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疏[1]
【原文】
大象[1]转四时,功成者自去[2]。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返旧居,长揖[3]储君傅[4]。饯送倾皇朝[5],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馀荣[6]何足顾!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7]?厌厌[8]闾里欢,所营非近务。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问金终寄心[9],清言晓未悟。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后虑[10]?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11]!
【注释】
[1]二疏:据《汉书·疏广传》记载,指汉宣帝时兰陵人疏受与疏广。广是叔叔,受是侄子。
[2]大象:最伟大的境界。
[3]化用《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
[4]长揖(yī):旧时相见或道别时的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诗中借动作指代道别。
[5]储君傅:储君的老师。这里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这两个职位。
[6]皇朝:百官。
[7]馀荣:剩下的荣耀。
[8]贤哉岂常誉:贤德啊,这难道是寻常的赞誉?
[9]厌(yān):满足。
[10]问金终寄心:指疏广曾托人试探后人,问他们需要多少钱财来置办房舍田产。
[11]遑(huáng)恤身后虑:哪有精力考虑死后如何?
[12]著:著名,指广为人知。
【译文】
最伟大的壮丽的景象来自于四时的运行,功成名就之际就应激流勇退。借问东周末年以来,体悟到这点的又有几人?放眼汉朝的朝廷,疏广与疏受才恢复了这一传统美德。长啸着回到旧居,推辞了太子太傅的高官厚禄。他们离开之际,百官都来相送,而路边塞满了百官华美的车子。临别了难免心情伤悲,留下的荣誉却不值得回顾。这样盛大的送别仪式令不知情的行人也为之感动,贤能是他们留下的美好的殊荣。邻里间的相聚是多么欢乐,所经营的均非眼前的俗事。请来坐在一起的有乡里的长辈,举起酒杯畅谈平生的抱负。借问金事说出不留遗产的心愿,愿清谈能使蒙昧的人们觉醒。称心如意地享受余生,哪里顾得上身后之事?谁说二疏死去很久了?他们的道德会随时间而愈发显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14年,其时陶渊明已五十岁。
此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仍很值得玩味。诗的写法基本上是演绎史传,这本是咏史诗的一贯传统,而陶渊明比一般诗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据事直书,而寄托之意自见”,即这首诗是写史事,同时准确地体现了陶渊明不为自己和周遭的意志所迷惑,同时确立人生追求的方向。
开篇两句颇为大气,之后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接着说到了本诗的写作对象,即“二疏”。在人心逐渐趋于浮华的西汉,“二疏”则功遂身退,远离朝廷。接着描写辞官归乡,百官相送的情形。
值得提起的是最后两句,在陶渊明而言,“二疏”是他追寻的榜样。
疏广的“问金”其实是为了“寄心”,他的深切心意一时不会被其族人理解,因此要“清言晓未悟”。《汉书·疏广传》所载:“数问其家金馀尚有几所。”疏广查询家里还剩下多少钱,是想把钱花光,把财散尽。这件事最能表现出疏广的潇洒旷达与深谋远虑。疏广有一大笔钱来自皇家的赏赐,来路是光明正大、有目共睹,完全合法的,但疏广并不打算留给子女,怕他们因为这钱财而损失向上的志气,或者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他为后人考虑得很深远。陶渊明最赞赏的正是疏广拿来开导愚昧者的那十六字“清言”。
作为文人,豁达如陶渊明也无法完全抛开柴米油盐。据《宋书》记载,陶渊明曾“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可见他并不迂腐,人首先要活着,才能谈到价值,理想,志趣。所以,陶渊明也曾违背内心出仕,缠绵于他特别反感,也特不擅长的人事应酬。然而,他同疏广一样,决定不给子女留下什么财产。
全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二疏”的生平,赞美他们正是诗人追寻的榜样,继而是作者根据史实描写的“二疏”辞官回乡的场面;接着描写“二疏”归乡后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他们不屑于“近务”,每日邀请亲朋一起饮宴的情景;他们告诫亲族,不要过分关注钱财之事;最后赞美“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全诗既尊重史实,又有适当的想象,结尾表达了对“二疏”的敬意。文笔潇洒而大气,堪称是一篇咏怀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