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张大千

楹联趣谈·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后改名爰、号季爰,法名大千,四川内江人,现代书画大师。幼时潜心书画诗文,后赴日留学。曾汲取石涛、朱耷、沈周、唐寅诸家之精华,又遍历名山大川,到敦煌临摹壁画。学古人,师造化,自成流派,影响深远,名重一时。1948年侨居国外,后回台北居住,1983年病故。

江山不朽

华石相于

这是1926年张大千集宋拓瘗鹤铭字写成的对联,从书法上看显然是受到了曾熙、李瑞清两师的启迪和诱导。张大千学习书画,先是受母亲的启蒙、兄长的指点,没有拜过名师。1919年经人推荐,他先后拜曾熙、李瑞清为师。

江山不朽 华石相于

曾熙生于1860年,卒于1930年。湖南衡阳人,初字嗣元,更名子缉,晚年号农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曾主讲于石鼓书院。辛亥革命后,曾熙成为寓居上海的清朝遗老之一,在上海卖字为生。1919年秋天,张大千携弟弟君绶前往上海。通过书法家朱复戡的介绍,拜曾熙为师。举行拜师礼的那天,张大千在“小有天”酒楼准备了两桌酒,邀请了不少上海书画界的名人,有李瑞清、商笙伯、姚云琴、熊松泉等人,他们与曾熙同属于“海上题襟馆”书画会成员。拜曾熙为师不久,大千又拜在李瑞清的门下。

李瑞清,生于1867年,卒于1920年。字仲麟,号梅庵,一号梅痴,斋名玉梅花庵,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进士,曾任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武昌起义,南京的文武官员都逃了,李瑞清代布政使。革命军攻陷南京后,他就长住上海,穿道士装,自号“清道人”。

曾熙主要学石鼓文,喜爱 《夏承》、《华山》、《史晨》 以及钟繇、王羲之,更喜爱 《瘗鹤铭》,自号南宗。晚年的书法,融南北为一家。60岁以后,他也画一点山水木石。李瑞清从中国书法的发展入手,从源流讲起,分析书史上各家各派字体的特点和规律,使大千增长见识,谙熟各家之长,为写好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写字的具体方法上,李瑞清有自己独特的施教主张。他让大千以双钩笔法临写汉魏佳拓片、碑板,认为不这样,就无法把握字体转折的微妙。接着又令大千集碑拓中佳字为联,云不如此,便不能把握整体结构的奥秘。经此指点,大千茅塞顿开,书法精进,很快字体便极像曾、李二师,几乎可以乱真。从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张大千与曾、李二师的关系和他早年刻苦学习精神及尊师敬长的优秀品行。

聊复尔耳

可以已乎

1973年张大千在美国所住之处建一亭,取苏轼“此亭聊可喜”诗意,取名 “聊可亭”,并撰此嵌字联。上联嵌“聊”字,意为此处虽比在巴西的住宅小一些,但风景独特,“为卧月看梅之所”,“姑且就这样吧”。下联嵌“可”字。老妻力阻,说: “古人六十不造屋,今君已七十有五矣,犹增此非必不可少之亭子,可以已乎? ”联引老妻语,反问道: “可以就此停止了吗? ”联语充满谐趣,蕴含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可贵精神。

诗有议论更清妙

书贵瘦硬始通神

有人说: 大千先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此话不为夸张。他在艺术上最能汲取前人之长而变法创新。由这副对联便可窥其一斑。

大千在书法上学习曾熙、清道人之长,但并不就此满足,他是一个不愿受束缚的人。他刻苦临摹,努力掌握前人书法的精髓,不专写一家,而是集众家之长,行以己意。后来的书法,张大千渐渐脱离了清道人古拙、苍劲的味道,一改曾、李二师的沉滞板结,参酌黄山谷的体势笔意,形成了富有个性、跳动灵活的行书“大千体”,并为其绘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联写于1932年,书写在素绢之上。与1926年书写的那副四合联相比,更多是体现他书法的个性,充满勃勃生机,让人一看就知是大千所作。从联语的字句上看,也说出他对诗书创作的深刻见解。这副对联从内容到形式,恰如他自己所言: “揣摩前人要能脱胎换骨,不可固袭盗窃。”这正是大千先生的本性。

诗有议论更清妙 书贵瘦硬始通神