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上海之旅·上海·黄浦常记忆

悠悠吴越曲·上海之旅·上海·黄浦常记忆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古往今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黄浦滩上留下了光辉足迹。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

黄歇与春申江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做黄歇浦,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楚考烈王宰相,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始成今日之黄浦江。

黄母祠和黄道婆墓

在上海植物园内,有一座始建于元代元贞年间的黄母祠,是黄道婆的墓地。

在上海老年妇女中,至今还传诵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尺筒子二匹布”的歌谣,这黄婆婆就是黄道婆(1245—? )。她是松江乌泥泾(今东湾村)人,因不堪公婆虐待,逃出家门,流落在崖州(今海南崖县)三十多年,向黎族妇女学会了纺纱、织布技术。回到故乡后,便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并将所学的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进了松江一带纺织业的发展,使该地成为有“木棉文绫,衣被天下”之地。后来,这些纺织技术传播至各地。

黄道婆去世后,后人感念她的恩惠,将她安葬在乌泥泾镇,为她立祠祭祀。该祠后来多次遭劫,到明代天启时,曾做过山东右布政使的张所望,发起修理乌泥泾镇的宁国寺,遂将寺的西偏殿改建为黄道婆祠。他在《重建黄道婆祠记》中,高度称颂黄道婆的功绩:“衣食源,妪实开之,等于育我,以母道事之,谁曰不然”,使这所祠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年。后来在上海旧城厢,也有黄道婆禅院、黄道婆庵以及先棉祠等地名。五十年代后,重修了黄道婆墓,魏文伯题写墓碑。

“徐上海”

中国古人习惯以籍贯称呼名人,以表尊敬,以上海为称号的,只有徐光启一人。

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不到二十岁就中秀才,三十六岁中举,四十三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供职,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终身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数学、农学、测量。其最重大的成就,是与利马窦等西洋传教士合作,将西洋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并总结中国农业经验,写出了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农政全书》、《几何原本》等。徐光启为了探索“格物穷理之学”,孜孜以求,终身不懈,成为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徐光启虽位至卿相,但能廉洁自守。上海旧时有一句民谣流传甚广:“潘半城,徐一角”。潘指抗倭名将潘恩及其后裔,潘家占了上海城的一半,“豫园”就是潘家产业。徐一角指徐光启家,徐氏为官四十年,旧庐不改,只占城的一角,可见其亮节高风,的确配称“徐上海”。

徐一角至今仍有残址可寻,这便是位于上海大南门乔家路的徐光启故居,俗称“九间楼”。故居大门原在太卿坊,有几进房屋,明末因大灾被毁,仅存后进九间,故名。

徐光启谢世后,葬于南丹路现光启公园内,有子孙世居周围,这里是肇嘉浜和法华泾的汇合处,于是遂名徐家汇。今徐墓已修葺一新,驳石坟台,筑于花岗石平台之上,葬着徐光启夫妇和四位孙子、孙媳。墓前为徐之塑像,东侧是碑廊,内设有徐之画像、传记和手迹石刻。

侯氏父子与叶池

“西风杨柳郁参差,旧是孤臣殉节池;一自丹心焚劫火,百年磷焰照寒漪”。这是乾隆年间嘉定诗人时彦英题写叶池的诗。叶池坐落于上海嘉定县嘉定镇,是明末抗清英雄侯峒曾父子殉国之处。

侯峒曾(1591—1645)字豫瞻、广成,明代天启进士,曾任浙江参政。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大举入关,降清总兵李成栋派兵进嘉定城大肆屠杀。在危难当头之际,峒曾被推为首领,与另一抗清将领黄淳耀兄弟一起分守嘉定东、西门。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守十余日。据《嘉定屠城记略》记载,其子元演、元洁见城已破,敌已闯入便问:“大势已危,奈何?”峒曾曰:“一死已矣,所痛者合城百姓尔。”元演、元洁强扶他走下城垛,奔过通桥,他俯视桥下说:“咄咄美清流。”回家拜过先祠,步至后园叶池旁,从容跳入叶池自沉,二子及仆人杨恕、龚元也相继随他跳入池中,但叶池水浅,并未淹死,临了还是被清兵发现,拉上岸去斩杀。当时,清军李成栋将其头悬于城门上,并写明“逆官侯峒曾首级示众”。后来一位过路人将其尸身和头送回侯氏故居合葬。1962年在原池立碑纪念。

陶庵留碧

在嘉定县境内上海科技大学的校园西隅,竖着一块镌有“陶庵留碧”的大理石碑,这便是明末嘉定抗清起义领袖黄淳耀和其弟渊耀殉节的地方。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号陶庵。明末嘉定知名人士。幼时家贫苦读,于经学造诣颇深,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中进士后,对朝廷的黑暗政治,嫉恶如仇,不受官职,偕同其弟渊耀隐居嘉定石冈乡。顺治二年(1645)清军大举入关时,兄弟俩受命于危难之际,与峒曾等率领人民苦守嘉定城。在峒曾父子殉国于叶池,其父黄完白先生遇害之际,黄淳耀留下绝命词:“宏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灭,此心而已,异日寇雾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伦其世者,尚知予心。”遂自缢于平日读书的西林庵,其弟也联袂同殉。据《嘉定县志》载:康熙年间嘉定六君子之一的张鹏翀,因而为此室署名曰“留碧”。后乾隆、嘉庆年间,沈德潜、钱大昕等人也重新书写过。道光时,邑人陆昫曾有《过竹胜庵访忠节留碧处》诗:“回首沦桑日,苍茫泪欲潸;孤忠偕上谷,大义薄虞山,败壁丹心照,荒祠碧草间,徘徊结缨处,斜日下丛菅。”

