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 ① ,余过维扬 ②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③ 。
淮左名都 ④ ,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⑤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⑥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⑦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①淳熙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至日:指冬至。②维扬:即扬州。③千岩老人:诗人萧德藻的别号。④淮左:指淮南东路。⑤春风十里:用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句。⑥胡马窥江: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和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两次侵入长江附近,扬州均遭受惨重破坏。这里指第二次。⑦杜郎:指唐代诗人杜牧。俊赏:卓越的鉴赏水平。
【译文】
淮河东部的繁华都会,竹西亭外的江南名胜,且在此解鞍下马稍作留停。走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满地是荠菜野麦一片葱青。自从金人兵马渡江南下,城池废毁乔木凋零,人们至今还厌恶说起刀兵。渐近黄昏,凄清号角吹送寒意,弥漫了这座荒凉空城。
曾经最善赏赞扬州的杜牧,料想他重来此地,定会魄悸魂惊。纵然豆蔻词写得工丽,青楼词写得绝妙俊逸,而面对荒城也定难再抒深情。二十四桥依然存在,水波摇荡,月影四周凄冷无声。可叹那桥边的红芍药,年复一年不知是为谁而生?
【评点】
本篇为战乱后过扬州抒怀之作。上片写战乱后扬州荒芜破败景色,以景寓情,抒写不堪回首的黍离之悲。下片设想杜牧重来面对扬州荒城也会魂惊难赋深情,突出表现昔胜今衰的感伤。“二十四桥”以下结尾四句,以景抒慨,抒写作者哀时伤乱的悲怆凄楚。全词景情交融,虚实并用,并善于化用前人词句入词,是众多悯时伤乱的宋词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说此词“凄异之音,沁入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