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第四十六
巽下坤上
升为上进、上升的意思。升卦由巽、坤两卦组成。
从卦象来看,巽为木,居下卦;坤为地、处上卦。木在地下,也就是地中生木,树木生于地中,越长越高,不断上进,有升之象。
从卦德来说,巽为入,坤为顺;一个人如果具有巽入而柔顺的德行,那么他上进的路途必然通畅无阻。处于进升的时候,应该用柔而以巽顺之道自处。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勿恤”为不须忧虑。“南征”意指前进。升卦强调巽顺之德,九二以刚爻处下卦中位,为具有刚中之德的贤臣。六五以柔爻处上卦中位,为具有柔中之德的君王。九二刚中贤臣与六五柔中君王相应,比喻贤人向上晋升,会见君王的道路大为敞开,则天下大治可期,所以“元亨”。卦辞说“用见大人”,而不说“利见大人”,因为升卦的尊爻,即第五爻,为六五大人,并非九五大人。用巽顺之道以见大人,并无须忧虑,只管前进便可得吉。
例解 在《种树郭橐驼传》的寓言中,柳宗元(773—819)提到郭橐驼善于种树。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只不过是顺着树木的天性,让它尽量发展罢了。凡是种树要注意它的本性……种的时候小心翼翼,有如照顾自己的孩子。种好了,就好像把它抛弃似的……我不过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非有何秘诀使它既高大,又茂盛。”这就是升卦所强调的用巽顺之道而无须忧虑的表现。
初六 允升。大吉。
“允”是信任、相信。虽然初六与六四同为柔爻,而无正应;但是,初六上承九二,并为巽卦主爻,巽为木,又居一卦的最下方,就如同树木的根部一样。初六往上进升,必然如同树木向上生长一般,可得大吉。
例解 有才德的人即使一时未获重用,也必有升迁的时候。战国时代,纵横家张仪(?—前309)早年并不得志,但自认辩才无碍,相信自己只要还有“三寸不烂之舌”,就可闯出一片天下。果然,张仪秉持“允升”的心态,凭借过人的口才,得到秦惠王的重用,游说各国,风靡天下。
九二 孚乃利用禴。无咎。
“孚”为诚信。“禴”(yuè)是微薄的祭品。九二以刚爻处下卦中位,为刚中贤臣,上与六五柔中君王相应。由于君王柔弱而臣子刚强,九二臣子不宜主动前往与六五君王相应,否则会有谄媚长上、求取宠幸的嫌疑。唯有“孚乃利用禴”,才能“无咎”。意思是九二应当心怀至诚,略为准备薄礼,静候君王征召,如此则合于进升之道。
将萃卦和升卦这一组覆卦对照来看,萃卦的六二以柔爻居中位,阴柔为虚,则六二为中虚,以谦虚为诚信的表现。且六二与九五相应,是以柔应刚。升卦的九二则以刚爻居中位,阳刚为实,则九二为中实,以心中有实理为诚信的表现。且九二与六五相应,是以刚应柔。无论如何,萃卦的六二与升卦的九二的爻辞都说“孚乃利用禴”,表示这两爻虽然虚实不同,但诚信的心意却无不同。
例解 魏晋南北朝时代,前秦名相王猛(325—375)在青年时代即胸怀大志,期望有一天能经世济民。东晋桓温北伐时曾见识王猛的智慧,想延揽王猛到东晋为官。然而,王猛认为东晋的政治受到世家大族掌控,自己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不可能被重用,况且桓温只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罢了。所以,王猛坚持不以谄媚世族获取官位,继续静待明君的征召。终于在前秦君王苻坚的敦请下,出任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帮助前秦统一北方。王猛能累积诚信,静待时机,正是“孚乃利用禴”的表现。
九三 升虚邑。
依照《易经》体例,阳爻为实,阴爻为虚。坤为地,土地是组成国家的要素,因此坤卦象征国家、国邑。上卦坤体为纯阴卦,所以为“虚邑”。九三以刚爻居阳位,当位得正;而处巽体,又与上六相应,处升之时,适于上进,如同深入无人的国邑。升卦其他各爻都有“吉”或“利”的占辞,只有九三没有。“升虚邑”只表示九三勇于上进,毫无畏惧,毫无疑虑而已。处升之时,九三终究不如居中位的九二、六五能守中,也不如初六、六四两柔爻的柔顺。九三以刚爻居阳位,质刚而用刚,不合升卦以柔顺为善的道理。
