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足石刻》的诗词与文章

大足石刻

位于四川东部,距重庆162公里,距成都272公里。大足县内有规模较大的石刻十余处,已对外开放四处。宝顶、北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宝顶山,又名香山,距县城15公里,有公路通达。宝顶山是南宋名僧赵智凤历七十余年主持建造的大型密宗道场。元、明时期虽几经兵燹,但石刻至今完好。宝顶石刻以大佛湾为中心,沿马蹄形的自然岩壁开凿而成,有摩崖造像近万尊。整个造像如展开的长卷图画,有计划、有组织地布局,并揉合力学、采光、排水等科学原理于造像之中,造型优美,内容丰富,民族化、世俗化突出。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北山,又名龙岗山,位于城北2公里。北山是唐末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屯兵贮粮的要塞,也是他首开石刻造像之地,后经五代、两宋,雕刻日多,历时二百五十余年,遂成当今规模。北山佛湾一字排列,造像七千余尊,多为许愿还愿者雕就,形成了个体造像多的特点。主要石刻有补唐史之遗缺的韦君靖碑,宋代书法家蔡京碑刻,“环宇间仅此一刻”的古文孝经碑,有中外著名的“转轮经藏”造像和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普贤像等。南山,又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城南两公里,是道教石刻造像的集中区。始于北宋,延至明、清,有三清、圣母飞龙等造像五百余尊,以及“三清殿”、“太清亭”、“真武洞”和具有史料价值的《何光震碑》等。南山道教像服饰华美,对研究传统民族服饰有重要参考价值。石门山造像始于北宋,是儒、释、道三教俱有的造像区。有神仙玉皇,佛爷菩萨,天子僚臣三百多尊。造像艺术居唐宋过渡时期,可窥中国雕刻技法演变相承之轨,山上有圣府洞古庙一座。

[古诗文赏析] 过 分 水岭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嶓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

首句就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突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改成“亦”字,又不免掩盖主次,使“无情”与“有情”平分秋色 ,只有这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且与全诗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相统一。这一句在点出“有情”的同时,也就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在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叙事,暗点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 嶓冢山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因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能到达岭头。山路蜿蜒曲折,缘溪而行,故而行旅者感到这溪水一直在自己侧畔同行。其实,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总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虽不断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声却一路伴随。因为深山空寂无人,旅途孤孑无伴,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便变得特别亲切,仿佛是有意不离左右,以它的清澈面影、流动身姿的清脆声韵来慰藉旅人的寂寞。我们从“得同行”的“得”字中,可以体味到诗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而感于溪水的“有情”,也于“得”字中见出。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与日俱增,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但却不从自己方面来写,而是从溪水方面来写,以它的“惜别”进一步写它的“有情”。岭头处是旅途中的一个站头,诗人这一晚就在岭头住宿。在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岭头流水,仍但潺湲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这“潺湲一夜声”五字,暗补“三日同行”时日夕所闻。溪声仍是此声,而当将别之际,却极其自然地感觉这溪水的“潺湲一夜声”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别之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岭的自然特点,由“岭头”引出旅人与溪水的“分头”,又由“分头”引出“惜别”,因惜别而如此体会溪声,联想的丰富曲折和表达的自然平易,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写到这里,溪水的“有情”已经臻于极致,诗人对溪水的深情也自在不言中了。

(刘学锴)

[现代散文] 云岗石刻古朴浑厚,龙门石刻精神饱满。云岗、龙门的颜色是灰黑色,石质比较粗疏,易风化。云岗风化得很厉害,龙门石佛的衣纹也不那么清晰了。云岗是北魏的,龙门是唐代的。大足石刻年代较晚,主要是宋刻。石质洁白坚致,极少磨损,刻工风格也与云岗、龙门迥异,其特点是清秀潇洒,很美,一种人间的美,人的美。

有人说佛像都是没有性别的,是中性的,分不出是男是女。也许是这样吧。更恰切地说,佛有点女性美。大足普贤像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其实是不准确的。维纳斯就是西方的,她的美是西方的美。普贤是东方的,他的美是东方的美。普贤是男性(不像观音似的曾化为女身),咋会是维纳斯呢?不过普贤确实有点女性,眉目恬静,如好女子。他戴着花冠,尤易让人误会。

“媚态观音”象一个腰肢婀娜的舞女。不过“媚态”二字不大好,说得太露了。

“十二圆觉”衣带静垂,但让人觉得圆觉之间,有清风滚动。这组群像的构思有点特别,强调同,而不强调异,十二尊像的相貌、衣著、坐态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在沉思,但仔细看看,觉得他们各有会心,神情微异。唯此小异,乃成大同,形成一个整体。十二圆觉的门的上面凿出横方窗洞,以受日光,故室内并不昏暗。流泉一道,涓涓下注,流出室外,使空气长新。当初设计,极具匠心。

我见过很多千手观音,都不觉得怎么美。一个人肩背上长出许多胳臂和手,总是不自然。我见过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千手观音,是承德外八庙的有三层楼高的那一尊,这尊很高的千手观音的好处是胳臂安得比较自然。大足的千手观音我以为是个奇迹。那么多只手(共一千零七只),可是非常自然。这些手是怎样从观音身上长出来的,完全没有交待,只见观音身后有很多手。因为没法交待,所以干脆不交待,这办法太聪明了!但是,你又觉得这确实都是观音的手,菩萨的手。这些手各具表情,有的似在召唤,有的似在指点,有的似在给人安慰……这是富于人性的手。这具千手观音的美学特点是把规整性和随意性结合了起来。石刻,当然是要经过周密的设计的,但是错落参差,不作呆板的对称。手共一千零七只,是个单数,即此可见其随意性。

释迦牟尼涅槃像(俗谓卧佛),佛的面部极为平静,目微睁(常见卧佛合目如甜睡),无爱无欲,无死无生,已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至最高境界。佛像很大,长三十余米,但只刻了佛的头部和胸部,肩和手无交待,下肢伸入岩石,不知所终。佛前刻了佛弟子约十人,不是站成一排,而是有前有后,有的向左,有的向右,弟子服饰皆如中土产;有一个斜头卷发的,似西方人。弟子面微悲戚,但不像有些通俗佛经上所说的号啕辟踊。弟子也只露出半身,腹部以下,在石头里,也不知所终。于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境界,大足的佛涅槃像是一个杰作!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