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赋梅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是借咏叹梅花而抒怀的寄托词。词中上片运用想象、比拟手法,正面描写梅花如美人一样的神态,起韵先为梅花营造出一个寒意袭人的夜,如何面对严霜透寒,层冰未消,云清月冷,梅花却依然如美人一般倚东风嫣然而笑;词中下片除了运用想象外,还兼用了比兴手法,以此来渲染梅花值得痛心的多舛命运。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通过对梅的描述,暗示了自己伤世之感以及担忧国家前景之痛,运用传神之笔抒发了心中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
【原文】
雁霜寒透幕①。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②。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③。玉肌瘦弱④,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⑤。
寂寞。家山何在⑥?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⑦?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⑧。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⑨。
【注释】
①雁霜寒透幕:指冬末春初月夜景象,征雁归来时节霜正浓,寒意透过帘幕。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②嫩冰:薄冰。③“溪奁照梳掠”三句:意思是梅花如美人一般,以溪水为镜在寒夜里梳妆打扮,极其美丽动人。然而有的人也想像梅花那样摇曳含香,可就算是涂脂抹粉也学不成半点娇艳动人之态。溪奁(lián):以溪水为镜之意。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照:照镜。梳掠:梳妆打扮。艳妆:指美丽的妆扮。④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的本色。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此写瘦梅。更重重:写梅花瓣重重叠叠。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龙绡(xiāo):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致名贵的薄纱。⑤“倚东风”二句:如美人般醉倚在春风中的梅花,眼波顾盼流转嫣然一笑,百花失色。嫣(yān)然:娇媚的笑态;美丽貌。转盼:眼波顾盼流转之意。万花:形容花的种类、数量之多。万,虚数,言其多。羞落:因羞惭而自落。比喻梅花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⑥家山:家乡的山水。言有归隐之心。⑦瑶池旧约:语出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瑶池:传说为西王母的居住处。鳞鸿:鱼雁。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鱼:典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汉昭帝时遣使匈奴,云汉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书,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将苏武放归。仗:依仗。⑧“粉蝶儿”二句: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暗喻自己怀才不遇,英雄埋没。只解:只知,只会。⑨“但伤心”二句:意思是梅花于寒冷寂寞的黄昏画角声中,暗自伤怀,无奈地发出哀叹。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创自黄帝,或曰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
【译文】
征雁归来时节霜正浓,寒意透过帘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寒冰未消尚有很薄一层的时候。摇曳风中的梅花临水照镜,极其美丽动人。然而有的人也想像梅花那样摇曳含香,可就算是涂脂抹粉也学不成半点娇艳动人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更有那绽开的花朵重重叠叠,暮色里仿佛衬着一层薄薄的细致名贵的薄纱。如美人般醉倚在春风中的梅花,眼波顾盼流转,嫣然一笑,竟使百花失去了鲜艳的颜色。
寂寞啊,真是无比寂寞。故乡的山水在哪里呢?想念那雪后的园林,还有那水边傲然挺立的亭榭楼阁。虽然还记得瑶池前,我们过去曾许下的约定,可现在,这相思的书信还能依仗谁捎去,又托付给谁呢?那翩翩飞舞的粉蝶儿,只知道追寻桃花的芬芳,与柳絮共舞,就连梅花开满了南枝竟然都没有觉察。只留下梅花,在黄昏吹奏起的几声画角哀婉与高亢中,独自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