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4年8月~196年10月)
1934年秋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红25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使得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当时准备转移到湘西地区,同红2、6军团会合。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雩都(今江西于都)等地出发,先后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锐减至3万余人。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赞同毛泽东的主张,决定中央红军改变行动路线,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袭占贵州遵义城。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实行高度灵活的运动战,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分兵黔东,威逼昆明,巧妙地牵制调动国民党军,从被动中取得主动。5月初,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于24日攻占了大渡河南岸渡口安顺场,以一部强渡大渡河,主力则沿河北上,攻占泸定桥。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通过天险大渡河。接着,翻越了大雪山。12日,先头部队在懋功(今四川小金)东南的达维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师。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5月初退出川陕苏区,开始长征,中旬到达川西。一部于6月12日到达四川懋功地区,与中央红军会师。8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8月15日,红一、红四方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先后通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8月29至31日,红军右路军第30军和第4军第10师在四川省包座地区全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1个师,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门户。中共中央为抓住甘南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致电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迅速出班佑,向右路军靠拢。但张国焘以种种借口,拒不执行中共中央指示,反令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要挟中共中央。为贯彻中共中央北上川陕甘方针,中共中央率右路军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等先行北上。9月12日到达甘肃迭部县俄界。在俄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同时,将部队改称陕甘支队。9月17日,陕甘支队攻克天险腊子口,乘胜占领哈达铺,突破国民党军渭水封锁线,越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结束了历时1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1934年11月16日,原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5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始长征,并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苏区。1935年7月16日,为策应红一、红四方面军北上,红25军向西转移,9月7日进入陕甘苏区,15日,抵陕西延川永平镇,16日与红26、红27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随后,组建成红15军团。11月初,红一方面军同红15军团会合。
坚持南下的张国焘,于1935年9月下旬命令原左路军和右路军的红4、红30军再次折返草地,进入四川、西康边界少数民族聚居地。后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使红军受到巨大损失。1936年2月被迫退至西康的甘孜地区。1935年11月19日,原在湘鄂川黔苏区的红2、红6军团也退出苏区,开始长征。先后转战湘中,进军黔东和黔西,西进云南,北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于1936年7月2日到达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5日,奉命组建红二方面军。之后,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重过草地,先后到达甘南哈达铺。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宁夏西吉东南),分别与南下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