例解 明朝中叶以后,政风败坏,国势日衰。张居正(1525—1582)为内阁大学士时,毅然推动改革。他循名责实,考核官员政绩,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在张居正主政下,政风改善不少。然而,明代本未设宰相,张居正手握大权,俨然以宰相自居的作风与刚强毫无通融的态度,也引起众人的批评。张居正虽能治国,却不能服众;法度虽严,却非议四起。去世以后,不但改革无法延续,本人也被追夺爵号,抄没家产。
六四 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亨”与“享”相通,意谓祭享、祭祀。“岐山”是开启周朝八百年王业的发源地。六四以柔爻居阴位,毗邻六五君王,为近君大臣,比喻周文王当年居岐山之下,向上顺服于商纣王,希望规劝他回归正道,向下抚顺天下贤士,帮助他们进升仕途,为国效力,文王自己则柔顺谦恭,谨守本分,不逾越臣职,只是累积至诚,于是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王业的根基。占辞所以说“吉,无咎”,意指必吉才能无咎。因为六四紧邻君王,进升已达人臣之极;若再往上进升,则有欺凌君王的过咎。
例解 曹魏末年,司马氏掌握朝中大权,最后勾结了几个贵族门第篡窃曹魏的天下。表面上,司马氏提倡名教,号称“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只是不光明的阴谋篡窃。司马氏主控魏政,却不知柔顺谦恭、谨守臣分,以致欺凌君王。后来胡人出身的石勒还讥评司马氏,以狐媚取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此乃大丈夫所不为。
六五 贞吉。升阶。
“阶”为阶梯,是上升及下降的凭借。“升阶”是自阶梯进升,表示有所凭借则进升容易。六五以柔爻居尊位,得上卦中位,下与九二相应,代表柔中君王得到刚中贤臣的辅佐,理当得吉。然而,六五为柔爻,资质阴柔,所以爻辞诫以“贞吉”,谓必须固守用贤的真心,才能得吉。“升阶”比喻九二贤臣当等到六五君王已经坚定其用贤的心意之后,才顺着六五君王求贤的心志,前往与六五相应,如同循着阶梯上升一样。否则,六五信任贤士的信念尚未坚定,任贤不尊,君王既无法得吉,贤臣进升的道路也将堵塞不通。
例解 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明思宗(即崇祯皇帝)(1610—1644),不能实践“贞吉,升阶”的道理。崇祯皇帝在面临清兵叩关的压力时,原本重用袁崇焕镇守关外。袁崇焕果然不负君命,屡次大破清兵。清军在闻风丧胆之馀,使出离间计,以致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私通外敌,于是撤换袁崇焕,并将他处磔刑。后来,崇祯皇帝又任命洪承畴抵御清兵,结果洪承畴兵败投降。清军最后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崇祯皇帝不能坚定用贤的心意,不能信任袁崇焕而自毁长城,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
上六 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不息之贞”意指固守正道,永不停息。“不息之贞”正是天道运行刚健不息,可以不断上升的意思。至于人世间的富贵利达,涉及私欲,则有消长起落的轮替。“冥”为暗昧。上六以柔爻处升卦的极端,盲目进升而不知停止。上六处于进升的极端,若能固守正道,效法乾天运行的刚健之德,自强不息,则为有利。反过来说,若满怀贪求无厌的念头,进升不止,将招致重大的凶祸与过咎。
例解 科举制度从隋唐以至明清,一直是读书人进身仕途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的精神在于通过客观的人才评比,挑选优异分子参与国政。但是自明朝以后,科举制度的发展已到极限,许多读书人专注于考试用的八股文,只是一窝蜂地追求进身仕途,而不潜心钻研义理,此正所谓的“冥升”。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曾说,八股文的祸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的程度比秦始皇的坑儒更为严重。文人只求富贵利达,“冥升”的祸害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