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聂绀弩

聂绀弩《八十虚度二首(之二)(1982)》诗词原文与赏析

八十虚度二首(之二)(1982)

窗外青天两线交,文章拱手世贤豪。

谁能再活八十岁,孰与共闻三月韶[1]

生不如人才耄耋,死休埋我尽燃烧。

五台师范花和尚,狗肉葱姜诱戒刀。

注释

[1]闻三月韶:《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古传虞舜之乐。”

聂绀弩生平

1903年,1岁

1月28日(王寅年腊月三十),出生于湖北京山县城关十字街一个城市平民家庭。取乳名兆年,本名国棪,字幹如(干如),学名畸。

1905年,2岁

生母张氏病逝。因叔父聂行周(字为臧,1879-1919)无后,遂过继为其养子。

1910年,7岁

2月25日(庚戌正月十六日)发蒙上学。学校为京山县东关国民学校(申家祠堂),系初级小学,名义上是新式“小学”,实际上是私塾性质,只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混编班,教员为孙铁人(镜)和申先甫先生。

1914年,11岁

1月下旬(癸丑年腊月下旬),生父聂平周患肺结核病去世。初小毕业后,即升入京山县立高等小学。在学期间,屡以作文成绩优秀而受到老师奖励,被同窗戏赠“聂贤人”雅号。

1917年,14岁

高小毕业,因家贫不能去武汉投考中学而失学。有时替父亲“跑契税团”;但仍不废读,经常去借外祖父家藏书阅读;并从城关益大元商店管事陈海断先生学作旧体诗词,由是旧学根底日深。

1919年,16岁

旁听由查传轼等组织的京山县“学生联合会”集会活动。6月,养父聂行周患肺结核病去世。

1920年,17岁

因受新思潮的影响,曾与同学合谋,试图离家出走,未果。以本名聂国棪在汉口《大汉报》发表诗词,时任国民党总部代理党务部长的孙铁人偶见后,大为激赏,乃函请赴沪。

1921年,18岁

秋,在孙铁人与大舅父申国矩的帮助下,终得离家赴沪。第一次了解胡适之和“文学革命”。

1922年,19岁

年初,回家乡休假,返回上海后,由孙铁人介绍加入国民党;随即被介绍赴福建泉州国民党“东路讨贼军”(讨伐北洋军阀)前敌总指挥部,在同乡何成潜司令部秘书处任录事。读郭沫若的《女神》,开始接触新诗。

1923年,20岁

上半年,由孙铁人介绍与汪慰如一起赴吉隆坡投奔鲍慧僧。秋、冬之际,受已在仰光的鲍慧僧之邀,赴仰光接替被英政府驱逐出境的董锄屏办《觉民日报》,后因与老板有矛盾而被开除,遂寄居朋友处帮助办《缅甸晨报》。

1924年,21岁

五六月间,从仰光经槟榔返广州,由鲍慧僧(当时是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干事)推荐,以聂简之名考入广州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二期。

1925年,22岁

2月,与第二期全体学员作为校长蒋介石(东征主将)的卫队,参加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取道平山、淡水,在淡水等船时,得读《小说月报》上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久久难以忘怀;后经海丰至汕尾待命。

1926年,23岁

年初,抵莫斯科,入中山大学。不久,应钟敬文之约,以聂畸、绀乳为笔名,在钟敬文于广州主编的《国民新闻》副刊《倾盖》上发表新诗和散文。

1927年,24岁

继续在钟敬文主编的《国民新闻》副刊《新时代》上发表诗文。蒋介石发动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五六月间随第二批留学生从莫斯科被遣回国。

1928年,25岁

下半年,调任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总干事;不久,任南京中央通讯社副主任。请假与在杭州工作的钟敬文一起游历上海、苏州、杭州等处。在留苏同学办的刊物《党基》上发表政论性文章,并代主编《党基》的最后两期。

1929年,26岁

年初,与周颖结婚。不久,周颖即以河北公费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1930年,27岁

年前,趁放年假回京山老家探亲。其时爆发了唐生智、石友三的联合反蒋战争,因希望唐生智占领武汉后能留在武汉办报而脱离蒋介石,故意在武汉拖延了两个多月。后唐生智终未拿下武汉,不得已于本年2月返回南京,因逾假受到行政处分,不久,由副主任降为普通编辑。

