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概况

“三礼”

概况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鬼神祭祀。《说文解字》解释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豊。”(“礼”繁体写作“礼”)由此可见,“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时的一种仪式,后来才引申转化为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规范。一般而言,“礼”是指社会上的一切礼仪。有的西方学者片面地认为,“礼”是野蛮民族迷信心理的遗留,是神权时代的产物,而“法”则是文明国家科学思想的表现,是人权时代的产物,并且前者是退化的,后者是进化的。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受自然支配,物质生活的提供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人们由无知产生迷昧,由迷昧产生崇拜,由崇拜产生迷信,于是,原始的拜物教便产生了。拜物教认为万物有灵,所以,天地山川、草木五谷以至大千世界全部成了祭拜的对象。这种原始意义上的“礼”,是宗教祭祀的礼仪。

随着有制的产生,物质的匮乏与人们的欲望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调节相互间的分配关系,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和平或争斗,于是尊卑长幼的区分、行为规则的制定便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件重要事情。这种种的约定俗成,便是“礼”的产生。此种条件下产生的礼,是原始的政治规则的“礼”。荀子对这种“礼”的起源与产生曾有过论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进入阶级社会后,君臣、父母、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也都需要一套调节相互关系的规范,所以,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等,便成为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礼仪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艺术。对此,荀子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篇》)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礼”,孔子就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以殷礼,所损盖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可见,孔子既认为殷商时期就有他们自己的“礼”,同时也认为“礼”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的确,“礼”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礼”。

春秋时期,孔子感叹其“礼崩乐坏”,他不仅对弟子们传授“礼”,据传说,他还在《周礼》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仪礼》、《礼记》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与整理。

“礼”是政治治理的一种手段。在《周礼》时代,它还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六官之中,“春官宗伯”专门负责“礼”的职掌,各级组织和官员都必须按“礼”行事,并且要用“礼”来教化人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是对“礼”的政治作用的明确规定。凡僭礼、越礼,都会受到司法官员的制裁。这时候便用到了“刑”。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先礼后兵,事实上“刑”是“礼”的延伸。《周礼》中的刑禁种类便十分繁杂,《三典》、《五刑》、《五禁》、《乡八刑》等的规定就达五百多种。

“三礼”的名称始于郑玄,在注释《周礼》、《仪礼》、《礼记》时,他始终称之为“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