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银川之旅·贺兰山·“骏马”卫士岩画辉煌

茫茫高原雪·银川之旅·贺兰山·“骏马”卫士岩画辉煌

站在银川平原向西遥望,那映入眼中巍峨峻峭的山峰就是贺兰山。贺兰山南北长200多公里,远看宛如骏马,蒙古语谓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在浩瀚黄沙中拔地而起,它的北部、西部、南部均为茫茫戈壁、沙漠,东部是宁夏平原,它是宁夏鱼米之乡的一道天然屏障。

贺兰山景秀山奇,物产丰富。一位生平不详的文人润光有一首《游贺兰山绝句》道:“一路草香都是药,千林万树尽生苔。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曾任礼部尚书的元代文学家贡师泰有一首《杨德章监宪贺兰山图》的短篇佳作咏贺兰山风光:“太阴为峰雪为瀑,万里西来一方玉。使君坐对兰山图,不数江南众山绿。”贺兰山有三十七处山口,以东麓小滚钟口最为著名,口内笔架山为贺兰石产地。诸口无不建寺,大小达百余所。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都是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檄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曾激励过多少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避暑胜地小滚钟口

小滚钟口俗称小口子,这里三面环山,宛如一个大钟口,山口中有座孤耸的小山峰,远望如一口大钟中间的铃锤,滚钟口因此而得名。

这里气候凉爽,早在西夏时期,就建有帝王避暑行宫。小滚钟口树奇石怪,层峦叠嶂,庙宇亭阁相望。《重修贺兰山小口子》碑记中写道:“贺兰山,可驰入者,凡八十余口,惟小滚钟口钟其神秀。山环泉抱,境界幽深……”笔架山、樱桃沟、青羊跳涧堪称自然奇观;老君堂、关帝庙、贺兰庙、清真寺、大悲阁、钟铃亭等寺庙亭阁,更增山色之美。位于小口子内右前的笔架峰,由三座凌空峭立的小山峰组成,宛如放置毛笔的笔架,故名。山下出产著名的可作砚台的贺兰石,所以又叫“砚台笔架山”。清人赵熊飞《大悲阁望笔架峰》咏道:“仰观笔架峰,三峰插寥廓。何年巨灵辟,疑是鬼斧削。”笔架山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乾隆《宁夏府志》“地理山川”篇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贺兰石质地细密,紫绿相映,制成的砚台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清末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石”之说。“端”指广东高要县端溪出产的端石;“歙”指江西婺源歙溪的婺源石。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位于贺兰山拜寺口内,两塔东西距100余米相对而立。两塔均为砖塔,是宁夏境内唯一的密檐式砖塔。东塔外形为八角形,高约45米,十三层。每层塔檐下都有两个砖雕兽头,怒目而视,十分威猛。西塔外形与东塔相似,高十四层,第二层以上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砌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每座佛像姿态各异。龛的左右两侧,饰有口含串珠的兽头,神龛左右上角塔身每面的砖折处,又各雕有佛像一尊。如此众多的佛像和含珠兽头,使塔显得庄严而神秘。

相传双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佛而建。在双塔西面的山坡平地上,有佛寺遗迹。据考证,这里是西夏贺兰山佛祖院遗址。

多民族的画库

贺兰山岩画早在郦道元《水经注》上就有记载,只是近些年来才大量发现,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岩画主要分布在黑石峁、西峰沟、树林沟、贺兰口、苏峪口、口子门沟、汝箕沟、龟头沟等地的崖壁和岩石上,数量达上千件。其中以贺兰口最为集中,共有岩画三百多幅。

贺兰山岩画主要用石器、铁器、兽骨等工具凿刻或磨制而成,据内容来判断,制作年代在春秋战国至西夏、元、明之际。贺兰山一带自古以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柔然、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民族在这里游牧、狩猎,贺兰山岩画是在这里生活过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相继、共同完成的辉煌画库。

贺兰山岩画内容丰富,最多的是类人头像,动物图像有虎、豹、狼、狗、鹿、马、牛、羊、骆驼等,还有舞蹈、放牧、狩猎等表现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图像。贺兰山岩画有一个其它岩画少见的特点,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立人的轮廓,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以化身图腾的巫觋为中心的造型形象。在贺兰山口还发现西夏文题记和零星西夏文字,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