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锤章炼句

欧阳修锤章炼句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北宋年间的一天,在庐陵的一个庭院里,一位母亲正在用荻草秆在沙地上教一个男孩认字,这母子二人就是“画荻教子”的欧阳修和他的母亲。

欧阳修是宋代伟大的散文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四岁丧父,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难。母亲为了让儿子读书,想尽了办法。从能读书起,欧阳修就向亲友和邻里借书读,每遇到精彩章节,就抄录下来。天长日久,他的作文能力越来越强,常常是一挥而就,下笔如神,就这样,他仍不放过任何一次训练的机会。

一次,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在洛阳修了一座驿舍,建好以后,他分别请了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这三位都是当时有名的文章大家,请他们每人为驿舍写一篇记。经过仔细揣摩构思后,三人挥毫作文,很快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谢希深写了七百字,欧阳修写了约五百字,尹师鲁只写了四百字,而且都叙事完备,结构严谨。堪称三者中的魁首。

欧阳修看到尹师鲁的文章胜自己一筹,十分羡慕,同时又不甘落后。事后,他提上酒,去拜访尹师鲁,与他共同探讨作文的方法。不知不觉一夜过去了,通过讨论,欧阳修明白了自己文章的弱点是“格弱字冗”,为了吸取教训,他随即将原来的文章进行了字斟句酌地修改,改后的文章不仅字数少,而且结构完整精粹。尹师鲁见欧阳修改后的文章比自己的还精炼,十分感慨。他说:“欧阳修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为使文章写得更简洁,经常寻找机会练笔。

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欧阳修与同伴出游,正当他们被一路上的山光水色陶醉时,忽然,见大路上一匹脱缰的惊马在狂奔,恰巧这时前方远处一条狗正站在道路中央。飞驰的马踏死了躲闪不及的狗。欧阳修和同伴们觉得这惊险的一幕,是个练笔的素材,就商定就此事每人写段文字,看谁将这件事情记得既完整又扼要。当下,有人脱口道:“有犬卧通衢,逸马踏而死之。”欧阳修立即表示太啰嗦了,于是,只用了六个字便说明了这件事:“逸马杀犬于道”。这虽是件小事,却足见欧阳修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求实精神。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他总结出作文需“三多”,即多读、多练、多交流。事实证明这“三多”的确是作文的关键。欧阳修正是得益于这“三多”。即便是公务繁忙,也没有忘记诗文创作。尤其是他善于利用零星时间,马上、枕上、厕上都是他进行锤章炼句,琢磨钻研的好时机。不仅如此,他还十分注重推敲已成文的作品。每作完一篇,便挂在墙上随时更改,直至满意。

一天,他将已写好的《醉翁亭记》拿出来修改。这篇文章的开头关于滁州地理环境的描写,用了几十个字,显得拉杂,他很不满意。为了使其精炼概括,他反复推敲,终于找到了极富概括力的五个字:“环滁皆山也”。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开篇。

欧阳修这种一丝不苟的学风,一直保持到晚年。为使自己的文章不被后人耻笑,他逐篇修改加工,直至凝练概括为止。

◆文章须做到文字简洁平易,内容深刻含蓄,才能成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