥着莲蓬吃着莲子。“无赖”,这里指活泼顽皮。
这好像是老公公老婆婆在回答词人的问话,也好像是词人在老公公老婆婆的指引下见到的情形。不管是哪种情况,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息。老人们对后辈的疼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老人看家,孩子在家附近干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农家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快乐自足。在辛弃疾笔下,乡村生活没有烦恼,虽然忙碌但是安宁。这正是他理想中百姓的生活状态。
评解
这首词轻笔淡墨,宛然一幅农家素描,令人赏心悦目。词人将醉眼所睹信手写来,语言朴质平易,画面鲜活生动。所写之景,清新恬淡,所写之人,各具面目,读来只觉历历在目,又叫人浮想不绝。短短四十六字的小令,写出如此丰富的内容,足见词人观察之细微,艺术概括之高妙。
从这首稼轩乡村词的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雄豪之士精神世界中淳厚质朴,追求闲适从容、朴实平淡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