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
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1]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2]须上,更看银山[3]二十回。
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chè)[4]紫金蛇。
其三
青山断处[5]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注释】
[1]指顾:一会儿。
[2]君:指苏轼友人。
[3]银山:汹涌奔来、卷起巨浪如雪堆的潮头。
[4]掣(chè):牵动,引动。
[5]青山断处:不相连而相近的青山之间的中间地带。
【译文】
其一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其二
一阵雨过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钱塘江和与之相连的大海,碧玉似的。远处几个地方乌云不时一闪一闪地发出电光,在天空中划过,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要腾跃起飞。
其三
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
【解析】
熙宁五年(1072)八月,苏轼入试院监试。在试院中,登望海楼赋此组诗,其五首,录其三。望海楼,在西湖南凤凰山腰,能观钱塘江潮。
诗其一首句镕铸前人《海潮赋》语,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富表现力,易为读者所理解,可谓“出新”。次句写出海潮之变化迅速。末二句叙与友人观潮兴致甚高,苏轼与友人书,言此时心情“快适”。
其二首句“横风吹雨”的壮观景象,以转眼雨过潮平,未得展开。“雨过”一句写潮平,心情亦平。清代评论家王文诰谓此句“确是逐日闲坐楼上看潮人语”。末句当时已传诵。熙宁六年,苏轼的前辈苏颂见到了这首诗,有“楼上金蛇惊妙句”之语。
其三写眺望隔岸西兴。末二句写秋风吹钟鼓声入西兴。弦外之音,悠悠不绝。苏轼神驰西兴,与西兴人共听此钟鼓之声,而西兴人亦与苏轼同观此钱塘江潮,可以引起联想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