1931年,28岁

在南京中央通讯社工作期间,同时为《新京日报》主编副刊《雨花》,发表抗日文章,常被“封杀”;不久,与在《新民报》担任副刊《葫芦》主编的金满成共同组织“甚么诗社”,诗社成员多至百余人,曾在《南京日报》上附出《甚么诗刊》,并出版单行本《甚么月刊》,主要刊登自作的新诗。9月下旬,受到当局传询,遂弃职潜逃上海;后又返南京,但未上班。虽有留苏同学沈苑明等一再挽留,仍决定脱离国民党。年底,得周颖信经上海赴日本东京。

1932年,29岁

在东京,靠周颖一份官费维持生活,边学习国向杭州留苏同学孟十还(斯根)主编的《中华日报》文学旬刊《十日文学》投稿。陈建辰等组织“新兴文化研究会”。5月,开始出版油印刊物《文化斗争》(出版两期后改名为《文化之光》,又出了一两期后停刊),宣传抗日,每期印二三十份,免费分送给相识的留苏学生阅读,一直坚持到次年4月。

1933年,30岁

4月,《文化之光》被封,被日本刑厅逮捕,关押于“早稻田留置场”达三个月。6月12日,与胡风、何定华、周颖等十多人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6月15日回到上海。上岸后由胡风起草,以“留日归国华侨代表团”的名义发表《反日宣言》;三四天后,在四马路中央西菜馆(广东同乡会)由周颖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控诉日本政府对中国爱国留学生的迫害。

1934年,31岁

3月,经孟十还介绍,受林柏生邀请,征得“左联”同意,受聘于《中华日报》,创办著名文学副刊《动向》,为左翼作家从事文化斗争提供了重要阵地;并请贫病中的“左联”作家叶紫作助编。在蒋、汪斗争中,因林柏生受到威吓,聂被迫辞职。《动向》共历时八个月,于12月18日停刊。此间,还通过鲁迅认识了东北作家萧军和萧红,并与丘东平重逢。

1935年,32岁

二三月间,经吴奚如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人党后不到一个月,即被派遣打入国民党内部以获取军事情报(当时康泽在四川任参谋团政训处长,因看到绀弩刚从日本回来时在《十日文学》上的文章,曾邀请聂绀弩去他那里),遂受命于5月初去成都找康泽“谋事”。因康泽知其身份,滞留月余后,未有结果被礼遣,先随康泽至重庆,再由别动队长曹助(小时同学,在黄埔时同队)陪同至万县,后乘船途经武汉,返回上海。在上海,一度任“左联”上海沪西区大组组长,负责传达“左联”的指示和任务,组织光华等大学的活动,参加一些纪念节日的“飞行集会”等等,从而认识周而复、田间、马子华、王元享、李励文等人。支持马子华与“左联”同志葛一虹、向思庚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新辑》,以“耳耶”笔名供稿并为他们保存稿件。《文学新辑》仅出两辑即被禁,后按鲁迅先生指示将编余稿件刊于胡风编辑的《木屑文丛》上。

9月,短篇小说集《邂逅》,列为《天马丛书》之一,由上海天马书店初版。

1936年,33岁

年初,左联解散。在鲁迅的倡议和支持下,与鲁迅、胡风、吴奚如、萧军、萧红、周文等共同创办出版《海燕》,以“耳耶”等笔名担任编辑人。12月25日,女儿海燕出生。年底,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被推举为委员。

6月,语言问题小册子《从白话文到新文字》,列为《大众文化丛书》之一,由大众文化社初版;同年9月,由该社二版。

1937年,34岁

“七七”事变后,送妻女回京山避难。后周颖留在京山国民中心小学执教,只身返回上海。其时,正值“八一三”抗战全面爆发,即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6月,语文问题论集《语言·文字·思想》,由上海大风书店初版。9月,杂文集《关于知识分子》由上海潮锋出版社付排,因国难遭损未印。另有两部交印的书稿《瘸子的散步》(文艺论文和杂文集)和《两条路》(小说集),亦在战祸中丢失。

1938年,35岁

1月27日,受薄一波同志聘请,与艾青、田间、端木获良、萧军、萧红、李又然等人从武汉启程赴山西临汾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途中与塞克、端木获良、萧红合作剧本《突击》。8月,又至武汉。此间,趁隙回故乡探望女儿和在当地学校教课及参加妇女抗日工作的周颖,并参与主持孙铁人夫人葬礼并写祭文。10月9日,在新四军军部举行的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大会上,作《纪念鲁迅,发扬鲁迅精神》的报告。

