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式和服装的改变
中国人对于衣冠服饰一直都是十分重视的。《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后便不可剃发,不管男的还是女的,都把头发绾成发髻。而满族的发型则截然不同,满族男子都会剃光前颅头发,而后脑的头发则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下。汉装的主要特色是交领、右衽、无扣,而满装则以立领、对襟、盘扣等为主要特点。
清朝是由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建立的,“剃发易服”政策的推行可以追溯到满族入关之前。在他们还没入关的时候,满族统治者就已经在关外实施“剃发易服”政策了。他们征服汉人之后一律强令剃发、更换服装,明朝降将也必须剃发易服以表示臣服。
1644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就曾颁发了“剃发令”,但引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抗,最终不得不公开废除了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之后,在汉臣孙之獬的提议之下,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的地方,无论官员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必须在十天之内把头剃了,削发垂辫,不这么做的就要砍掉脑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没得商量。
于是,汉族人民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来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对此,清朝统治者暴力镇压。最终的胜利者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大部分汉族生者剃发结辫,改穿满族服装;坚决不愿改换衣冠的或被杀掉了,或逃到了海外,也有的遁入了空门,带发修行。针对当时汉人此起彼伏抗争的情况,时人陈名夏曾说:“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但是,没有过多长时间,他就因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了。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一定要推行“剃发易服”呢?通常认为是满族统治者想要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汉族人民,特别是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使得满族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从形式上消除了被“汉化”的潜在危险。从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一措施所起到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汉人不再执着于本民族服饰,他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大清帝国被推翻了,号召人民剪去辫子的时候,有许多人不愿意去剪。当然这面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对汉族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