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曹植

曹植《野田黄雀行》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是一篇寓言诗。首二句以兴起,“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是一种虚拟的景物描写,因为全诗内容与大海实无联系。既然是兴起,多少就有些象征的意义。前人以为“树高多风”(树大招风),“海大扬波”(张玉谷《古诗赏析》),“风波以喻险恶”(朱乾《乐府正义》),是有一定道理的,两句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构成全诗的基调。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为全篇主意所在。它表明作者的现实处境不妙,而诗的作意与结友有关。陈祚明所谓“此应自比黄雀,望救于人,语悲而调爽;或亦有感于亲友之蒙难,心伤莫救”(《采菽堂古诗选》)。作为贵介公子,曹植是十分喜好交游的,如其知交丁仪兄弟一度甚得曹操信任,然而曹操病故后,曹丕继位魏王,为了剪除曹植羽翼,立即就把丁氏兄弟杀了。丁氏兄弟曾多方求救,无济于事。曹植本人自身难保,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延颈就戮。“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正是这种现实处境和心情的真切反映。

“不见篱间雀”到篇末八句,以“不见”二字一气贯注,以象喻意,拟物于人,讲述了一个关于迫害和反迫害的寓言故事。其中角色有四:一为雀——喻受害者;一为鹞,一为罗家——喻加害者;一为少年——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人排难解纷者。“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二语,绘声绘色以作对比,于平叙中自然转折,改变了雀的命运,因势一结——“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下来谢少年”,这天真有味的一结化沉重为轻快,悠然如春风之微歇。但故事中的少年这一角色,乃出于虚构,“现实中没有,就造一个”(乔治桑语),此之谓浪漫手法。唯其出于,所以全诗仍以悲凉为基调。

这首诗的特色表现在以动物故事作寓言,曹植有一系列以动物为题的诗赋,如《蝙蝠赋》、《神龟赋》、《鹦鹉赋》、《白鹤赋》、《鹞雀赋》等,《鹞雀赋》写鹞欲取雀,雀向鹞求饶而不得,结果依一枣树得以幸免,即与本篇寓意近似。这种手法本出诗经,但汉魏诗中已经少见,曹植这类作品也就引人注目。诗中运用汉乐府民歌常见的手法如反诘——“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如接字即顶真——“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全诗语言平易,节奏明快,也就更接近民歌了。此诗还工于起调,即起句即能创造出奇警雄浑的境界,开始就能产生一种涤荡心脾的感受。王夫之《古诗评选》对曹植的四十馀篇乐府诗评价不高,独于此诗十分欣赏,不为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