1939年,36岁

离开新四军,先到金华,跟邵茎麟、骆耕漠等编辑大型政治文艺月刊《东南战线》。

1940年,37岁

四五月间,张天翼从桂林写信至金华找人相助,由邵茎麟推荐聂绀弩至桂林,编辑《力报》副刊《新垦地》,一直延续到1943年。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等创办“野草社”,办刊物《野草》,7月与读者见面,在该刊上发表了大量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还在《现代文艺》《中苏文化》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年底,请葛琴、彭燕郊作《新垦地》助编,介绍邵茎麟任《力报》主笔。

6月,短篇小说集《夜戏》,列为《现代文艺丛刊》之一,由福建永安改进出版社初版;短篇小说《风尘》,由福建永安改进出版社收入《改进文库》之四《风尘》一书。

1940年,38岁

1月,皖南事变爆发,发表散文诗《绝叫》,抒发愤怒的心情。3月,养母申氏在京山老家病逝,因值战乱,未能奔丧。其时,国民党当局的文化专制日严,2月间生活书店桂林分店被查封,不久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相继被迫停业,在《野草》上发表《韩康的药店》,回击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逆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为此殃及《力报》。6月,杂文集《历史的奥秘》和《蛇与塔》,列入《野草丛书》,由桂林文献出版社初版。

1942年,39岁

是年虚岁四十,桂林文友曾设宴祝寿。3月,与从香港脱险到达桂林的胡风会晤。夏,由于受到特务点名威胁,与彭燕郊一起离开《力报》,一度失业,并复发虐疾,得组织及时照顾。后为远方书店编辑了两期《山水文学丛刊》;与胡风一起帮助骆宾基编辑了两期《文学报》;同时继续为《野草》写稿。

主编的《女权论辩》集由白虹书店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由桂林文献出版社再版;11月,杂文集《早醒记》由桂林远方书店初版;《历史的奥秘》由桂林文南出版社再版。

1943年,40岁

国民党当局对大后方进步民主力量的高压日趋严重,桂林空气紧张,因受到注意而一时难以找到工作和发表文章,遂潜心语言问题的研究,并写出论文《释舅姑》和《广“古有复辅音说”》。替文协桂林分会编辑《二十九人自选集》,于10月28日由桂林远方书店出版。

1944年,41岁

得段梦晖之助,再次离开桂林去重庆,先住北倍周颖工作的慈幼院;约半年后,与邵垄麟、葛琴夫妇,彭燕郊,骆宾基同住文协“作家宿舍”。由冯雪峰介绍,挂名于“文化运动委员会”(张道藩主持,名义上由国民党领导,实在周恩来领导下,主要由非党的进步文化人组成)。6月,经友人介绍,入私立建川中学担任教职,并与同在那里的朱希筹办综合性文艺刊物《艺文志》。

1945年,42岁

1月15日,《艺文志》创刊,冯雪峰等名作家供稿,后因引起审查机关注意,加上经费困难,仅出两辑后停刊。同时亦在邵茎麟编辑的《文艺杂志》和《文萃》上发表文章。五六月间,辞教职,主编《真报》副刊《桥》。

1946年,43岁

2月,与郭沫若等312人联名发表关于《对时局进言》的签名运动。3月,进陈国良主办的《商务日报》,任副刊《茶座》编辑;后因在报上抗议逮捕周颖(时为全国劳协负责人之一)而招忌,于10月将《茶座》交给张白山接编。不久,应陈铭德、邓季惺之邀,为重庆《新民报》编副刊《呼吸》。10月19日,以《呼吸》全版编《鲁迅先生十周年祭特刊》。至1947年3月21日止,在《呼吸》上先后发表富有战斗性和文艺性的杂文达五十多篇,触怒了当局,以致编辑部被警备司令部派人占领,要报馆道歉一个月,并立即捧走编辑。4月,周颖进入劳协的重庆工人福利社,8月被捕,出狱后被迫出走香港。

