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辩证思维审视国际国内形势

以辩证思维审视国际国内形势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法,并从战略高度入手,系统诠释了中国的根本立场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辩证关系:当前国际形势的再定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一改过去我党关于国际形势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战略思想。“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人民出版社,1993。)这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当时我国制定全面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江泽民指出,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促和平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摆在世界各族人民面前的“最关键的两大课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点,并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注: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6页,人民出版社,2007。)党的十八大又在“合作”之后加上了“共赢”,因此,“合作共赢”是“和平发展”的新推进。结合十八大以来的国际局势,习近平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深入阐发,充分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

一方面,他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2页,外文出版社,2014。)“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然而,另一方面,他也强调道,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时时刻刻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2页,外文出版社,2014。)

习近平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虽然当今世界存在着诸多威胁和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主导趋势。因此,各个国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抛弃传统的冷战和对抗思维,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推进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时代发展与思维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注:同上。)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在理念上,各国应当积极实现从冷战思维到合作共赢的转变,致力于“建立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倡导开放而非封闭的理念,寻求共赢而非零和的结果,实现一体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标。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局面。”(注: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其次,要正确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指出:“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56页,外文出版社,2014。)“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48页,外文出版社,2014。)因此,各国人民要同心维护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同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当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各国必须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分歧,而不能一味地迷信武力,破坏和平稳定的大局。另一方面,各国也必须积极实现从零和博弈到合作共赢的转变,以共同发展谋和平。零和博弈是一种对抗逻辑,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的总和永远为“零”,在这里,各方根本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世界的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注:同上书,第273页。)新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是过去殖民地式的零和发展,也不是冷战框架下的对抗式的封闭发展,而是一种全新的和平发展模式,即“开放的发展、包容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注:同上书,第312页。)。这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个国家必须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真正推动各国经济的协同发展,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次,要辩证地看待不同国家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习近平说:“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注:同上书,第315页。)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道路与文明都深深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特色、长处和优点,这也注定了历史发展道路和世界文明必然是多样的。因此,一方面,各国各民族在积极维护本国发展道路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思想文化,认识到它们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充分尊重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因此,各国各民族应当秉持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性地认识本国发展道路和思想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用对话交流取代冲突对抗,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二 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何种立场?或者说,中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是我们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对此,国际上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知,认为中国强大起来必然会走上霸权主义的老路,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这一论调直接将中国视为一个“恶魔”,将中国与世界对立起来,严重扭曲了中国道路的本质,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天方夜谭”。

针对这一偏见,习近平从根本上作出了澄清,全面阐述了中国道路的性质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中国早就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中国人民。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0页,外文出版社,2014。)这种和平发展道路既根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也根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更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却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这表明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就此而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遇的苦难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仍,内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这些悲惨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站在历史发展的今天,中国人民不愿再重蹈战争的覆辙,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同时,这段悲惨历史也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此而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饱受战争苦难后的必然选择。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当前国内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就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这一大局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66页,外文出版社,2014。),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注:同上书,第267页。)这条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它不仅符合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积极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道路,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系统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当前我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全局性的指导纲领:

首先,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习近平强调道:“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注:同上书,第299页。)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让中国和世界人民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普遍福利,不断夯实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要形成本土视野与全球思维相结合的发展眼光,积极促进全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必须从全局入手,正确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本土视野与全球眼光相统一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48页,外文出版社,2014。)再次,要正确理解中国发展的和平性质及其世界意义。中国的发展绝不是霸权主义的发展,而是一种和平主义的发展。因此,对世界而言,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机遇,而不是一种威胁。习近平说:“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注:同上书,第57页。)世界的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反过来,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更不会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而是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自觉尊重别国发展道路,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正义的守卫者。就此而言,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能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最后,必须正确理解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道路,一直存在一种片面认知,认为中国为了维护和平稳定,会忍气吞声,甚至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恰恰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另一种误解。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是没有底线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注:同上书,第249页。)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我们虽然不惹事,但绝不意味着我们怕事。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决不会让步,必要时将会采取各种手段,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捍卫我国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