西林庵早毁,1962年在废址立碑,吴玉章题“陶庵留碧”四字,并书“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万千,且喜纪元新世纪,翻天覆地换人间”一诗镌于碑阴。

夏氏父子墓

明代夏允彝、完淳父子的墓冢位于松江县昆冈山荡湾村。

夏允彝为明末复社后期领袖。清兵南下,他联络明军旧部,组织义军。抗清失利,英勇不屈,投水殉难。

夏完淳,诗人,自小才智过人,七岁已能诗善文,有“神童”之称,传世作有《南冠草》、《夏完淳集》等。十四岁时随其父辈一起投入抗清斗争,父殉国后,他变卖全部家产,捐作军饷,准备再度起义,四处奔波,辗转湘鄂,因策反松江提督吴兆胜未遂而返乡,为人告密被捕,在南京慷慨就义。其友杜登春收殓遗体运回故乡,葬于父母墓旁。

如今夏氏父子墓已修葺一新,墓前有墓道,后有托山,流水环绕。墓前立有陈毅题写的石碑。

邹容墓

“大将军邹容”之墓在上海县华泾镇西。

邹容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字蔚丹,1885年生于四川巴县,十七岁时东渡日本留学,1902年回到上海,曾在上海张园的拒俄大会上慷慨演说,痛斥沙俄侵略我国的罪恶行径,并加入“爱国学社”,撰写《革命军》,抨击清政府的卖国罪行,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章炳麟为此书作序并在《苏报》上刊文介绍。刊印后,《革命军》成为当时鼓动革命最有感染力的论著,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孙中山称赞说:“《革命军》一书为推满(反清)最激烈之言论,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由此遭到清政府忌恨。清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巡捕房和审公堂,逮捕了邹容和章炳麟,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1905年4月3日邹容病逝于狱中,年仅二十一岁。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鉴于邹容的卓著功绩,追赠“陆军大将军”荣衔。

当时,急公好义的刘三(即刘季平)捐赠华泾镇住宅黄叶楼旁的一块空地,安葬了烈士的遗骸。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题写了墓碑。1924年,章太炎、于右任举行公祭,建立了墓碑和墓表,开辟了墓道,章太炎所撰于右任书丹的《大将军邹君墓表》石刻,今置于墓前石亭。墓呈圆柱状,墓前有塔形墓标,上书“邹容之墓”四字,两边是长方形绿化区,后面有造型美观的高大石屏。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在上海香山路七号,是一幢深灰色的两层小洋楼。这幢楼是同盟会老同志、后任讨袁军总司令兼第二十二军长的许崇智为他购置的,后来革命工作需款,中山先生毫不犹豫地将房契抵押给了银行,后旅美侨胞集资把它赎回,是孙中山晚年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历经七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幢小洋楼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风貌,前院连着一片齐整的四方形草坪,三面环绕着一株株常绿的树木,幽静而生意盎然。

房间里的陈设,均按当年的原样陈列。楼下的客厅布置简朴而整洁,四壁挂有照片。在一个嵌花的架子上,放着一把精致的日本式长刀,这是日本友人久原房之助赠送给孙中山的祖传之室,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时,掠去了这把宝刀。战后经过交涉又重新回到故居。楼上的书房,是当年孙中山读书和办公的地方。书房的中央摆着书桌和椅子。桌上有笔、砚、印泥盒、放大镜和绘图器具,以及几张地图。孙中山先生曾说过,画地图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他非常关心水利交通,为了研究地形,常把室内家具搬开,在地板上铺满地图,置万里江山于几席之间。在书房四周,楼梯角下,过道旁边,放着二十四史和各种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中、外文书籍。

1922年8月23日,正是在这幢小楼里,孙中山先生与李大钊、瞿秋白、林伯渠等人共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8月下旬,孙中山先生接待了列宁派来的特使。9月,又在此召集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会议,讨论了改组国民党的问题。1924年5月,毛泽东、邓中夏、恽代英等也曾来此会聚,并在室内和草坪上留影纪念,这些照片都珍藏于故居内。

宋教仁墓

在上海闸北公园的繁花、龙柏丛中,有一座宋教仁的全身坐像。大理石座基上篆刻宋教仁之号“渔父”两字,为章太炎手迹;背面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题字。坐像后面不远处就是宋教仁的墓寝,墓呈半球形,顶端饰有爪踏恶蛇的雄鹰,给人庄重威严之感。

宋教仁(1882—1913),字遯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辛亥革命时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1904年与黄兴、陈天华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在长沙发动武装起义,事泄后,逃亡日本。次年8月与孙中山组织中国同盟会。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次年7月与谭人凤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担任法制院总裁,亲自制定了许多法规。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取得了多数席位。1913年初,他在上海、长沙等地发表演说,提出“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以制约袁世凯,为独裁者所忌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搭车准备北上,在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以身殉国,举国哀悼。孙中山在诔词中说:“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民主革命领袖,1914年营建了这座宋教仁墓。

宋庆龄墓

西郊虹桥路上的万国公墓,有1932年所辟的宋氏墓园,中间是宋庆龄父母之墓。墓地东侧是宋庆龄名誉主席安息之处,素净的墓碑上镌刻着三行大字:“一八九三——一九八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立。”与此相对应的西侧是一位跟随宋庆龄五十多年的女工之墓。

宋庆龄1893年生于广东文昌县,自青年时代起便追随孙中山先生,倾尽一生精力。上海是宋庆龄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阵地,今淮海中路尽头一幢小楼便是她的故居。

三十年代,宋庆龄在上海和鲁迅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并与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保护和营救了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创建中国福利基金会。1949年她应邀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京逝世,遵照她的遗嘱,将遗体骨灰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墓穴四周,陈放着她生前喜爱的兰花、杜鹃花和郁金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