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汪曾祺

《汪曾祺·岁朝清供》原文与赏析解读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蜡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蜡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我家旧园有蜡梅四株,主干粗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这几棵蜡梅磬口檀心,本来是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心者为“冰心”,而给檀心的起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狗心”。我觉得狗心蜡梅也很好看。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蜡梅枝脆,极易折,插在大胆瓶里。这枝蜡梅高可三尺,很壮观。天竹我们家也有一棵,在园西墙角。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长不大,细弱伶仃,结果也少。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两三穗,插进胆瓶,为蜡梅增色而已。

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蜡梅还没有见过。

在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大概黟县土壤气候特宜天竹。

在杭州茶叶博物馆,看见一个山坡上种了一大片天竹。我去时不是结果的时候,不能断定果子是什么颜色的,但看梗干枝叶都作深紫色,料想果子也是偏紫的。

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齐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或云此别是一种,湖南人谓之草天竹,未知是否。

养水仙得会“刻”,否则叶子长得很高,花弱而小,甚至花未放蕾即枯瘪。但是画水仙都还是画完整的球茎,极少画刻过的,即福建画家郑乃珧也不画刻过的水仙。刻过的水仙花美,而形态不入画。

北京人家春节供蜡梅、天竹者少,因不易得。富贵人家常在大厅里摆两盆梅花(北京谓之“干枝梅”,很不好听),在泥盆外加开光丰彩或景泰蓝套盆,很俗气。

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广州春节有花市,四时鲜花皆有。曾见刘旦宅画“广州春节花市所见”,画的是一个少妇的背影,背兜里背着一个娃娃,右手抱一大束各种颜色的花,左手拈花一朵,微微回头逗弄娃娃,少妇著白上衣,银灰色长裤,身材很苗条。穿浅黄色拖鞋。轻轻两笔,勾出小巧的脚跟。很美。这幅画最动人之处,正在脚跟两笔。

这样鲜艳的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导读】

别样的乐事

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清供”又称清玩,即清雅的供品,包括金石、书画、盆景等可供赏玩的文雅物品。岁朝清供,原指我国春节期间别具趣味的传统习俗,每年此时,人们采撷花木,增添祥和吉庆的氛围。自古以来,岁朝清供的内容不尽相同,字画、山石、碑帖、花木盆景、琴棋珍玩,不一而足。《岁朝清供》讲述了作者在老家以及其他地方看到的别样清供。

岁朝清供图到底画什么?汪曾祺告诉你:“画里面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对此,他不禁感慨“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篇末以描述的一幅旧画作结。俗中见雅,年味浓,心情爽。

文学的时代价值在于守护传统,也在于关切现实。汪曾祺写的是白话,回归的是传统,他的语言干净疏散、淡而有味,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味。在汪曾祺的笔下,一切都在不动声色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岁朝清供》写“旧园有腊梅”等,从小的视角进入,从别人不注意的一些日常琐事入手,好像即兴偶感,随口道来,却从这些日常琐事中揭示出真正的美。这是多么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又是多么迷人,多么富有情趣、令人神往的生活境界。“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则透出了浓浓的家乡情结,不仅强调了“我”家腊梅的独特,也表达了“我”对家乡春节习俗的深切感受。读着读着,不仅能发现有些童趣,又有些韵味在其中,有种心灵沉静的感觉。作家不装腔作势,不故作矫情,他就是用一些有趣的文字为你刻画出一幅活灵活现的场景,让你陶醉其中。

作者在《岁朝清供》中写到安徽黟县、杭州、北京、广州的所见。如参观安徽黟县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他对结了好多果子的天竹充满着新奇,对美的追求寻无处不在,对生活留意和在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齐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以一种艺术审美的心态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岁朝清供》就是写得平淡朴实,却又饶有趣味。

养水仙需要精心呵护。生活需要艺术的匠心,过有品位的生活需要艺术素养。即使是“穷过年”也要讲究过年的气派,“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文字如清泉,汩汩流出,晓畅通俗,清新质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岁朝清供》读来饶有韵味,不仅处处有“情节”,而且在更深处见“细节”。文字平淡中见功力,寥寥几笔,风情、情味跃然纸上。结尾处更见神韵: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这才是真正的岁朝清供,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乐事、雅事。看似俗气的风俗画,透出的是平民情怀,即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有文人雅士的格调,他们的心地是纯洁的、高尚的。清供清供,所贵者当在“清”字。作者信手为之,其乐也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