1947年,44岁

上年12月24日“沈崇事件”发生后,立即投入抗议美军暴行的爱国运动,对沈崇的不幸受辱表示极大同情,对歧视沈崇者严加谴责。1月2日,与重庆文化界人士何其芳、艾芜、孟超、力扬等一百余人联名发表宣言,呼吁抵制美货、要求美军退出中国、废除不平等的《中美商约》;1月6日,参加重庆市大中学生一万多人的示威游行,被国民党反动报纸《新华时报》公开点名为“共匪”。3月,《呼吸》因刊登一篇揭露国民党兵扰民害民的杂文《无题》,招致国民党兵痞围攻报社闹事,乃被迫离开《新民报》; 《呼吸》亦于3月21日出最后一期后停刊。

1948年,45岁

抵港后,作为家属住在周颖的工作地点——中国劳协(九龙梭亚道15号)的一个小楼梯间。正式恢复了组织关系后,与以群(党小组长)、张天翼、沈力群、孟超、楼适夷等在同一党小组参加活动。在香港集中学习了马列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如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列宁文选(两卷集)》等)。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一起编辑《野草文丛》,并担任编委。在《小说》(编委会以茅盾为首)上发表小说作品;同时为秦似主编的《野草》和《华商报》副刊撰写杂文。7月,《血书——读土改文件》脱稿,这是一篇讴歌全国农村土改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此间,还为香港新创刊的《文汇报》撰写社论,应罗孚之邀,为《大公报》连续撰稿。

1949年,46岁

春,与夏衍、邵茎麟同任《周末报》(冯英子主办)编委,并协助集资和撰文。6月,赴北京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7月17日大会闭幕后,赴东北新解放区参观访问。9月,发表长诗《山呼》,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并与家人团聚。后应林路邀请去武汉,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在汉期间,参加纪念鲁迅的活动,并发表讲话。年底,受中南局统战部张执一指示,再返香港开展统战和策反工作。

1950年,47岁

离港后的半年间,香港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民主进步人士大量北上,而反动文化人在港汇集,遂以杂文为武器,在《大公报》副刊《大公园》上开辟《二鸦日谈》专栏,批判各种怪现象、怪理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在旧关系中开展统战工作。七八月间,以总主笔名义入香港《文汇报》,初去的任务是疏通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同仁,实现改版计划,使版面更适合香港的一般读者。邀请桂林时的同事高旅入《文汇报》为主笔。此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遂连续发表新闻短评《编者的话》和一些杂文,严厉谴责美国侵略者的罪行,受到读者欢迎,部分文章后编为《寸碟纸老虎》。

1951年,48岁

3月,离香港返回内地,先到武汉参加中南文教会议,并列席中南军政委员会会议。回北京后,应冯雪峰之邀,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二编室)主任。此间,香港《文汇报》曾一再挽留,但终未再回香港。同年,被选为中国文艺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兼古典文学研究部副部长;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整理注释《瞿秋白文集》的同时,着手筹划整理注释《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

1952年,49岁

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古典文学出版工作,与《人民日报》记者徐放一起到苏北兴化等地调查《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材料,并赴南京、扬州等地重游。

1953年,50岁

主持并组织编辑室张友鸾、顾学顿、舒芜等专家,先后重新整理校订和注释《水浒》《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重新校订和注释的《水浒传》(七十一回本),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该版本《水浒传》的出版,是建国后整理古典文学遗产的开创性尝试,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出版时,《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短评表示祝贺。

1954年,51岁

应邀担任《光明日报》社编委。在报刊上陆续发表研究《水浒》的论文,影响很大,先后被邀请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扬州等地许多学校和单位作关于《水浒》的报告达五十多场次。结合工作收集旧小说约三百种,加上短篇近千种,写出礼记上百条;抄了一百几十篇序跋和几十种短篇的目录,准备编写一部中国小说史,后未能实现。

1955年,52岁

年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决定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开展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5月,应江西省文化局和省文联之邀,作《关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学术报告;不久,赴井冈山、瑞金等地参观访问。

1961年,58岁

1961年5月,开始和在香港的高旅通信,交流和切磋诗艺,在精神和物质上互相关怀。

1961年,59岁

3月,编成旧体诗集《马山集》(收旧体诗40首),手录于一印增空页中,从未示人,约同时编成《北大荒吟草》,初为二十余首,后不断增补至四十余首,陆续以手抄本形式分赠亲朋好友(包括仍在东北的丁玲、在香港的高旅和在武汉的朋友)。10月,至武汉访友,游览长江大桥,临东湖瞻仰屈原像,均有感赋诗。

