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

名家

“名”的概念在先秦思想中,尤其在伦理观念以及知识论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孔子所关注的“正名”说,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荀子的《正名篇》,法家的“刑”与“名”的论述等。

名家,也叫辩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派别。诸子百家中,大部分学派都注重实际,关注民生,以济世安民为己任。但名家思想却较为特殊,他们以擅长论辩着称,注重分析名词与概念的异同,重视名与实的关系。在名家内部,由于观点不同,又形成若干派别,主要有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同异”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

名家学说对我国古代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了一些有关形名的逻辑理论,对我国逻辑学派的形成做出了贡献。特点则是注重知识论,以近乎玄理甚至诡辩的思维,进行正名论理、逻辑推演及形而上的思辨。因此,他们既非主流思想,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名家的代表人物有:邓析、惠施、公孙龙等。

邓析

邓析(前545—前501),名家的开创者。春秋末年郑国人,做过郑国的大夫,主张刑名之治。子产治政期间,邓析屡次与之作对,比如子产禁止议论时政,他就教人张贴“县(悬)书”批评朝政,禁止“县书”,则写“致书”,禁止“致书”,他则搞“传书”,把信夹在包裹里送出。这些方法既能批评朝政,又不违犯禁令,致使郑国制定的政策无法得到落实,导致政治大乱,最后邓析被子产所杀。邓析善于“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利用“刑名之辩”开展诉讼,并教人辩讼的技巧和议政的方法。

邓析着录有《邓析子》两篇,原载于《汉书·艺文志》,现已失传。其学说有“山渊平,天地比”。一般情况下观察山高而渊低,但如果从整个宇宙的角度而言,从远方视之,那么山与渊就是平行的。就近观察天地,则天高而地卑;但如果从远处看,那么日、月、星、辰高挂天际,天地并比成列,因此说“天地比”。荀子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评邓析是:“好治怪说,玩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