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学”与“子部”概说

概说

一、“子学”与“子部”

“子”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尊称男子,二是指称学说。

第一层意思如唐朝的颜师古所说:“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晋朝的王肃也说:“子者,有德有爵之通释。”意思是说,凡是有道德、有学问、有爵位的人,都可以称为“子”。后又延伸为对老师的尊称,如孔子的弟子便称其为“子”,这时候,“子”一般是用在姓氏之后,如庄子、墨子等。

第二层意思是指学说、着作,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后世学者对自己撰写的着作也有称为“子”的,如明朝刘基的《郁离子》等。

“子学”开始是指出于多人之手的、一个学派的着述,后来则大多是指个人的着述,而且多用个别的书名,它是随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私家撰述的出现而产生的。而“子书”中的“子”,则脱胎于门人后学对其“本师”或“先师”的称谓。“子书”后来也就成为了书籍的一个部类,即“子部”,这也是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一个部类,也称“丙部”。

西汉的刘歆编辑《七略》时,将周秦以来诸子所着的书籍称为“诸子略”,列为第三类,这是“诸子”的第一次称谓,也是“子书”作为独立部类的开始。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根据刘歆的分类方法,设《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晋朝的荀勖把所有的书籍分为四部:甲部包括六艺、小学;乙部包括诸子、兵书、术数;丙部包括史记;丁部包括诗、赋、图赞、汲冢书。

隋朝的《隋书·经籍志》创立了“子部”,下设十四类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唐代的《新唐书·艺文志》设立“四库”分类,改经、史、子、集为甲、乙、丙、丁,把子、史对调,诸子归于丙部,下分十七类:儒家、道家、神仙家、释氏、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天文历算、五行、艺术、类书、明堂经脉、医术。

总之,子部以思想学说为主,是最为庞杂渊博的一部。

宋代晁武公的《郡斋读书志》把子部分为十八类。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则把子部分为十四类。习惯上尽管号称诸子百家,但一般是依据《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把它们概括为“九流十家”。

二、诸子的起源

诸子最早来源于巫、史等职官。远古时期,古人敬畏鬼神,重视祭祀,巫、史同源。掌管祭祀和史事的职位一是巫,负责掌管天事、鬼神;二是史,负责掌管人事、记录。巫与史下面又有若干的职位分支即王官,如由巫发展而来的有天文、历法、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医方、房中、神仙、方技等,由史发展而来的是六艺、诸子、诗赋、兵书。

东周衰落后,社会动荡不安,王官们失去了原来的职守,首先是为了生存,再则是为了救世济民,他们便纷纷发挥各自所长,于是,百家之学逐渐兴起。从反向的角度,这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巫、史二家包含着各家的思想了。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首推道家;司马迁说自己先掌“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作史是结合天与人,所谓“究天人之际”,撰写的《史记》也是先黄老而后六经,这其中的原因正在于追溯学术的源头。另外,《易》本来是用于卜筮的书籍,但经过孔子的整理,就成为了沟通天人关系的哲理书。从这里也可知道,古时候的巫,既能上通天事,又能下及人事。

至于诸子的思想与学说为什么在后世大部分没有广为流传,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学说本身各有所偏颇。儒家则不同,儒家的立论中正不倚,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即所谓的恒久之至道。

三、诸子的分类

1.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把诸子分为六家:

(1)墨翟、禽滑厘

(2)宋钘、尹文

(3)彭蒙、田骈、慎到

(4)关尹、老子

(5)庄周

(6)惠施

这六家中,宋钘、尹文属于墨家,彭蒙、田骈、慎到、关尹与老子、庄周都属于道家,惠施为名家,慎道又属于法家。

2.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叙述其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六家”为:

(1)阴阳家

(2)儒家

(3)墨家

(4)名家

(5)法家

(6)道家

3.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分为九流十家:

(1)儒家

(2)道家

(3)阴阳家

(4)法家

(5)名家

(6)墨家

(7)纵横家

(8)杂家

(9)农家

(10)小说家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的命名开始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述则更使“九流十家”成为永久性的定名。至于“百家”的说法,其实只是形容人数众多的一个概数。《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把诸子概括为一百八十九家,文章四千三百二十四篇,然后,又进一步概括为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意思是除去小说家所剩下的即所谓“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