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续统治台湾。
这时的形势已发生变化,满汉的民族矛盾相对缓和,统一与分裂上升为新的主要矛盾。郑经仍以南明为正统,失去了原来抗清斗争的意义。郑经与其叔父郑袭发生火并,派系之争严重,政治上走下坡路,在“三藩”叛乱时,郑经一会儿支持耿精忠,一会儿又与耿精忠反目,军事上失去方向,再也提不出有号召力的政治主张。郑经死后,其长子郑克监国,因诸弟争位而生内讧。 郑经部将冯锡范杀克,立克塽为傀儡。 台湾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腐朽不堪。郑克塽又企图使台湾成为一个半归附半独立的国家。
对台湾取何种态度,也是清政府反复争论的一个问题,以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极力压制进取台湾的主张。但是康熙皇帝一直主张进取台湾,在平定 “三藩” 之后,启用主张统一台湾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筹划进取台湾。
施琅主张先取澎湖,以扼台湾之吭,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施琅率战船300,水师2万,经7天战斗,占领澎湖。
清军占澎湖,郑克塽极为震恐,便于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率众出降。
收复台湾后,又有人主张放弃之,康熙皇帝支持施琅坚守台湾、开发台湾的主张,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在台湾设一府三县: 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1员,副将2员,驻兵8000,分水陆8营。于澎湖设副将1员,驻兵2000,分为2营。
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