1963年,60岁

曹雪芹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潜心撰写研究《红楼梦》的文章,同时作咏《红楼梦》人物组诗。前此亦有咏新、旧小说的诗多首,其中多有真知灼见,发前人所未发;且隐指现实,存有深意,少数曾托高旅在香港发表。研究《红楼梦》的文章本为《文学遗产》所写,因《文学遗产》暂停,未得发表。

1964年,61岁

4月19日起离京南游,历时两个半月。先至广州、海丰,返回时经南昌、洪湖、京山、武汉。先后参观了红宫、红场;拜访了龙津溪畔的彭湃烈士纪念馆(彭湃故居);拜见了彭母周凤老太太,并与之座谈,题诗题词,一起回忆大革命时的往事。

8月17日,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身份赴西安参加“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担任评比委员。

1965年,62岁

是年较沉寂,思想则更见深沉,开始研读先秦诸子及《史记》《汉书》。作诗《与海燕公园看牡丹,以其意成一绝句》,记与女儿同游的天伦之乐,以其难得。8月,外孙方瞳出生。

1966年,63岁

手抄类编杜诗中有关政治的篇什。在研读古籍中深有心得。

1977年,74岁

与友人的诗词赠答,年内诗作颇多。积极着手整理杂文、小说等旧作和创作新作品,回忆并从友人处搜集诗词旧作,争取发表。

1978年,75岁

整理旧作新篇,先后编辑《北荒草》《赠答草》和《南山草》,开始以油印本在友好中流传,获得好的反响。应香港方面邀请,为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著长文纪念,体力脑力均消耗甚大。

1979年,76岁

冬,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0年,77岁

即因肌肉萎缩而艰于离床榻,复为老年疾病所困,曾多次住院。初夏,再次入北京邮电医院就医。此次入院延续至次年。在病床上与人谈话,仍精神高昂,并奋力写作不辍。时胡风夫妇自四川归京,与胡风、萧军及他们的家人聚会、合影。冬,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78岁

整理编辑旧作及新作,结集多种,于年内陆续出版。旧体诗集《三草》(收诗一百九十余首)得以在香港正式出版。自注有云:“我诗曾全失去,若干年后始陆续搜得其小半,除极少数外,均忘其作年,故其次序无意义。”是以诗集分类编辑而不系年。9月,鲁迅诞辰百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本拟将上年底应北京鲁迅研究室之邀写成的杂文力作《读《啊,父老兄弟)》更名为《从(狂人日记〉谈到天门县的人民一—为鲁迅先生百年诞辰作》发表,但因怕再惹“文福”,被亲朋劝阻而撤回,遂代之以《为鲁迅先生百岁诞辰而歌》旧体诗二十二首。7月,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1982年,79岁

《散宜生诗》在北京出版,为《三草》增订本,体例相同,而多分出一辑《第四草》,共收旧体诗二百二十首。胡乔木为之作序,《胡序》云:“希望一切旧体诗新体诗的爱好者不要忽略作者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葩——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8月,友人高旅自香港赴京探视,卅载睽隔,一朝相见,彼此甚为珍重。

1983年,80岁

6月,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散宜生诗》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遂计划出版增订、注释本,为此增作《后记》,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对自己的诗做了评价。

1984年,81岁

继续写作回忆文章、文艺评论和序跋。赠诗谢“左联”战友周而复登门探望。

6月,九人诗合集《倾盖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初版,其中《咄堂诗》系绀弩自选旧体诗集,选编时间与《三草》大致相同,共收诗词八十首。7月,论及鲁迅的文章合集《高山仰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1985年,82岁

老友冯伯恒于3月逝世,不敢使闻,8月偶然得知,即作诗悼念。6月,胡风逝世,即作悼诗,刊于《人民日报》。秋,病情持续恶化,拒绝住院,准备写《贾宝玉论》而未能完成。11月,手写《雪峰十年忌》诗二首。病重期间,作为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仍牵挂文字改革事业。

1986年,83岁

1月,应邀口述《我与杂文》,由何满子整理成文。3月初,病情渐重,但头脑清楚,拒不吃药。24日入院,26日于北京协和医院安详谢世。4月7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全国政协、民革中央、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全国侨联、中国作协、资捕军校同学会、国家出版局,以及湖北省京山县委和县政府也献了花圈;习仲助、邓力群、朱学范、杨静仁、屈武等领导人和首都文艺界、新闻出版界人士六百多人出席了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