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东北地区》清朝历史事件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 “龙兴之地”。入关后,清统治者将东北地区列为 “禁地”,甚至搞 “柳条边” 进行保护,柳条边内禁止汉人进入开垦。但是,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人民或为生活所迫,或出于逃难,不断突破封禁到东北广大地区进行开垦。乾隆以后禁令渐开,关内汉族劳动人民更大量涌入。从乾隆六年(1741年) 到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不到40年,汉族人口由35万增到78.9万,此外还有不少蒙古人和回族人迁入。各族劳动人民把大片黑土沃野垦成熟地,种上五谷。以奉天 (沈阳)、锦州两府为例,自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到雍正二年 (1724年),熟地由609顷增至5806顷,将近9倍。又如,吉林地区在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统计,民地开垦达11600多顷,比雍正十三年 (1735年) 以前增加了42倍! 在较边远的黑龙江两岸,清政府派官兵屯田 (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和移民垦荒 (如瑷珲、嫩江),当地原来的少数民族索伦、达斡尔等也从狩猎学会了种植,东北的农产品大量销往关内。

此时手工业随着迅速发展,伐木、采矿 (金、煤等)、冶炼、陶瓷、造船 (如吉林)、造车、弓矢、皮革、鞋帽、纺织、印染、榨油、磨粉、酿酒在各城镇和大村屯也都发展起来了。与此同时兴起了一些新城市,如长春、吉林、宁古塔、双城堡等。内地商人也经常往来东北地区,用布匹、茶叶、纺织品、铁器与东北各族人民交换毛皮、人参、鹿茸、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在商业交流频繁的情况下,中原文化也传播进来,《四书五经》、《通鉴纲目》、《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被译成满文传入,当地满人学汉语,汉人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蔚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