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对此,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鱼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这是连起来的意思,千万不要跟着古人乱解释:聪明的人一定喜欢水,仁慈的人一定喜欢山。那问题就很大了。

这里是说智者和仁者的一个特点。智者乐观好动,如水一样;仁者深沉豪迈,犹如大山。其实,智者的外在表现,不是说他活泼好动,更是说他的灵活变通,如水一样,变化多端,能急能缓,能静能动,动静相宜,温柔而有力。

而智者的智慧,却不是从这种好动灵动的外在表现而来,而应该是从静中升华出来的。如佛家所谓的“定生慧”,定是什么?就是定力,定力出于沉静无扰中。所以,智慧生于宁静中。从这个方面来说,正直的智者,也是最能安静的。在安静中获得那种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状态,达到自然之化境。而自然,虚无,无疑则是智慧的一种最自然的表现。也如老子所说的“自然无为”。

换句话说,人只有入静,入定,才能在虚无中达到自然无为,才能查古阅今,审时度势,又能鉴照天地的精微,明察万物的奥妙,从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抓住最好的时机,得以发展。你看古来那些得道高人,不都是这样吗?善于道法天地,在宁静中冥思遥想,做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不得时机时,就“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站在人生边上,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而机会来时,迅速出动,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这就是智慧。只在合适的时候出动,不动则已,一动惊天。

我国道家的老庄哲学,体现出深厚的智慧。老庄主张自然无为,守柔示弱,甚至抱残守缺,与世无争,藏拙守身等,看似消极,其实体现了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退为进,反其道而行之的高超智慧。

庄子就是一个对人生、社会和人心看得十分透彻,自己能保持超然的人。很多东西,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经常畅谈山林之乐的人,未必就能真正领悟其乐趣;经常高论讨厌名利的人,心中未必不想升官发财。很多事情,只有临到他头上,才能看出真精神;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有资格说真懂得;没有体验,评头论足,不能算是真懂得。正如庄子说:“懂得道不是难事,但要不说出来,就难得了。懂得道而不妄加评论,是达到自然的境界;懂得道就信口谈论,就是一种刻意为之。而古人,是追求崇高天然而无为的。”

老子说:“大音希声”,越是懂得,越是不说。因为觉得没必要,还免得越说越乱相,越描越黑。毕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时语言并不能真正代表什么。不到用时,少说为妙。真正的智者,从不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往往是保持沉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世事有趣,得之者无言,言之者未得。”所以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自然天成,而自然无为,最是得天地之道的状态,是最高的智慧,也是适合万物生灵的最好的生存方式。

老子的师父叫常枞。常枞临死时,老子及其徒弟们都站在常枞的床前,尽学生之道。

老子问师父:“您还有什么要告诉学生的吗?”

常枞说:“你说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柔弱?”

老子还没回答,常枞就张开嘴巴,说:“你看!我的嘴里还有什么?”

老子看了看,说:“师父,您的嘴里什么也没有。”

常枞对老子说:“这就是我为你上的最后一课。柔弱胜于刚强。”

老子含着泪说:“师父,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呢?”

常枞看着老子说:“今后,你应该以水为师。”然后,他说:“上善若水,‘水’最柔弱,但‘水’对人生有着丰富的启示。智者如水。水遇到阻碍物就会转个弯,但是流向并没有改变,这种不硬碰硬,不采取两败俱伤的处世态度,是智者的风范。它看似软弱无力,但却力量无穷。”

老子和学生们听了,深以为然。

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德之下,更有智慧,不停顺势而动,或急或缓,灵活多变,或宁静,涓涓细流,或湍急,奔腾咆哮,水的品格,温柔又有力,作为生命之源,它的确是给人最深刻的启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谓“水滴石穿”,水的力量无比强大,为古来的智才所效仿。

诸葛亮的智慧,是人所共知的。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善于法天效地,并深得道家智慧之法。

周瑜有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赶制出十万支箭来。他原以为诸葛亮会拒绝,因为这太难为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却说:“操军即日将至,若等十天才造出来,必将误了大事。”

他说:“我不必十天,只用三天时间,就可办完此事。”

周瑜看他如此痛快,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他看来,诸葛亮怎么可能办成呢?这样,他必死无疑。他对于诸葛亮的才智,早已妒忌在心,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所以,巴不得此次,公报私仇。

诸葛亮告辞后,周瑜让鲁肃到诸葛亮营地去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看到鲁肃来了,就故意可怜地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支箭呢?还望子敬救我!”

厚道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

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否则,他必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说:“你放心。”

可是,他虽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回去后,遵守诺言,没对周瑜讲借船之事,只说见诸葛亮并没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就绪。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他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

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听从诸葛亮的安排,随行在旁,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的江面,雾气沉沉,漆黑一片。诸葛亮命令兵士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的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队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在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坦然地说:“我料定,在这大雾之夜,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去。”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箭飞如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

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丧不已。

诸葛亮带船队返营后,让士兵计算,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三天!

鲁肃目睹其事,佩服得不知所云,连称诸葛亮为“神人”。

他对鲁肃所讲:“我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三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故演出这一出草船借箭之戏。”然后他又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智慧呢?正是他善于法天效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