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

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中,强调补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返璞归真,固本培元,突出坚定理论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中,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固化外在约束,形成长效机制,二者合力构成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和根本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5页,外文出版社,2014。)2013年1月5日,他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3页,外文出版社,2014。)

2013年6月28日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注:同上书,第413页。)

在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对共产主义信仰及其坚守的重要意义又作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阐发。他指出,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除了以上论述,习近平还在不同场合对于思想建党提出了很多工作要求。例如,重视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既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又要引导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如何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习近平特别强调,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我们要坚持从教育抓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二是要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三是要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习近平还提出要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共产党人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的宗旨执政意识和大局责任意识,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例如,坚持在群众实践中砥砺意志和品质,分批次,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吾日三省吾身”,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行为准则,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二 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发表了“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重要讲话,指出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全党开展了对党章的学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反映了作风建设不再停留在原则性的教育上,而是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作风转变。习近平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很重要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定规矩,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这也是新形象新气象。2013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

2013年2月,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也不要去干预依法自己不能干预的事情,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做到法律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在2014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从十八大以来颁布的党内规章制度来看,2013年5月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两部条例被媒体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公开的党内“立法法”和备案程序规定。它的颁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执政党自身的制度建设进入了法治新阶段。2013年8月,中央首次对1978年以来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对那些与党章相抵触、与宪法和法律不一致或不适应现实的法规文件宣布废止,对已经过期或者调整对象消失的法规文件宣布失效。通过对767件中央党内法规的清理,近4成被废止或宣布失效,从而使执行的资源集中于有效的法规上。2013年11月,中央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这是党史上第一次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确定了一批党内法规重点制定项目。这一系列重要的党内制度法规相继出台,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制度建党上的决心。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还指出,我们党的制度是从党章开始的,学习党章学了半天,最后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不行!我们的制度有些还不够健全,已经有的铁笼子门没关上,没上锁。或者栅栏太宽了,或者栅栏是用麻秆做的,那也不行。现有制度都没执行好,再搞新的制度,可以预言也会是白搭。所以,我说一分部署还要九分落实。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另外,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牛栏关猫是不行的!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三 促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都具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永葆事业前进的优良传统。思想建设搞好了,党员的政治觉悟提高了,党员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理想信念问题得以解决,全体党员能够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思想自律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从而为制度治党提供丰厚的思想基础。制度建设对于维护党员权利和保障党的领导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建设抓好了,就能及时将党的思想建设取得的成果及时巩固,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从而进一步规范党员行为,形成外在的他律力量。实践证明,制度治党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引领,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制度建设就会偏离方向,制度实施就会缺乏基础,制度治党就容易流于形式、迷失方向、难有成效。再多再好的规章制度,只有转化为内心自觉才能真正遵行。思想建党的经常性和成果,则靠制度治党来保障和巩固,即通过把思想建党的成功经验固化为制度体系,化理想为目标、化宗旨为规矩、化理论为制度,巩固思想建设成果,否则就难以为继,不能落地生根。二者有机结合,就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产生建党治党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