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厦门之旅·灵通岩·六月犹寒花带雪
灵通山位于平和县大溪乡,以崖壁削峻、群峰叠翠、山岩雄丽而名列闽南名山。
灵通胜景,佳妙天成。著名的十八景,饮誉久远,它们就是菊花引路、九牛拖车、三虫游斗、画眉跳架、五鲤朝天、登梯取月、三童弄狮、猛虎守峡、和尚背妮、仙人披被、巨柱擎天、珠帘化雨、七井排星、玉洞回峰、仙赐天池、击鼓回音、神碑庇航、狮峰眺海。各景都因山石的天然姿态而名,由此亦可看出灵通岩之千姿百态。名山自有名人爱,明代相国龙溪林钎、民族英雄黄道周等人都曾在山上读书,开漳圣祖陈元光亦曾游山并题咏诗文传世。只惜僻隅一角,使灵通岩不得以闻天下。
灵通岩由一巨石覆顶而成。游人循菊花香径登山,至半山,有石寨岩,岩顶有朝天寺,寺旁有一巨石形如举颈腾空之大蟒。石寨岩下,有白花寺,亦有一石形如藏身缩影的青蛙。两石之间,有一小径形如蜈蚣,蜿蜒伸至朝天寺。蟒、蛙、蜈蚣,神态鲜活,如在游斗,故此景叫“三虫游斗”。据山志载,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为朝天寺的古雅建筑赞不绝口,并赐一匾一钟。
从白花寺再拾级而上,过溪坝、石天,经青云寺,便到灵通岩。岩正中原有寺庙,即林钎、黄道周读书处,可惜已在“文革”中被毁。寺左有七星井,七口井各距3米许,清泉源源涌出石缝,常年不绝。传说此井为七贤所开,故又称为“七井排星”。岩右又有石井,清凉的井水永远不涸不溢,因此有神话说曾有玉龙在此吐雾。灵通的覆岩上,飞泉流溅,云缭雾绕,故名“珠帘化雨”。有人作诗赞之曰:“一径迂回宿雾浓,却来狮子夜闻钟。堂前时见千村月,树外遥玺万里风。六月犹寒花带香,五更如昼鸟鸣松。老僧入定拔云起,石上苔深有几重”。
灵通岩右面,有数块岩石状若三童戏狮,曰“三童弄狮”。狮岩顶上,有一石状如鼓,击之则咚咚若鼓鸣,声闻遐迩,人称“击鼓通天”。在此石顶极目,可望见远近市县。故旧时商舶远航归来,遥见灵通山时就知闽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