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繫辞下传《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周易·繫辭下傳·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译文】孔子说:“乾、坤两卦,应该是《周易》的门户吧?”乾,是阳的物象;坤,是阴的物象。阴阳德性相配合而刚柔成爲形体,可以用来体察天地的撰述营爲,用来贯通神奇光明的德性。《周易》卦爻辞所称述的物名,儘管繁杂却不踰越卦爻义理;稽考卦爻辞的表述(多有忧虞警诫的)事类,或许是流露作者处在衰危之世的思想吧?《周易》,是彰着往昔的变故而察辨将来的事态,显示初微的徵象而阐明幽深的道理,作《易》者开释卦爻(撰繫文辞)使各卦各爻名义适当,物象明辨,而且语言周正措辞决断以至天下万理俱备。卦爻辞所称述的物名虽多细小,但所取喻的事类却十分广大,其意旨深远,其修辞颇饰文彩,其语言曲折切中事理,所用典故明白显露而哲理隐奥。运用《周易》 阴阳两方面的道理济助百姓的行动,可以让人们明确吉凶得失的应验。

【注释】①乾坤,其《易》之门邪——这是引孔子言论,说明乾坤两卦在《周易》哲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集解》引荀爽曰: “阴阳相易,出于乾坤,故曰‘门’。”《正义》:“《易》之变化,从乾坤而起;犹人之兴动,从门而出。” ②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撰,《本义》云“犹事也”,即“撰述营爲”之意。这两句承前文“刚柔有体”、“阴阳合德”而发,进一步揭示乾坤作爲刚柔形体的拟象範围之广大和作爲阴阳物象的喻理程度之神妙。《古周易订诂》: “有形可拟,故曰‘体’”,“有理可推,故曰‘通’。‘体天地之撰’,承 ‘刚柔有体’ 言,两 ‘体’字相应; ‘通神明之德’,承 ‘阴阳合德’ 言,两 ‘德’ 字相应。”案,《集解》引《九家易》训“撰”爲“数”,曰:“万物形体皆受天地之数也。谓‘九’ 天数,‘六’地数也,刚柔得以爲体矣。”于义亦通。③其称名也,杂而不越——称名,指卦爻辞所称之物名;不越,即不踰越卦爻之理。《正义》:“《易》之爻辞多载细小之物,若 ‘见豕负涂’之属,是杂碎也;辞虽杂碎,各依爻卦所宜而言之,是不相踰越也。”案,《集解》引《九家易》曰:“阴阳,杂也;名,谓卦名。阴阳虽错,而卦象各有次序,不相踰越。”可备一说。④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于,发语辞,《经传释词》:“于,语助也”;稽,《集解》引虞翻曰:“考也”;类,指卦爻辞中表述的事类。这两句说明稽考卦爻辞的内容,可知作者生当衰世。《正义》:“考校《易》辞事类,多有悔之忧虞,故云变乱之世所陈情意也。” ⑤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微显,即显微。这两句说明《周易》的功用是彰往昔、知来事,显初微、明奥理。《韩注》:“《易》无往不彰,无来不察,而微以之显,幽以之阐。阐,明也。”案,《本义》曰:“而微显’,恐当作‘微显而’。”可资参攷。⑥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开,指作《易》者开释卦爻、撰繫文辞:名、物、言、辞,均指卦爻辞;当、辨、正、断,句中爲使动用法,意犹“使名当”、“使物辨”、“使言正”、“使辞断”;备,谓义理完备。这两句说明作《易》者在“繫辞”之时,周密思考以撰写文辞、开释卦爻,使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名物适当、言辞明正而义理完备。《韩注》:“开释卦爻,使各当其名也;理类辨明,故曰‘断辞’也。” ⑦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指卦爻辞所称物象之名虽细小,但所取喻的事类却广大。《韩注》:“託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 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这是说明卦爻辞的语言特色。《正义》:“近道此事,远明彼事,是其旨意深远”;“不直言所论之事,乃以义理明之,是其辞文饰也”;“变化无恒,不可爲体例,其言随物屈曲,而各中其理也”。⑨其事肆而隐——事,典故;肆,犹“显露”;隐,指义理隐奥。此句说明卦爻辞的用典特色。《正义》:“其《易》之所载之事,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 ⑩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贰,指乾坤阴阳二理,《集解》引虞翻曰:“二,谓乾与坤也”;报,犹“应”,即“应验”。这两句总结前文,说明《周易》所揭示的阴阳变化之理,可以用来助民之行,使明确事物吉凶得失的应验。案,《来氏易注》谓《周易》之理“两在莫测,无方无体”,“宜乎济斯民日用之所行,以明其吉凶之应也”。所云“两在”,有合“阴阳二理”,可资参攷。

【说明】以上第六章。

本章叙卦爻辞的特点。开首指出乾坤爲《易》之门,然后集中证明卦爻辞辞理远大,章末以《周易》之理可“济民行”作结。

文中“称名”、“取类”、“旨远”、“辞文”诸语,精切概括了《周易》卦爻辞以象喻意的语言特色,其义与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颇契合。因此刘勰释“兴”之义时,曾援此爲说:“观夫‘兴’之託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文心雕龙·比与》)可见,此节文字含有一定的文学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