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王维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②,属国过居延③。征蓬出汉塞④,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⑤。萧关逢候骑⑥,都护在燕然⑦。

注释

①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吐蕃获胜,时王维为监察御史,奉使出塞劳军。

②单车:单车独行,不带随从。问:慰问。

③“属国”句:经过属国居延。居延,地名,在今内蒙古境内。一说,属国,是典属国(秦汉官名)的省称,代指使臣。这里是王维自指。

④征蓬:随风远飞的蓬草,这里用以自喻。“大漠”二句:清赵殿成注曰:“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疾,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⑥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是关中通向塞北的要道。唐中宗神龙元年(705),特置萧关县(今宁夏同心县东南)。候骑(jì):侦察、通讯的骑兵。

⑦都护:都护府的长官(唐代设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都护府)。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这里指边防前线。

诗词赏析:

这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写出使途中所见边塞辽阔壮丽的景色。有一点孤寂,有一点思乡,更有盛唐边塞诗常见的自豪感。“孤烟”是定时点起的狼烟,不是报警,而是表示边关平安无事,而平安是由边关将士的奋勇作战换来的。

这首诗之所以进入一流作品行列,其实主要靠其中两句写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为什么写得好?《红楼梦》里的学诗者香菱这样理解:“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来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香菱虽然是刚刚学诗,但她的感悟力是不错的,抓住了这两句诗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直”和“圆”这两个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加上了“直”和“圆”,这意境立刻就不一样了。清代诗论家张谦宜说这两句“边景如画”(《!斋诗谈》卷五),精炼地说出了这两句的好处。首先是“如画”,画面感非常强,体现了绘画的构图布局。而“边景”也指出了这两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写出了边塞的特有景致。不是所有地方的烟都是直的,我们常说炊烟袅袅,陶渊明说“依依墟里烟”,都是形容烟的扶摇上升之状,而这里的大漠孤烟是边塞特有的狼烟,这种烟“直上风吹不斜”。正因为这个“直”字看似无理实际却有理,而“圆”字跟它搭配,用在别的地方可能是俗的,在这儿却能化腐朽为神奇,与“直”一起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香菱说的“倒像是见了这景”也就是指它的画面感。

王维还有另外两句诗也写到落日和孤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两句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还是从香菱的评价说起。她说:“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读了这两句诗,脑海里又浮现出一幅画,但是这幅画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幅画不同,她并没有到过塞外,“大漠孤烟直”的画面感纯粹是由于王维在诗歌当中营造出来而出现在她的想象当中的,而这幅恬淡的黄昏乡景的画面是由于王维的诗歌勾起了她的回忆,是她曾亲眼见过的景象,现在王维的诗把它重现出来了。“渡头余落日”这两句当然也写得很美,但是更经典的还是“大漠孤烟直”这两句,而它之所以经典,与作者巧妙运用绘画的构图布局有关系。另外,田园诗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有了出色的表现,边塞诗则由唐人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首诗也正是边塞诗和田园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