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苏轼

苏轼《望江南(春未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望江南(春未老)

超然台作

春未老[1],风细柳斜斜[2]。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3]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4]后,酒醒却咨嗟(jiē)[5]。

休对故人思故国[6],且将新火[7]试新茶[8]。

诗酒趁年华。

【注释】

[1]老:衰老。这是以拟人手法写春天还未完全过去。

[2]斜斜:摇曳、不整齐的样子。

[3]壕:城壕,护城河。

[4]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从这天起禁火三天,故叫作寒食。

[5]咨嗟(jiē):叹息。

[6]故国:故乡,故土。

[7]新火:因寒食节禁火,故把寒食节后新起的火叫作新火。

[8]新茶:初春新采的芽茶。

【译文】

超然台作趁着春色还未凋残,斜斜的柳丝随着春风飘洒,登上超然台,看春城风景如画。护城河半壕春水,守护着满城春花;轻烟与细雨交织,朦胧了千万户人家。清明时节把我的乡愁撩起,酒醒了还是长叹不已,——叹又何益,不该对老朋友把故乡提起。来吧,燃起寒食后的新火,品尝寒食后的新茶,饮酒赋诗岂能荒废这春天的时光,美好的年华!

【解析】

这首词苏轼写于熙宁九年(1076)的春天。超然台是苏轼由杭州通判调山东密州任知州时修缮的旧台,由苏辙命名为“超然台”。苏轼还专赋一文《超然台记》,文中称“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登台纵目,可寄托苏轼超然物外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这首词上片写苏轼的惜春赏春时登览入目的一片春色:春风轻软,绿柳飘洒,烟雨蒙蒙,满城春花,透出苏轼对眼前景物的欣喜爱悦之情。《超然台记》开篇即是“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观,皆有可乐”,这也正是超然台的可观可乐,足可寄托诗人情志的佳妙处。壕:城壕,护城河。下片的情绪似有转换,在于寒食后雨天的清明节扫墓的乡俗,引起了苏轼的怀乡之情——家在西蜀,身在山东,欲扫墓而不能,难免有天涯寥落之感。但苏轼善于自觉地调节这种黯然的情绪,“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借“新火”“新茶”自娱自乐,又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荒废时日,还要干一番事业的奋发的精神。全词景色明丽,意境清雅,虽有乡愁一缕,但调子并不低沉,中间的乡情与首尾的昂扬、明快构成了抑扬起伏的情感的波澜,更觉自然、真实、清新、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